首页 > > 2324

圍頭喃嘸 獨步新界太平清醮

2015-12-10
来源:香港商報

    秋收冬藏,新界鄉村臨近年尾又到打醮季節,今年錦田鄉、沙田九約和泰亨鄉先后舉辦太平清醮,當中的承壇師傅,除了錦田鄉自2005年起引入全真道侶做醮,沙田九約和泰亨鄉則仍采百年傳統,起用圍頭喃嘸主醮,乃是新界傳統民俗的一大亮點。提起「喃嘸」二字,好多人都會想起在市區殯儀館做法事的師傅,其實喃嘸承接功德,本分紅白二事,今之在市區溫食的喃嘸先生,礙於環境,多只懂做白事(喪事),唯獨是活躍於新界圍村的喃嘸,因常要接辦太平清醮,紅白事功夫都得到較全面的傳承,而由於他們的日常工作,多出入於大小圍村,故學者便稱他們為圍頭喃嘸。

 
  最具實力的只有兩班人
 
  目前新界的圍頭喃嘸,最具實力的只有兩班人,同樣出於元朗,一是永安道院,另一是陳鈞道院,但因師傅人數兩者相加亦不足20人,若遇上大型醮會,彼此便會互相合作,組成混合班打醮,一可免主家壓價,二可互補不足,齊齊做好一堂法會。
 
  傳統的圍頭喃嘸醮會,以5夜4日計算,頭晚的法事是啟壇,次晚是禁壇,三晚是小幽,四晚是迎聖,第五晚是大幽,亦即火化大士王。
 
  吸引村民觀賞添娛樂性
 
  古時圍頭喃嘸落鄉打醮,因考慮到要吸引村民觀賞,故此科儀的編排上,藏有不少娛樂成分,像「禁壇」一項,意思本是請天兵天將臨壇守衛,但開首卻加插了幾場喃嘸師傅的雜耍表演,稱之為「打武」。年輕師傅會舞火蓆和火流星,隨著炮竹聲起,霎時間弄到醮場香煙飄渺,人們如臨仙境,醮味益隆。
 
  又如「小幽」,本意是個輕型濟幽儀式,但在誦經之后,兩位師傅會先做一場相聲才化衣,大講俏皮笑話稱作「賣雜貨」或「講鬼故」(按:因一年才做一兩次,師傅在默契上難免有點生澀)。這些上百年留下來的舊場口,在市區醮會早已絕跡,還慶幸在圍村得以生存。
 
 
  拍攝法事時宜留意禁忌
 
  近年,新界民俗文化吸引了不少港人的目光,一旦遇有傳統醮會,很多民俗愛好者或攝影發燒友都紛紛趕往觀看,人頭涌涌,這本是件好事,但隨之而來的,卻有不少人犯禁而不自知,像圍頭喃嘸主理的法會因經壇較「在地」,不會如全真壇的在高臺上誦經,所以常常有人對著喃嘸師傅「兜口兜面」的拍攝,甚或大剌剌站在師傅正前方,擋著降神的通道。這些都可是非常不敬的行為,希望到醮場觀賞的有心人都能自律,以顯示香港人與別不同的識見!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