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2

數百億資金爭奪 誰主“萬億大萬科”

2015-12-1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昨日,萬科集團總裁郁亮在微信朋友圈發聲,“期待著與大家砥礪奮進,同舟共濟,奔向萬億大萬科!”在險資連續舉牌、萬科股權之爭愈演愈烈的當下,郁亮口中的“萬億大萬科”,會由誰來入主?險資的下一個目標又會是誰?險資與房地產的結合,又將催生出怎樣的化學反應?

  先后被前海人壽、安邦保險舉牌的萬科終于有了明確的表態,萬科總裁郁亮昨日罕見發聲:“感謝王石主席,感謝萬科,感謝堅定支持我們的客戶、股東和合作伙伴……奔向萬億大萬科!”

  今年以來,險資在A股市場攻城略地,平安、安邦、前海人壽等大舉買入龍頭房企,動輒拿下第一大股東之位。在這背后,保險行業收入節節攀升。其中,2014年全年和2015年前10個月,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分別為17.49%和19.68%,未計入保險合同核算的投資類險種收入分別是27.64%和90.86%。整體來看,今年前10個月保險行業全部收入已達到2.72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然而,由于A股波動過大、利率下行,資本市場普遍認為險資收益率承壓。險資需要為提高收益率找到投資標的。房地產因此成為保險資金的首選目標。

  隨著保險資金的不斷進駐,以萬科為代表的龍頭房企才有了從千億奔向萬億的雄心。對整個房地產行業來說,險資的大規模進入將給這個多變的行業帶來新的顛覆。

  現象:險資現身23家房企

  12月的第二周,安邦保險同時舉牌遠洋地產、萬科、同仁堂、金鳳科技這四家上市公司,耗資逾200億元。其中單是舉牌萬科就耗資近80億元。

  這只是險資大手筆圍獵的冰山一角。事實上,在不動產領域,安邦除了入股遠洋地產、萬科外,早前還入股金融街、金地集團等,用120億元收購美國華爾道夫酒店。

  掀起險資進軍地產行業浪潮,絕非安邦一己之力。與安邦同時瞄準萬科的是前海人壽。12月4日,前海人壽的一致行動人鉅盛華通過資管計劃耗資約90億再次買入萬科,以20.008%的股份占比成功取代華潤成為房企龍頭的第一大股東。兩者共同拉動了萬科這個市值近2000億元的大盤股連續漲停。為此,鉅盛華、前海人壽,已經累計動用資金多達330億元以上。

  其他險企也在進軍地產股。例如與安邦系共同進入金地的富德生命人壽,兩者合計持股量占據金地半壁江山,今年初曾聯手否決了金地管理層提出的員工持股激勵計劃。

  至于保險業龍頭平安,更是成為今年最大的“地王”。不僅先后成為朗詩、碧桂園的第二大股東,而且還在各大城市土地拍賣現場頻頻現身,與金地等房地產開發商拿下多宗地塊。

  12月第一周地產股大漲,中金公司研究顯示,在流入地產股的主力資金中,保險資金占比在50%~60%。

  另外,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三季度,135家A股房企中,已被險資進入前十大股東的多達23家,占比約為17%。這些被瞄準的獵物或多或少都存在以下幾個特質:估值低、股息回報較好、擁有大量不動產。以平安入股碧桂園為例,地產行業普遍市盈率不高,碧桂園稅前股息率可觀,能達到6.6%,超過平安去年5.3%的凈投資收益率。

  險資:為了投資收益率

  今年以來,保險行業的收入提升比例與資產增長情況并不匹配。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速為19.68%,投資類險種收入同比增長90.86%,同期,總資產較年初增長16.49%,凈資產較年初增長17.53%。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去年,保險行業前10個月總資產較年初增長22.57%,凈資產較年初增長56.41%。

  某券商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險資在A股市場掃貨,更多是出于收益率考慮,多數險資入股地產公司,與投資醫療、新能源等并無不同。經濟下滑、利率走低、年中股災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投資收益率,對險企來說,想要覆蓋成本,不遭遇因第二年收益率差而影響保險資質等情況,通過外延收購調表,是應對的途徑之一。

  根據保監會數據,1~10月,產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6886億元,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3820億元,未計入保險合同核算的投資類險種收入6563.63億元。不難發現,產險、壽險和壽險理財三者收入比例約為1:2:1。

  當萬能險和投連險等投資類險種已占據相當大的比例時,重新審視影響這些險種的投資收益的因素,正變得重要起來。

  據招商證券測算,按照半年報的數據,多家保險公司的權益類資產(上市股票+基金)占比在百分之十幾左右。據估算,A股10%的回調將使得壽險公司凈資產下降 2.5%~3.1%,內含價值下降1.6%~2.0%,償付能力下降7.4%~11.5%。

  當然,僅入股地產公司,對于一些險資而言并不夠。如果投資上市公司在財務上被劃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需要計算公允價值,股價波動將影響保險公司投資收益,只有劃做長期股權投資,才能忽略短期股價波動。

  不過劃做長期股權投資,是建立在能對上市公司施以控制或者重大影響的基礎上。買入逾30%的股份以求控股并不現實,那么只能派駐至少一名董事以產生“重大影響”。顯然,后者在上市公司股權分散的情況下更易實現。或許正因如此,險資所選獵物還有另一個特質:股權分散,如金地、萬科。

  近年來,險資通過各種形式已經介入房企的項目公司。比如,以股權投資者的身份進入拿地環節,然后借助合作方在地產開發、項目管理和營運上的經驗和優勢。在深圳去年的地王項目上,深圳平安大華匯通財富管理有限公司就曾向龍光地產注資20億元,以獲取該項目49%的股權。

  房企:借力走向萬億

  在這種模式下,險資和房企簽訂合作協議,約定股權回購,或將股權轉成物權,約定在預售階段回收資金,或者通過內部低價獲取部分商業地產。

  由于對項目公司持股比例不大,派駐的董事基本上很難實行監督把控,存在一定風險。此前,中國人壽曾認購遠洋地產,間接控制遠洋地產旗下的地產項目。

  另外,險資的介入如果是謀求合作,可使房企擁有相對穩定的融資渠道,且融資成本較低,由此完成新一輪規模化擴張。

  此前,已有平安成為碧桂園第二大股東,給碧桂園帶去廉價資金的案例。4月1日,平安斥資約63億港元持股9.9%,成為碧桂園第二大股東。當日,碧桂園即表示,引入平安可以優化碧桂園股東結構,拓寬融資渠道,另外,雙方還將結成緊密的戰略同盟,以中國城鎮化和社區需求為基礎,在社區金融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而成為第一大股東后,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能夠給萬科帶來什么?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今日萬科總裁郁亮已發聲:“感謝王石主席,感謝萬科,感謝堅定支持我們的客戶、股東和合作伙伴,共同的價值觀讓我們始終在一起。生命是一場永不停歇的馬拉松,面對新起點、新征程,期待著與大家砥礪奮進,同舟共濟,奔向萬億大萬科!”

  2000億元銷售規模之后,萬科不再設立銷售規模目標,開始畫萬億市值的大餅。當然,這一系列轉型必然會依靠資本的驅動。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