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香港宜做好金融防險

2015-12-23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訊】記者韓濠昕報道:北京剛舉行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15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內地與國際經濟形勢,部署2016年經濟工作,重點是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講話中闡述了明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具體部署了明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并作總結講話。本報走訪多位經濟學者及金融界權威,認為香港在推動「一帶一路」以及防範金融風險戰略上,可為配合國家作出相當貢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報告指,中國將努力化解過剩產能和房地產庫存,幫助農村居民在城市買房,逐步擴大財政赤字比率,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有力;穩健的貨幣政策需要加大靈活度,貨幣政策應為結構性改革提供合適的條件;2016年經濟政策重心仍聚焦於供給側改革,將采取一系列舉措降低企業負擔。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中央為2016年經濟政策定調,堅持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但經濟工作會議涉及內容廣泛,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具體舉措,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等。

  經濟工作會議討論的內容甚廣,例如會議中明言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對於缺乏經濟效益的「僵尸企業」要進行殲滅戰,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兼併重組、破產清算,為眾多產業發展擠出寶貴的生存空間。會議并提出,要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增強發展動力,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打出一套「組合拳」等。

  從香港視角主要有兩層面

  還提到要化解房地產庫存,通過加快農民工市民化,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出發點的住房制度改革,來擴大住房需求等。會議內容主要針對內地經濟問題,提供解決方針,雖然跟香港并沒有太直接的關連,但綜合眾專家的意見,從香港視角看,經濟工作會議與香港關系最密切的,主要有以下兩層面。

  (一)做好「一帶一路」中間人角色

  會議提到:「要抓好『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國際產能合作,抓好重大標誌性工程落地。」精通中港經濟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前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劉佩瓊指出,國家政策并沒有大改變,目標是追求國家經濟穩定增長,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長維持在6.5%水平,經濟工作會議所內容,圍繞內地經濟問題為主,跟香港并沒有太直接關連,當中與香港關系最密切的,首推抓好「一帶一路」建設。

  一帶一路起碼要投入十年以上

  劉佩瓊表示:「『一帶一路』是國家一個宏大計劃,起碼要投入十年以上時間,由於基建發展涉及投資金額非常龐大,國家推動成立的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最初成立的資本1000億美元,并不足夠,國家應鼓勵民間資金參與『一帶一路』,才可以滿足資金需要。」

  早前香港公開大學舉辦演講活動,邀請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林毅夫主講,林毅夫提到:「中國有不少行業有產能過剩的問題,而眾多新興市場國家發展的樽頸就是基建設施不足,『一帶一路』政策,有利消化中國過剩產能,協助新興市場國家發展基建,可達致雙贏。」

  估計基建規模每年800億美元

  林毅夫又表示,香港作為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參與「一帶一路」必有眾多好處,只要香港年輕人的夢想,與中國夢聯繫在一起,相信香港可發揮重要作用。他估計2010至2020年亞洲地區的基建規模金額就達到8000億美元,每年就達800億美元,商機非常之大,世界銀行和亞投行只能滿足當中約一成的資金需求。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集資正是香港的優勢所在,香港金融發展局的高層便認為,香港資金過剩,內地就產能過剩,香港可以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基建融資,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商機,不過,所涉及的六十多個新興市場國家,對香港而言都相當陌生,香港有需要加強與這些國家的聯繫。

  香港金融發展局是負責促進香港金融業發展的官方諮詢組織,雲集金融界別的精英,例如曾任蘇格蘭皇家銀行董事總經理的債券專家黃元山,他就認為香港債市尚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日后一帶一路的項目可在港放債,港府也應考慮定期發行長年期的政府債券「搞活」債市,將有助擴大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影響力。

  港是21世紀海上絲路重要中轉站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學家林江教授認為,內地通往東南亞國家必定會經過香港,地理位置上香港是21世紀海上絲路的重要中轉站,香港可以擔當「一帶一路」的協調人及中間人,聯合及串連東南亞國家與內地各城市的經濟合作。

  (二)金融防險經驗

  向內地推廣

  會議提到:「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香港六分一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來自金融業,金融對香港十分重要,香港作為全球僅次紐約、倫敦的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資金進出來去自如,香港曾經歷過多次金融危機,最終都化險為夷,對防範金融風險香港有豐富的經驗,而港府金融管理單位也一直緊守崗位,做足防範金融危機的措施。

  香港金管局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表示,金融穩定是所有金融中心賴以成功的基石和前提。在香港,穩定的貨幣體系、穩健的銀行體系、嚴謹的法規和高水平的監管,一直以來支撐香港經濟和金融的發展,也令到香港成功抵御歷來大大小小的沖擊和挑戰。

  從過往亞洲金融風暴、美國次按危機,到近年歐債危機的經驗,香港金管局看到「市場有自我調節能力」的說法并不全面,資金大進大出、市場大上大落對一些細小和開放型的經濟體系產生的震蕩和沖擊,可以非常猛烈,所以香港更加要加倍小心,要比大型經濟體系更重視維持貨幣、銀行和金融體系的穩定。

  最近美國終於加息,預期香港過熱的樓市將會回落,事實上,為防範樓市逆轉的風險,金管局從2009年至今,已先后推出了7輪逆周期措施,去收緊樓宇按揭,確保一旦周期逆轉時,銀行以至整個金融體系都有足夠的抗震能力,以保障香港銀行體系的穩定。

  內地股市需加強規範加強法治

  另一方面,金發局主席查史美倫認為,經濟工作會議所提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相信是回應今年中國股市出現股災的教訓,今年中內地股市狂熱,眾多投資者無視風險,用高財務槓桿炒股,而監管當局事前沒有適當作出預警及規範。而吸收了今年股災的教訓,相信有關部門會更加審慎去防範金融風險。香港金融監管方面早已達國際級水平,因為香港勝在擁有良好法治及監管水平,這方面值得內地相關部門參考。

  前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劉佩瓊也直言,現時中國股市并不夠健全,資金發揮經濟推動受限制,因為內地股市并非完全競爭市場,而是政策市,券商容易操縱市場,極需要有關當局加強規範,加強法治,嚴格規管。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