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95

【深度】大数据成国家战略布局三线

2015-12-25
来源:香港商報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说,大家还没搞清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基於大数据巨大的增长潜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抓紧布局涉足相关产业,在内地沪深二级市场,大数据主题投资也引起高度关注,板块内个股的走势明显优於大盘,部分个股甚至展现了超强的反弹能力。业内人士指出,从中长线的角度而言,大数据概念是不错的投资品种,可从大数据产业链上的资源、技术、应用这三条主线布局。香港商报记者 张幸

  「大数据+」时代来临

  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相关产业上。互联网技术革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从改变消费者个体行为走向改变各个行业、政府乃至社会新时代。

  随着互联网运用被热捧,海量的信息和数据不断产生,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增长50%,而且速度越来越快,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都是近几年才产生的。

  对於这些海量的信息数据,学界比较简捷地称之为「大数据」,而随着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围绕海量信息数据的商业价值利用,大数据已逐渐成为行业人士争相追捧的焦点。

  亚信集团执行董事长田溯宁表示,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社交网络、电子商务与移动通讯把人类社会带入了大数据时代,将来可能对一个人、一个企业来讲,最重要的资产不仅是金融资产,而是数据资产,现在的大数据时代才刚刚开始。

  据IDC预测,目前每年数据的生产量是8ZB(ZB数据存储单位),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超过40ZB,这一数据量将是2011年的22倍。而麦肯锡则预测未来大数据产品在三大行业的应用就将产生7千亿美元的潜在市场,中国大数据产品的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7万亿元,给IT行业开拓了一个新的黄金时代。

  大数据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数据经济正日益受到重视。今年9月份,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将全面推进中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

  表明大数据已经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前不久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会议上,工信部信软司副司长陈英强调,数据资源成为国家核心战略资产和社会财富,做好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对推进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国家战略、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据专业机构统计,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上游数据资源+中游产品技术+下游应用服务」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全国有200多家大数据企业,包括大数据软件、硬件及专业服务的直接产值今年有望超过110亿元。随着大数据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行业技术和创新发展将迎来重大机遇。

  不乏上市公司过界掘金

  在国家和产业界的大力推动下,消费、医疗、金融、制造业等各个领域均掀起了大数据的应用热潮,各企业都不断加大在大数据领域的布局,奋力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自「互联网+」战略提出以来,已有百余家A股上市企业制定了大数据发展方案。

  如东方国信(300166.SZ),继今年5月公司与安徽京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进军智慧城市大数据运营后,8月又出资人民币3000 万元在广东设立全资子公司,再次布局智慧城市大数据运营业务。

  同是信息技术运用商的易华录(300212.SZ),10月公告称与九次方财富资讯(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共同致力於大数据市场的发展。九次方大数据是一家大数据资产运营商,仅在年内便完成了两轮融资,共计7亿元人民币,目前估值已达30亿元。易华录表示,与九次方合作是公司在政府数据运营和变现方面的进一步探索,有利於公司向互联网大数据企业战略转型目标的实现。

  此外,宝信软件(600845.SH)设立了宝之云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并出资2450万元,与欧冶股份共同设立上海欧冶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拓尔思(300229.SZ)使用超募资金投资成立了控股子公司金信网银,主要针对互联网金融网贷等新型电子金融形态的信用风险监管体系建设;国金证券(600109.SH)携手百度,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习惯、心理和热点形成量化策略,推出第一个大数据基金。

  在掘金大数据的企业中,也不乏有医药、服装家纺、建筑钢铁等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12月15日,停牌近4个月的浙报传媒(600633.SH)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全部用於互联网数据中心及大数据交易中心项目。

  另外,益佰制药(600594.SH)则公告称,与百洋健康共同出资设立「贵州百洋益佰肿瘤易复诊大数据有限公司」,开展肿瘤大数据业务;爱尔眼科(300015.SZ)正积极探索移动医疗,充分利用公司患者样本量大、区域分布广的优势进行大数据积累分析,提供个性化服务;富安娜(002327.SZ)与浙江执御共同成立项目组,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共铸生态圈。

  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表示,在阿里等拥有数据资源的公司的推动下,大数据产业已经步入上升周期,未来拥有数据资源和数据技术服务能力的公司将有望率先分享大数据变现蛋糕,而在应用领域中,金融、交通、医疗和教育是最有望率先实现大数据规模运用的细分领域。

  行业并购持续升温

  目前,大数据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企业的市场争夺热点,市场新秀抓住大数据市场的某一细分领域积极融资,力图抓住机遇的羽翼腾飞,而通过收购来弥补自身在大数据领域的技术、资源和人才方面的缺失,抢占市场先机。

  8月20日,东方国信(300166.SZ)以自筹资金3.12亿元并购北京炎黄新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炎黄新星是一家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行业客户提供精准化互联网新媒体营销渠道建设、运营、创新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飞利信(300287.SZ)在9月1日披露重组预案,拟以29.26元/股非公开发行4519.82万股,合计作价22.45亿元收购精图信息、杰东控制、欧飞凌通讯3家公司各100%股权,依次拓展地下管廊、轨交消防、大数据抓取与呈现,奠定消防云和大数据基础。

  12月15日,拓尔思(300229.SZ)发布公告,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1035万元增资收购广州科韵信息股份有限公司14%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广州科韵51%的股权,能推进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大数据应用。同时,拓尔思拟使用11248万元收购耐特康赛55%股权,深耕大数据+互联网营销领域。

  此外,还有通鼎互联(002491.SZ)、紫光股份(000938.SZ)、美亚柏科(300188.SZ)、南天信息(000948.SZ)、启明星辰(002439.SZ)等均发布并购公告,将大数据业务向纵深处延伸。

  国金证券计算机分析师郑宏达认为,资本市场上市的条件为并购提供了发行、融资的便利,而并购是突破行业壁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目前的TMT企业大多是某个领域的细分领头,在转型大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布局时,并购是抢移动互联网入口、时点的最有效手段。

  随着并购也日益增多,反映了大数据领域的热度逐渐升高,行业整合渐入佳境。

  前景无限 资本热恋

  目前,中国还没有专注於大数据分析的上市公司,但是基於巨大的增长潜力,在资本市场上,那些拥有大数据资产的公司,已日益显露出被资本追逐的苗头,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儿」。 有数据显示,以2010年6月1日为原始起点,截至2015年11月10日,大数据概念指数变化区间在95%到1860%,一直以来强於上证指数,相对上证指数有很高的相对收益,这个相对收益是惊人的,最高时超额收益超过15倍。即使从2012年底开始的创业板指数,也跑弱於大数据概念指数,足见大数据念相关个股具有较好的回报。

  而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更是刺激了大数据概念股,沪指上周始终在3500上下维持弱势震荡走势,单周累计涨幅仅有1.64%。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纳入统计范围的61只大数据概念股的表现明显优於大盘,同期有20只个股「染红」,而且全部跑赢沪指涨幅,其中8只概念股还飙涨10%以上。

  其中,单周涨幅排在榜首的三川股份(300066.SZ)自11月来呈现出超强的反弹能力,走势一直向上,该股上周涨幅达到21.72%。而东土科技(300353.SZ)、朗玛信息(300288.SZ)、荣科科技(002642.SZ)、易联众(300096.SZ)等个股的表现也同样抢眼,这些股票涨幅分别为12.68、17.54%、15.36%、19.87%。

  海通证券表示,近期政府高层频繁在大数据方面发声,让这一概念再次成为投资者追逐的风向,大数据是「十三五」经济转型的重要顶层战略,行业前景无限,相关产业链将持续受益,投资逻辑不变。

  在股市「风口」上的大数据概念不仅涨幅可观,也有基本面的支撑,提前布局大数据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在业绩上已经有所体现。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在61只大数据概念股中,有9只个股的第三季度业绩实现翻倍。其中,智慧松德(300173.SZ)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79.07万元,同比增长1186.29%,成为大数据板块中当之无愧的业绩王。

  紧随其后的银之杰(300085.SZ)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2亿元,净利润4096.36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113.04%。另外,久其软件(002279.SZ)、启明星辰(002439.SZ)、蓝盾股份(300297.SZ)的净利润都实现了3倍以上的增长幅度,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二级市场「去泡沫、去杠杆」进程的推进,大数据概念的投资逻辑也将逐渐清晰,那些无业绩支撑、反弹无力的品种将成为市场抛弃的对象。反之,基本面良好、主力资金介入程度较高的个股仍值得期待。

  三线掘金相关概念股

  据IDC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大数据技术和服务市场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50%,显然,未来几年大数据相关领域发展空间巨大,这里面预计也会涌现一批发展前景不错的企业。

  对於大数据行业的投资机会,东吴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朱悦如认为,目前中国大数据上市公司以应用类公司为主,随着政府数据公开和数据加强流通,善於在海量数据当中挖掘有价值数据的公司将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特别是本身在行业内深耕多年,具备数据源优势的公司。

  「中国大数据上市公司未来的投资机会集中於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横向扩张:切入大数据应用新领域,包括政府应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以及工业大数据领域的应用;第二,纵向拓展:提升大数据产品能力,解决企业内部数据孤岛和碎片化现象。」朱悦如说。

  安信证券表示,最有价值的公司将是能设计好的商业模式把数据变现的公司。遵循自身拥有大数据和为客户提供大数据分析运营两条主线选择标的股:自身拥有大数据的公司:科大讯飞(002230.SZ)、万达信息(300168.SZ)、恒生电子(600570.SH)、四维图新(002405.SZ)、用友网络(600588.SH)等;为客户提供大数据分析、运营、服务的公司:东方网力(300367.SZ)、超图软件(300036.SZ)、启明星辰(002439.SZ)、拓尔思(300229.SZ)等。

  申万宏源证券则在研报直接点明了大数据概念的「三大投资主线」。研报分析认为,大数据产业链可按上中下游划可分为资源、技术和应用。具体而言,申万宏源表示,针对资源型企业,首选受益於数据开放共享、所在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数据资源丰富且价值高的标的,如易华录(300212.SZ)、华宇软件(300271.SZ);针对技术型企业,着眼於技术实力突出、正通过立足於技术优势向数据资源型或应用型转型而提升发展空间的标的,如东方国信(300166.SZ)、东方通(300379.SZ);而针对应用型企业,优选应用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的标的,如汉鼎股份(300300.SZ)等。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