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隨著第一罐混凝土澆筑,華龍一號示范機組——“中國西部首座核電站”防城港核電二期工程正式開工。一周多以前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中廣核廣西防城港紅沙核電二期工程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示范機組予以核準,按照計劃,防城港二期建設工期約為62個月,預計于2021年初投入商運。
而在兩天前的12月22日,華龍一號的另一示范項目福清6號機組開工,到目前為止,作為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的四臺核電機組均已獲得核準,其中三臺機組已經開工,華龍一號迎來“建設蜜月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獲悉,田灣擴建工程5號機組也定于27日開工,至此,今年以來,國內共有6臺核電機組開工,成為日本福島事故之后核電機組開工最多的一年。
有望注入中廣核電力
防城港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為兩臺CPR1000壓水堆核電機組,1號機組已于2015年10月25日并網發電,即將投入商運,2號機組計劃年內進行熱態實驗相關工作;二期工程建設兩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
防城港核電公司總經理陳健指出,目前參與華龍一號設備研發與制造的企業達300家以上,帶動超過200億元的裝備產業市場,帶動產業鏈5400多家設計、設備制造、建安等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共同走出去。而按照中廣核董事長賀禹的說法,出口一座華龍一號核電站的效益,相當于出口200架中型飛機。
隨著防城港核電二期工程的開工,有關該項目注入中廣核電力(01816,HK)的預期也越來越強烈。中廣核電力董事會秘書方春法此前曾表示,公司目標將母企中廣核集團所有核電資產注入公司,會繼續研究其資產注入的形式及節奏。
事實上,中廣核電力是母企中廣核集團發展及經營核電項目的唯一上市平臺,今年上半年已獲母公司注入臺山核電項目,目前中廣核電力核電項目已占集團總核電資產的約一大半。
前不久,中廣核電力還召開投資者電話會議,針對市場預期的資本行動,管理層方面表示,目前已初步提出幾份資產注入方案,有待最終定奪,預計防城港核電資產注入有望在2016年年中進行。
打開東盟乃至全球市場
開工前一天,中廣核還發布消息稱,當天中廣核與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泰國RATCH電力集團在廣西南寧正式簽署了《防城港核電二期項目合資協議》。根據協議,三方將在中泰兩國政府間和平利用核能協議的基礎上,合資成立防城港核電二期項目公司,共同開發、建設和運營該項目。
記者了解到,中廣核、廣西投資公司、泰國RATCH電力公司在該項目中的股比分別為51%,39%和10%。RATCH電力公司發布的公告稱,預計將投入人民幣13.3億元。
對中廣核而言,引入泰國電力公司不僅只是分擔項目風險,更重要的是希望該項目成為華龍一號開拓東盟市場的橋頭堡,也讓防城港核電二期更具“國際范”。
泰國也在加快核電步伐,泰國最新電力發展規劃中,計劃在2030年左右建成約兩臺共200萬千瓦左右的核電機組,屆時將滿足泰國5%的電力需求。中廣核方面表示,其與泰國的合作由來已久。2009年,中廣核泰國代表處正式揭牌。此后,中廣核從人才培訓、技術交流入手,逐步與泰方培育合作關系、為項目開發服務。
據了解,泰國對華龍一號已表示出濃厚興趣,目前啟動了對華龍一號核電技術的獨立評審,正計劃將華龍一號作為可選技術納入泰國發展核電的“短名單”。同時,泰國也計劃派遣工程技術人員到中國,學習、掌握華龍一號的相關技術。
另外,中廣核還擬將華龍一號技術應用到寧德核電5、6號機組,屆時,華龍一號將進入批量化建造。中廣核華龍一號總設計師咸春宇向記者透露,預計華龍一號批量化建造后造價約為一萬七千元每千瓦,具有比較好的經濟性和競爭力。
中廣核總經理張善明也強調,華龍一號技術安全性與國際水平相當,經濟性優于國際其他堆型,這是核心優勢,此外,國內成熟的裝備制造體系和產能優勢,能夠形成“走出去”的供應鏈優勢,為華龍一號的經濟性提供保障,從而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