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國內

福田站通車 深圳區域權重地位凸顯

2015-12-31
來源:香港商報

   備受關注的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站正式開通,意味着廣深港高鐵內地段全線貫通。這不僅大大增強已經進入高鐵時代的深圳之權重地位,讓深圳的輻射范圍延伸到內地,還能激活高鐵沿線區域的價值,特別是仍處於發展窪地的龍華新區和光明新區價值提升,讓深圳區域發展趨向均衡。同時,福田站的通車也預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即將融入內地高鐵網,高鐵將促進香港與內地的人員往來和經濟交流,屆時,深港同城將變為穗深港同城,一個崭新的大珠三角生活圈接近成型,前景令人無限期待。香港商報記者 張幸

  深圳躍升重要交通樞紐

  廣深港高速鐵路起自廣州南站,向東經東莞至深圳,並預留位置向南延伸至香港。全線在廣州設廣州南站和慶盛站2站,東莞設虎門站,深圳設光明、深圳北站以及福田站3站,最後抵達香港的西九龍總站。而昨日通車的福田站是廣深港客運專線在內地的最後一站,地處深圳市益田路與深南大道的相交處。

  中鐵十五局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师董智介紹,福田站是目前亞洲最大、全世界列車通過速度最快的地下火車站,也是僅次於美國紐約中央火車站的全球第二大地下火車站。車站及相關工程全長11.4公里,中心軌面埋深28.95米,建築總面積14.7萬平方米,相當於21個足球場,設8線4站台21個出入口,車站地下一層為換乘大廳,地下二層為站廳層和候車大廳,地下三層為站台層,總造價約39.5億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福田火車站的定位是重要的城際鐵路樞紐,除了負責轉運承接深圳北站的長途客流外,更主要的是將深圳、香港的城市軌道交通連成一片,福田站將主要辦理香港方向和廣州方向的始發城際列車、廣州和香港間的通過城際列車,不始發停靠長途列車,只始發福田中心區至深汕區中心區門站的魚後門捷運列車。根據公布的最新列車運行安排,福田站開通後,將開行至廣州南的23對列車,屆時福田中心區至深圳北站只需11分鐘,從福田至廣州南最快只需42分鐘。並且福田站預計於2020年年度發送旅客1940萬人,到2030年至2440萬人,2020年日辦理客車對數161對,2030年205對。從全世界的范圍來看,軌道交通的修建改變的不僅僅是人們的出行方式,人流、物流、商流也會隨着交通線路的開通和延伸重新布局,並促進沿線城市之間資本、技術、人力資源的快速流動。美國學者米爾頓-弗里德曼曾提出衡量世界城市的七大標准,比如跨國公司總部所在地、第三產業的高度增長、城市人口達到一定標准等,還包括世界交通的重要樞紐。

  可見,無論建設世界城市,還是打造國際化大都市,發達的交通網絡都不可或缺。具體到深圳,從偏僻荒蕪的小漁村,到今天的國際化大都市,仰賴於多重因素,而交通網絡的發達,為之助力明顯。目前,深圳有寶安國際機場,鹽田、蛇口、赤灣等港口,還有5條地鐵線及131座車站,深圳構建的立體化交通網絡越來越完善。而作為深圳的首條高鐵線路,廣深港專線讓深圳正式駛入高鐵時代。

  目前,深圳高鐵可直達15個省會城市,從廣州南站到深圳北站區間運營時間只需35分鐘,較目前動車組縮短34分鐘,同時,深圳可借廣深港高鐵向北連接武漢、北京,向南連接香港,向東連接廈門、上海等大城市,可實現一天內到達除了云南、青海、新疆、甘肅、寧夏、西藏、海南、內蒙古等8個省、市、自治區的其他任何地區。有學者認為,深圳經過30多年的飛速發展,經濟觸角迫切需要延伸內陸腹地,推動自身產業轉型升級,但深圳現有的交通體系日益滿足不了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廣深港高鐵彌補了深圳對外交通體系中的不足。同時,大大提高了深圳對華南地區乃至全國范圍的鐵路交通輻射能力,使其一躍成為內地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之一。

  廣深港步入半小時生活圈

  放眼整個珠三角地區來看,廣深高鐵讓珠三角的軌道交通網絡日漸成型:在珠江口西岸,連接廣州、中山、江門、珠海的廣珠輕軌已於2011年年初開通運行,而廣深港高鐵則在珠江口東岸將廣州、東莞、深圳、香港4個城市連成一線;未來隨着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珠江口沿岸的6個城市將與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形成一個完整的環狀軌道交通體系。廣深港高鐵不僅完善了現有的珠三角地區的交通網絡,也將形成廣深港半小時經濟圈,促使各種資源在3個城市中進行重新分配調整,發揮協同效應,形成一個崭新的大珠三角生活圈。

  屆時,大珠三角將由深港「雙城記」轉變為廣深港「三城記」,並有望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經濟增長軸。長期從事高鐵研究的學者金一兵教授認為,廣深港高鐵將不斷擴大廣深港經濟協同效應,刺激消費和投資,並促進廣深港同城化。另外,珠三角地區藉助與廣深港高鐵接駁的武廣高鐵輻射內地,讓珠三角與內地城市連接得更加緊密,經濟合作將逐漸增多。

  「珠三角正在大張旗鼓地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廣深港高鐵與武廣高鐵的串聯,加深了湘鄂作為珠三角產業腹地的作用,擴大了珠三角產業鏈延伸的張力。」深圳大學深圳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锺堅說,在廣深港高鐵的串聯下,「廣州-東莞-深圳-香港」經濟带將打通,珠三角發展腹地直接延伸到湖南和湖北。在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建軍教授看來,珠三角三大經濟圈廣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經濟圈之間便有了高速鐵路連接,彼此聯系將更加緊密,對打造珠三角「一小時經濟圈」更加有利。並且香港的第三產業佔GDP的90%以上,從大珠三角產業一體化角度看,這恰恰能夠彌補珠三角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的不足。林江指出,廣深港半小時經濟圈能更加促進粵港澳的融合發展,通過軌道交通使得大珠三角以及港澳地區更進一步連通,配合國家戰略的共同發展,所以廣深港高鐵的開通對珠三角有利,也對香港有利,這是國家戰略的體現。

  高鐵重構深圳經濟版圖

  接受本報采訪的中山大學南岭學院教授林江表示,就像廣州在傳統的廣州站、廣州東站以外,還設立了廣州南站這一高鐵站一樣,一個城市需要普通鐵路和高鐵的相互配套,才能形成完善的交通樞紐,進而成為商貿物流、客運周轉的中心,乃至打造國際大都會。有了高鐵,國內資源和交通在深圳交匯,必然會带動起沿線區域經濟的發展,深圳要依托商貿、物流、房地產以及公共服務的配套,才能打造出高鐵經濟。深圳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趙鵬林指出,與傳統的鐵路主要服務於旅行人員不同,今後高鐵站周邊的經濟主要是服務於城市的商務人員。「高鐵給深圳產業發展带來了新機遇,服裝、珠寶等是深圳的傳統產業,由於高鐵的便利,人們會願意到深圳看看深圳服裝、深圳珠寶。」趙鵬林建議,在高鐵網和互聯網結合的「北站片區」建設經濟「高產田」。

  多中心城市格局底定

  從全球特大型城市的發展經驗看,火車站歷來是城市的中心,福田站的開通不僅會增強深圳在國家國鐵干線中的地位,還將改變深圳的城市空間概念和布局。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曲建對本報表示,深圳可以依托廣深港高鐵形成多中心的城市布局,福田區本身是深圳的中心區域,加上高鐵福田站的聚集效應,必將带動福田對於周邊各區的輻射效應。

  龍華光明價值提升

  「最直接被輻射的區域是在廣深港專線相連下的龍華區和光明區,福田站開通後,市民乘坐高鐵從福田站到深圳北站只需11分鐘,到光明城站不用20分鐘,在福田區的带動下,龍華新區和光明新區的區位價值都將大幅提高。」曲建說。從廣深港高鐵廣深段的開通對光明與龍華的影響則可見一斑,在高鐵的牽引下,這兩個次城市中心區已然邁入高端城市化配制台階,龍華高端產業集群與高檔人居環境相映成輝,其北側之光明,則在形成一條獨具特色的生態人居環境鏈。深圳北站在龍華片區發揮的區域交通樞紐作用日益明顯,據了解,深圳北站既是中國「四縱四橫」高鐵網絡布局中兩大經濟大動脈的交會處,也是華南最大的交通樞紐,每年的客流吞吐量相當可觀。有人預測,深圳北站片區的輻射作用有望在2050年左右達到頂峰,可以期望龍華新區和前海「比翼齊飛」。

  曲建認為,龍華新區坐擁深圳北站,必將是深圳聯通內外的關鍵節點,高鐵的同城效應又極大地促進了人流的便利化,带來人流的集散,尤其是中產以上、白領為主的人流,同時也带動了資金流、信息流、物質流等等的交換,北站周邊即將形成高度發達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大批高智力的人才,對整個龍華新區經濟將發揮非常巨大的促進作用。

  「目前龍華以及光明新區相對於深圳中心區來說還是價格窪地,高鐵的開通讓年輕一代多了一種選擇,家住光明也可在福田上班。」林江說,在土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深圳需要抓住高鐵的機遇,把沿線的低估值地段用活,提高其附加價值。林江指出,過去對龍華、光明地區的開發力度較小,與福田、南山區相比冰火兩重天,經濟發展程度落後差距很大。隨着高鐵時代的到來,龍華、光明的房價明顯上升,也促使其相對低端的制造業往商貿業的方向發展,給深圳經濟版圖的整個布局带來變革,使得深圳區域之間的經濟差距縮小。

  港深同城獲實質進展

  「隨着深圳等大城市的發展,香港對中國內地影響力已經今非昔比,高鐵的修建能讓香港在內地的開放發展上扮演全新的角色,配合成為內地連通世界的窗口,賦予一带一路新的含義,使得香港國際地位進一步提升。」林江說。曲健認為,香港修建高鐵雖然成本高,但高鐵拉來的經濟效益遠比投入成本的多。一方面,高鐵投資可以拉動香港內需,带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並為建築、運輸在內的相關行業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另一方面,龐大的高鐵網將為香港带來更多的人流,給香港的旅游、零售、餐飲等行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商機。從深港融合的角度來看,未來香港段的開通讓深港兩地來往時間大幅提速,這意味着深港同城將進入到實質化階段。林江指出,廣深港高鐵會增加兩地的人員往來,使深圳前海與香港更好地對接,加強深港一體化。並且也會對兩地的產業布局带來影響,除了前海地區,未來福田也可以有香港過來的企業提供現代服務業、金融業、醫療業以及教育業,這讓深港兩地在產業中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何為「四縱四橫」

  根據《中長期鐵路網規划(2008年調整)》,中國將規划建設「四縱四橫」客運專線,客車速度目標值達到每小時200公里以上(宜萬鐵路時速160公里)。四縱:京滬高速鐵路、京港高速鐵路、京哈高速鐵路、杭福深客運專線(東南沿海客運專線)。四橫:徐蘭客運專線(含徐連客運專線)、滬昆高速鐵路、青太客運專線、滬漢蓉高速鐵路。

[責任編輯:郭美紅]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