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1

亞投行傳落子香港 95億洽購大新金融中心

2016-01-06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鄺偉軒報道:昨日,市場傳聞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稱「亞投行」)成功競購位於灣仔的大新金融中心,交易作價95億港元。是次出手買下灣仔整幢商業大廈,可謂亞投行在港投下大手筆。有分析稱,倘若交易落實,該商廈用作亞投行香港辦事處的機會甚高,同時亦為中資企業掃購香港商廈炙熱風尚再添一把火。

市場消息指,香港上市公司爪哇控股(251)已就出售旗下大新金融中心一事,與準買家簽署諒解備忘錄,而該準買家即為剛剛成立的亞投行。據傳,是次交易作價95億元,相當於平均呎價2.25萬元。
 
爪哇放售大新金融中心計劃,早於去年11月即已傳出,當時意向價為100億元,旋即被公司否認。若最新傳聞落實,意味著該商廈最新成交價較去年11月意向價為低。直至本報發稿前,爪哇仍未就相關傳聞發出通告澄清。
 
1991年入伙的大新金融中心位於灣仔告士打道108號,位處告士打道及柯布連道交界,距離灣仔地鐵站不足兩分鐘路程。大新金融中心樓高33層,總樓面面積為34.8萬平方呎。除地下為舖位、2至4樓為停車場外,其餘樓面為寫字樓;至於物業樓底則高達7.9呎,極為適合金融機構租用。若是次交易落實,除大新金融中心外,包括華潤大廈以及美國萬通大廈在內的灣仔地標性商廈,全部落入中資企業之手。
 
中企買樓多為建港辦事處
 
有分析認為,中資企業在利用香港「走出去」過程中,大多購入全幢寫字樓物業,從而建立在港的辦事處。目前,中環寫字樓物業絕大部分由家族企業持有,鑒於家族企業惜售該類物業,加上區內幾乎沒有新供應,中企若要購入全幢寫字樓物業則須離開中環,轉到灣仔、銅鑼灣,甚及遠及觀塘、牛頭角及九龍灣等地段物色。
 
據世邦魏理仕發布的「2015年第四季房地產行業焦點概要」顯示,去年第四季,中環寫字樓空置率為1.2%;雖然按季度上升0.2個百分點,但仍較本港整體寫字樓的3.1%低兩個百分點。至於淨呎租方面,期內中環租金為每平方呎112.6元,較整體的62.9元高出接近一倍,故在「供應少、租金貴」兩難局面下,要承租寫字樓者惟有走進二線地區方能覓得心頭好。
 
資金轉攻商廈「炒落後」
 
近年,香港寫字樓較整體物業市道落後,但隨著零售舖位市道見頂回落,資金為求保值,紛紛轉至寫字樓等落後大市的資產泊岸。除非香港金融業急速收縮,導致海外金融機構撤離香港市場,否則,資金將繼續轉往寫字樓市場「炒落後」。
 
不過,除大新金融中心、華潤大廈及美國萬通大廈外,灣仔物業大多屬單幢式,且樓齡多逾20年,一般樓底較矮,不適合金融機構租用。若金融機構要租用大型辦公室,除灣仔外,或要轉移至觀塘、九龍站等新興商業中心,方能覓得合適單位。
 
中原工商舖營運總監潘志明表示,不少基金公司、專業投資者以及老牌家族均對全幢寫字樓相當有興趣,主因是該等物業具有高度可塑性及增值能力較高。他預計,隨著零售舖位市道見頂,不排除投資者轉移物色「以幢計」的工商大廈、酒店以及物業地盤等物業投資機會。
 
寫字樓市道後市看俏
美聯工商舖(459) 行政總裁黃漢成指,中環核心區全幢物業向來極少出售,但該類物業需求頗大;隨著越來越多的交易定位灣仔,未來香港商業核心地段或將由中環伸延至金鐘及灣仔。他預料,近期資金有「炒落後」跡象,相信未來兩年寫字樓的表現將較其他物業為佳。有分析稱,美國加息或令金融市場波動,本港資金為保值計,或會從股票資金調出,轉移至回報率較高、風險亦較低的寫字樓物業作避險之用,相信寫字樓物業市道未來一至兩年或會走俏。

一帶一路商機落地本港
 
無論中央還是港府,都說「一帶一路」建設是香港不容錯失的商機。隨著亞投行可能在香港掃入整幢商廈,「一帶一路」商機不再是有些飄渺的概念,而成為本港實實在在的好處。便如是次亞投行落戶香港,除可為本港金融業注入新血液,亦可為物業市場注入新動力。與此同時,亞投行落地香港,肯定會大聘人手,無疑會提振本港勞動市場。
 
中企設分支 港物業搶手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行,中資企業要向沿線國家邁進,香港成為不可多得的中轉站。而早在亞投行購入港廈之前,中資企業已紛紛在港設立分支機構,當中除了聘用法律及專業服務等人才外,還需在港租用大量辦公室,因此推動本港寫字樓物業價格飆升。
 
事實上,中資企業要在本港物色合適的落腳點並不容易,因香港商業樓宇供應一向緊張。若要租用或購買全幢寫字樓物業,須考慮核心地段以外地區,方能以較低價格購買或租用。不過,對於中資金融機構而言,為保持人脈等,或須承擔較高價錢,等待核心區有放盤後才出手。
 
以大型中資金融機構為例,他們均以灣仔及中環為落腳點。其中,中銀香港(2388)以花園道為總部,而農業銀行(1288)旗下的農銀國際則選擇位於中環干諾道的物業作落腳點。
 
中資南下力證香港地位
 
去年以來,中資企業乘「一帶一路」東風湧入本港物業市場,本港地產行業並非唯一受益者。中資機構到港設立據點,不少私募機構、律師樓、會計師事務所均因此受惠。由此引發的連鎖效應,又推動本港整體物業市道一路向上。
 
最明顯例證即是近期不少「天價」寫字樓物業成交個案,均由中資機構締造。這不僅反映出中企近年實力日漸增強,更顯示當下全球經濟不明朗之際,中資機構仍無懼經濟及金融市場的風浪,充當「穩壓器」角色。
 
正值本港物業市道看似逆轉之際,中資企業特別是金融機構大肆進軍香港,除了對本港物業市場投下信心一票,更可藉這些舉動力證香港具有中國「南橋頭堡」地位,為香港繁榮穩定打下強心針。香港商報記者 鄺偉軒
 
中資搶港廈 價格節節高
 
近年來,在內企「走出去」及「一帶一路」等國策促進下,中資金融機構積極赴港增設總部。2015年11月,本港連環錄得兩宗中資公司斥天價購買全幢商廈個案。展望2016年,除大新金融中心外,太古地產(1972)旗下九龍灣宏照道商廈樓及會德豐(020)紅磡One HarbourGate東座,亦傳獲得多家中資公司洽購,並有望成為中資天價購港廈新個案。
 
高價搶入稀缺資源
 
去年,中資購入本港商廈屢現市場。最矚目個案應屬去年11月12日,內地大型房地產恒大地產(3333)豪擲125億購入華人置業(127)灣仔美國萬通大廈。該交易以總樓面面積34.5萬平方呎計算,交易呎價達36232元,刷新全港最高商廈呎價紀錄;而以單一成交價計,該交易亦為本港歷來最大額商廈買賣。此外,紅磡紅鸞道18號One HarbourGate全幢西座商廈及西座商舖,獲中國人壽海外以58.5億元購入,成為九龍區史上最大宗全幢商廈成交,亦令人意想不到。
 
單是上述兩單交易,已為中資天價購港廈帳面增加約183.5億元成交額。而探究港廈成交額接連拔高原因,主要在於中資成為甲級寫字樓租戶及買家生力軍,本港甲級商廈供應卻未見同步增多,市場自然要高價搶奪稀缺資源。
 
料更多中企今年入港
 
仲量聯行研究部主管馬安平較早前介紹,去年11月底,本港甲廈空置率僅1.2%。該行料2016年將有更多內地資金來港尋求物業投資機會,此舉或將推高甲廈價格,全年可望升5%。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甲廈價格已升4.3%。
 
據市場現況,2016年可能會成中資天價收購的商廈,包括太古旗下九龍灣宏照道商廈樓花及One HarbourGate東座,以上兩項目去年已有意放售,更有消息指兩商廈頻獲中資及外資財團洽購。其中,宏照道商廈潛在中資買家為中國平安保險(2318),市傳出價達78億元;至於One HarbourGate東座,市傳有數家中資金融機構對項目有興趣,料出價37億至40億元。
 
香港商報記者 曾展榮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