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慧瓊透露九月立法會選舉,民建聯目標是保住現有13席
大公網3月2日訊 (記者朱晉科)不少年輕候選人在去年區議會選舉中獲勝,為政壇新舊交替拉開序幕,亦對今年九月立法會選舉帶來啟示。民建聯主席李慧瓊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形容,民建聯新舊交替是一個“全方位持續過程”,除了區議會,立法會、黨務和政策研究、選舉支援等,都需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李慧瓊又透露,九月立法會選舉,民建聯目標是保住現有13席,“如果真的保得住(13席),已經是大勝”。
李慧瓊指出,去年區議會選舉帶來了兩大啟示,一是區議會“立法會化”,市民愈來愈關心政壇發生的事,她相信今年立法會選舉投票率也會創新高;二是市民願意給年輕人機會,“年輕加勤力,就有機會脫穎而出。”總結區選結果,李慧瓊強調,民建聯保住119個議席,是一個很難得成績,不但蟬聯區議會內最多議席政黨,而且在十八區均有議席,區議會年輕化也做得比較快,年輕區議員占了不少。
每代傳承才能健康發展
談到將來黨內新舊交替工作,李慧瓊表示,民建聯新舊交替是一個“全方位持續過程”,除了區議會,立法會、黨務和政策研究、選舉支援等,都需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不是說某個職位交班了,就等於完成,而且也不應該停下來,畢竟這個時代發展得很快,我們要用四年一屆區議會和四年一次立法會作為界限,每一屆都應該有新人加入,每一屆都有人願意退,這樣我們才可以一級級階梯地健康發展。”
對於九月立法會選舉目標和部署,李慧瓊說,民建聯會力爭保住13個議席,“如果真的保得住(13席),已經是大勝”。她坦言,上屆立法會取得13席有運氣成分,今次要再取得同樣成績不容易,例如新界西能否拿回三席,已存在很大的挑戰。“出三隊都要有勝算先得,現在譚sir(譚耀宗)堅持要給年輕人機會,在這樣前提下,新西出三隊機會是不大。”她又指,即使譚耀宗願意參選,新界西要再拿三席亦有難度。
會更有效率運用新媒體
李慧瓊直言,港島區是另一個困擾,該區不但削減一個議席,而且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明言會退下來,民建聯在換人情況下,要保住港島區兩席,是一個很大挑戰,但無論如何,民建聯都會爭取港島區兩席出線。李慧瓊又說,配合立法會選舉,民建聯會更有效率地運用新媒體。
至於如何吸納更多新黨員,李慧瓊表示,民建聯會繼續招募更多成員,青年民建聯今年會有一個新安排,就是和十八區支部緊密接軌,每區都會有青年委員加入青民,然後讓他們自己去策劃和執行活動,推動當區青年發展。她期望青民活動可以在地區推動,地區亦可以帶回一些“新血”給青民。
李慧瓊四答問
問:區選中各黨派多位年輕候選人勝出,如何看香港新生政治力量?
答:市民期望有新思維、新面孔進入議會,肯給機會予勤力、做到事的新人,這對有經驗的人來說,都是一種提醒。年輕人勝在年輕,適應到求新、求變大思潮,當然年輕不是大曬,不是一定能選到,但年輕加勤力,就會有機會脫穎而出。
問:民建聯如何實現新舊交替?
答:新舊交班並無所謂完成,第一這是一個持續過程,每一屆都要有不同梯隊,讓我們接班人能夠一級一級地接上;第二是要全方位,除了區議會、立法會,黨務和政策研究、選舉支援,都需要一代一代傳承落去,所以新舊交替是全方位和持續過程,不是說某個職位交班了,就等於完成,而且也不應該停下來,畢竟這個時代是發展得很快。
問: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入黨?
答:我們會繼續希望招募更多成員,尤其是青年。青年民建聯今年有一個新安排,就是和我們十八區支部緊密接軌,每區都會有青年委員加入青民,然後讓他們自己去策劃和執行活動,推動當區青年發展,期望青民活動可以在地區推動,地區亦可以帶回一些新血給青民。
問:如何在選舉中爭取年輕人的支持?
答:我認為年輕人是要多些和他們溝通,而且要多些引導他們,給多些嘗試和思考空間他們,過去我們做活動很多時是“整好成碟餸”給他們,例如我們組織一個活動去參觀,招募他們一齊去,但年輕人其實是需要更多的參與,如果他們有機會由策劃到落實,再到總結,都是由他們推動的話,對他們的體驗和成長是更有意義。
黨內建遴選機制挑參選人
接任民建聯主席的一年內,李慧瓊大力推動黨內建設,為該黨新舊交替建立清晰及公平機制,包括在立法會區議會(一)功能界別,首次設立黨內遴選。李慧瓊說,黨內有不少有能力晉身議會人才,希望他們互相尊重,競逐出線。她又呼籲黨內區議員認真考慮不同參選人政綱、行事作風,為民建聯選出“德才兼備”界別代表。
據了解,中西區區議員陳學峰、深水埗區議員鄭泳舜、觀塘區議員洪錦鉉、北區區議員劉國勳都已表態有興趣參選立法會區議會(一)界別,接替葉國謙位置,他們需要先取得黨內另外20名區議員提名,再由117名議員一人一票產生,最終亦要獲得中委會通過。
理順內部競爭減少矛盾
李慧瓊說,黨內有很多有能力和有心年輕人,“我身為主席就要思考,如何讓這些人才,在一個清晰、公開機制內,競逐加入立法會。”她坦言,建立一個理順內部競爭機制,對一個政黨很重要,能夠減少內部矛盾:“一個政黨人才輩出,而無一個大家都同意的公平、公正選拔人才方式,只會讓黨內矛盾加深。”
民建聯又會舉辦候選人“政綱發布會”,讓候選人發表政綱,區議員提問和候選人互相辯論,李慧瓊呼籲黨內區議員都參加,並認真考慮不同參選人政綱、行事作風,最後為民建聯選出“德才兼備”界別代表。她又呼籲,有志參選的人要互相尊重,不要搞抹黑和小動作,以免傷了和氣,由於她身為主席,不想讓外界誤會,所以不會提名任何人。
問及民建聯新界區議員占多數,會否對來自新界候選人有利,她重申區議員會認真考慮候選人表現,絕對不信會出現地域局限,“區議會(一)界別本來是每位區議員互選產生,不能講新界的人就一定支持新界”。
顏汶羽(青年民建聯主席)
民建聯實習計劃、副發言人制度、強大地區和工商專業網絡等都是吸納青年才俊亮點,年輕人可以通過這些活動裝備自己,但是否能把握晉升機會,要視乎個人能力。農曆年初一在旺角發生暴亂後,有不少年輕人因為認同反對暴力等理念,主動申請加入民建聯。青年具有批判思考能力,關心時事,高度關注政治,以至參與議事論事都是好事;除了從青年視野和思維看問題外,也不能忘記全港不同階層市民需求。
李世隆(葵青區議員)
我認為年輕人從政,天生有種拼勁和抱負,就是對地區工作有很大熱誠,希望由改變社區開始,令香港未來更美好。我在健康快車香港基金理事會服務期間,接觸到不同區議員,發現和民建聯“志同道合”,而區選結果表明,年輕人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是大勢所趨,只要緊跟時代巨輪步伐,年輕人面對政治老手亦能“追落後”。我身為新人雖缺乏經驗,但優勢是有新思維和新想法,在地區工作敢於創新,可讓社區注入新活力。
邵天虹(九龍城區議員)
我認為年輕人在從事地區工作方面有不少優勢,例如可為社區帶來新思維,關注過去較少人提及的議題,同時和街坊溝通時不會有距離感,另外對於長時間工作,特別是突發事件,也能有更充足體力來應對和跟進。民建聯一直以來都願意培養年輕人,我可從前輩身上學習純熟選舉經驗、如何發掘議題等,現階段我會專心區議會工作,未來會以成為對社會有影響力的人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