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國務院編制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交大會審查。
《綱要草案》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突出問題,強調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明確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支撐發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突出了以下六個方面。
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施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大幅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從人均8.7萬元提高到12萬元以上。屆時,我國經濟總量超過90萬億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
深化改革開放,構建發展新體制。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李克強說,今年要重點做好八個方面工作: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深挖國內需求潛力,開拓發展更大空間;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實現合作共贏;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務水平。
今年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7%,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回穩向好,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4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7800億元。安排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元,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
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于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今年將采取三項舉措。一是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二是取消違規設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歸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擴大水利建設基金等免征范圍。三是將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免征范圍,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實施上述政策,今年將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合理確定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把適合作為地方收入的稅種下劃給地方,在稅政管理權限方面給地方適當放權。進一步壓縮中央專項轉移支付規模,今年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增長12.2%。全面推開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依法實施稅收征管。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對財政實力強、債務風險較低的,按法定程序適當增加債務限額。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今年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增長13%左右。要統籌運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準備金率、再貸款等各類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傳導機制,降低融資成本,加強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三農”等支持。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深化國有商業銀行和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發展民營銀行,啟動投貸聯動試點。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適時啟動“深港通”。建立巨災保險制度。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加強全口徑外債宏觀審慎管理。扎緊制度籠子,整頓規范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和證券期貨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推動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推進股權多元化改革,開展落實企業董事會職權、市場化選聘經營者、職業經理人制度、混合所有制、員工持股等試點。深化企業用人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與市場化選任方式相適應的高層次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者薪酬制度。加快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轉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賦予地方更多國有企業改革自主權。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讓國有企業瘦身健體,增強核心競爭力。
增強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適應消費升級趨勢,破除政策障礙,優化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支持發展養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服務消費。壯大網絡信息、智能家居、個性時尚等新興消費。鼓勵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實體商業創新轉型。完善物流配送網絡,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活躍二手車市場,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增設免稅店。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游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
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今年要啟動一批“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投資1.65萬億元,再開工2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水電核電、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油氣管網、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5000億元。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繼續以市場化方式籌集專項建設基金,推動地方融資平臺轉型改制進行市場化融資,探索基礎設施等資產證券化,擴大債券融資規模。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用好1800億元引導基金,依法嚴格履行合同,充分激發社會資本參與熱情。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今年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鎮落戶條件,建立健全“人地錢”掛鉤政策。擴大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范圍。發展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容納更多的農民工就近就業創業。二是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今年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費的稅收、信貸政策,適應住房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城施策化解房地產庫存。建立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把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逐步納入公租房供應范圍。三是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
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統籌國內區域開發開放與國際經濟合作,共同打造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推動互聯互通、經貿合作、人文交流。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建設國際物流大通道。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使“一帶一路”成為和平友誼紐帶、共同繁榮之路。
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堅持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實施一批重大示范項目。落實和完善財稅金融支持政策,設立人民幣海外合作基金,用好雙邊產能合作基金。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打造中國制造金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