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今年赤字率摸高至3% 風險仍可控 試問財赤何處是頂?

2016-03-14
来源:香港商報

  稅是企業成本的重要影響因素,如果稅負下降,一方面意味著企業利潤上升,可以擴大產出,提高質量;一方面也為價格下降留出空間。

  【香港商報網訊】根據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發力,財政赤字率提高至3%,這一赤字規模相較2014年和2015年有了大幅提升,創下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財政赤字率之最。而隨著今年「三去一補」五大任務實施,勢將加劇經濟下行。在貨幣政策難有大的挪騰空間情況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成為穩增長的必然之選。

  中國赤字率首次觸碰3%這一國際公認的警戒線,引發各方爭議。而放眼其他國家,現時中國的赤字率仍有上升空間。有分析甚至認為,中國要實現6.5%到7%的增長目標,今年實際赤字率可能超出3%。在穩增長的壓力下,中國會否患上「赤字依賴癥」?中國財政赤字提升的空間能有多大?何處是頂?本報就此問計專家學者。香港商報記者張幸

  積極財策有備而來

  3月5日,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披露,2016年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4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7800億元。安排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元,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

  所謂財政赤字,是指政府支出超過收入的部分,赤字率則是指財政赤字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中國2014年和2015年的目標財政赤字率分別為2.1%和2.3%。有分析師表示,上世紀60年代以來,這一赤字率還未曾達過3%,上次接近3%是在2009年,中國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經濟刺激方案以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使當年的赤字比率達到2.8%。這意味著赤字率或上調至50多年來最高。

  對此,財政部似乎早已做好了準備。一位財政部高層在兩年前的財政工作會議中就曾提出,2014年至2017年,在財政收入降速和支出剛性增長的情況下,預計收支缺口將繼續擴大,赤字率可能突破3%。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財政金融權威人士就吹風不斷。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今年2月底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題為「可較大幅度提高中國財政赤字率」。

  在去年末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已明確指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16年及今后一個時期,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并加大力度,階段性提高赤字率,擴大赤字規模,相應增加國債發行規模,合理確定地方政府新增債務限額。

  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表示,赤字率3%,很明確地表達了中國的財政政策更加有力,更加積極。赤字率指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財政擴張力度的指標,今年比去年增加了5600億元,提高數量比較明顯。

  在公布的財政數據中已經顯現出積極財政政策意圖。2015年全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遠超收入,達17萬億創新高,比上年增長15.8%,同口徑增長13.17%。在2015年的財政支出中,醫療衛生、社保就業、農林水、節能環保、交通運輸的支出增幅全部在16%以上。

  專家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延續了積極財政政策的定調,中國調整財政赤字有較大空間,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的階段性政策,可借此進一步減稅來激活經濟,并助力供給側改革,但需注意防控債務風險,統籌兼顧,全盤考慮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需要。

  仍在中央掌控之下

  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引導下,財政支出不斷擴容的同時,收入卻在下滑。2015年財政數據顯示,中國財政收支差首次突破2萬億元大關,高於年初預算設定的數字,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僅為5.8%,增速創自1988年以來新低,也明顯低於去年預算報告7.3%的預期增速和全年6.9%的經濟增速。入不敷出的局面在進一步延伸,提升財政赤字率幾無二選。

  「2015年的積極財政政策目標雖然已經實現,但從數據可以看到財政收入的壓力很大,為了保證相應的支出,增加赤字也是必然的。」接受本報采訪的民族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說。

  而擴大赤字更重要的一個因素,顯然是為了應對經濟不斷下行的壓力。提高赤字率,擴大財政支出,是財政政策加力增效的重要實現途徑。有業內人士表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除了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外,政府更為直接可控的宏觀調控手段就是財政支出。根據中國2015年的GDP測算,中國的財政赤字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意味著政府可支配6700多億元的財力。

  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勝軍對本報表示,中國提高赤字率的主要原因是經濟下行壓力大,政府在穩增長的過程中,無論是減稅還是增加政府投資,都需要增加財政赤字作為支撐。在經濟下行周期對於財政赤字的寬度可以適當放寬,這也是宏觀經濟學上逆周期的調節手段,經濟不好時有財政赤字,經濟好的時候就財政盈餘,通過經濟周期來調節經濟發展。

  「這個數字顯然仍在中央的掌控之下。」中國社科院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說,在財政收入壓力大的情況下,積極財策通過提高赤字率來實現。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保證經濟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從社會發展目標來看,增加有效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在社保醫療養老等方面還要補短板,這些支出需求都需要積極財策發揮作用。

  對比發達國家 華負債率較低

  中國首次達到3%赤字率,外界爭議多,因為這一數值是國際公認的警戒線。歐盟1992年簽訂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赤字率3%、債務率60%作為成員國財政風險的警戒線,這兩條「紅線」成為歐盟國家的硬指標,在國際上也被其他國家拿來做參考。

  對於中國財政赤字率達到歐盟「3%的國際警戒線」,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認為,負債率反映的是經濟結構實際狀況,而財政的赤字率則反映的是各國的政策選擇,是一個政策指標。對於赤字率要科學分析,要根據具體國情綜合考慮。

  劉勝軍表示,中國提高財政赤字率還有一定的空間,目前中國的財政赤字仍遠低於國際水平,中國哪怕稍微高於3%也沒有什麼問題。

  朱啟兵亦認為,雖然中國突破了3%的紅線,但這一國際紅線也只是習慣性的說法,并沒有得到太多實際的論證,以此來衡量并不客觀。真正有意義的參考數據還是要看債務與GDP的比重,以及中央政府內外債的數額,根據這些指標并同其他國家赤字水平比較,中國的赤字率不算高,有提升的空間。

  實際上,中國的赤字率一直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近年來受世界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影響,主要發達國家的赤字率經常突破3%,如2014年美國的赤字率為4.1%、英國為5.7%、法國為4%、日本為8.8%。李克強也表示,中國財政赤字率和政府負債率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相對較低,這樣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

  從債務餘額來看,2015年年底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6萬億元,加上中央國債餘額10.6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約為39.4%,2016年適度加大了財政赤字規模,但與其他國家相比,占GDP的比重也并不高。

  一位接近財政部門的權威人士提到,目前中國政府的債務絕大部分為內債,外債占比1%左右,這使得債務面臨匯率沖擊、擠兌沖擊的風險較低。同時,中國短期債務占比較低,中長期債務占比較高,穩定性相對良好,適當提高赤字率水平,風險可以控制。

  增赤減稅促供給側改革

  適當提高赤字率,在支撐經濟實現一個中高速增長的同時,著力進行供給側改革。朱啟兵表示,從整個市場形勢來看,在供給端是要去產能,而去產能就相當於企業內部去杠桿的過程,為了能保證6.5%以上的經濟增速,相應的在需求端必然要有措施來支撐。

  「從目前來看需求端的支撐在以下兩點,一是通過新城鎮化為代表的內生需求,但這方面的需求能取到多大的作用還有帶斟酌。二是傳統的基建投資方面,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列出了鐵路、公路、水利等各個方面的重大工程。」朱啟兵說。

  實際上,擴大赤字就是中央政府和居民加杠桿,來幫助企業和地方政府去杠桿。朱啟兵指出,中央政府和居民負債率較低,相對來說比較健康,如此一來,可以讓銀行體系的資產負債表能修復一些,緩解中國地方政府以及企業負債高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在作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并提出采取全面實施營改增等3項舉措,預計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這個提法與以往有所不同,以前擴大財政赤字更多用於投資。

  「過去的上調財政赤字主要是增加政府的開支,實踐證明這條道路的效用不高,真正有效的做法應該是減稅,讓利於民,減輕企業與個人的負擔,恢復大家對經濟的信心,從而獲得更多的消費,幫助經濟走出困境。減稅在短期內會增加財政赤字,但長期來看能使實體經濟好轉,政府稅收反而能得到增長。」劉勝軍說,這也是進行供給改革的原因,其最核心的概念就是減稅。

  朱啟兵亦持相同觀點,他認為,供給側改革主要是在企業身上做文章,要讓企業進行調整,從國際經驗來看,美國上世紀80年代運用供給側改革理論進行宏觀經濟調控,主要就是通過減稅來激發個人和企業的活力,中國的企業目前本身的負擔又比較重,所以中國的減稅對於企業的改革非常重要。

  財政支出效率問題引人注目。朱啟兵表示,對於增加的赤字最有效的監督措施就是預算管理體制的變革,需要通過預算法對其進行約束。此外從去年開始中央政府也加大了對赤字的監督,審計署每個月都有相關的專項審計,并在其網站上公告結果。

  警惕赤字依賴癥

  即便目前政府的負債狀況仍算健康,但對於隱性債務的風險和影響,仍存爭議。有人擔心政府患上「赤字依賴癥」,債務越來越多。有業內人士稱,財政赤字率的提高需要審慎,雖然當下中國的直接赤字率和負債率并不高,但可能存在數目龐大和不透明的或有債務及隱性債務。

  3月2日,穆迪將中國政府信用評級的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其中一條理由便是「財政指標趨弱及或有負債龐大」。

  劉勝軍認為,財政赤字過高必然會帶來債務風險,像歐盟對於各個成員國的赤字率都有一定上限,歐盟發生的債務危機本質上也是成員國主權債務過高。所以要關注債務是周期性的還是長期性的,像歐盟國家的高福利政策需要長期債務來作為支撐,這樣形成的赤字肯定是不能持續的,而如果是由於經濟下行壓力而形成短暫的赤字,只要經濟增長情況改善自然就能消除較大的赤字。

  「擴大赤字除了增加債務風險外,直接的負面影響就是擠出效應,當財政赤字擴大后會擠出一部分的民間投資,所以要更加關注廣義的財政手段,例如PPP、專項建設基金等方式的使用,來帶動民間資本也進行投資。」朱啟兵說,此外,還會增加未來的財政負擔,現在的赤字必然需要未來的稅收來承擔,會加重未來稅收壓力。

  即便現在的財政支出規模,還是顯示僧多粥少。朱啟兵指出,3%的赤字率雖有提高,但對於2016年的經濟增長可能依然不足。考慮到2016年減稅降費力度的加大,以及去產能背景下「穩增長」力度的加強,實際財政赤字率很可能超過3%,并且會持續幾年。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財政赤字率是「階段性」的。「之所以明確為『階段性』,是因為并非要一直提高財政赤字率,而是要根據經濟運行情況和需要,在必要的時候才進行提高。」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說。

  朱啟兵表示,若「十三五」結束后供給端的改革有成效,完成了結構調整,止住了企業盈利惡化的狀況,中國的稅收自然會增加,財政收入增長提高,自然不再需要繼續擴大赤字。所以在「十三五」這段調整期,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階段性地擴大赤字率,以保相應目標的完成。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