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不宜在中國股市搞“休克療法”

2016-03-15
来源:觀察者網

  作者:黃祖斌

  自從去年6月中國股市見頂以來,市場信心似乎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恢復,配資導致的止損盤時不時堅定地殺跌虧損出局,各類陰謀論利空傳聞和各類段子一樣層出不窮,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引發股市殺跌行情。

  市場需要信心

  滬市兩市融資余額已從去年6月18日最高峰的22666億元,下降至3月10日的8367億元,大幅下降63%。股市存量保證金余額從去年6月23日-26日當周的34913億的日平均數,降至2月29日至3月4日當周的16644億元的日平均數,降幅為52%。

  市場缺乏信心,導致多數追求絕對收益的私募基金維持5成以下的倉位,并且在接近止損線時,也會被迫大幅降低倉位以避免清盤;公募基金、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也基本不考慮當股市的“解放軍”;多數個人投資者,早已是驚弓之鳥,止損離場舍不得,翻身解套的前景似乎遙不可及。

  實際上目前中國股市有較多的利好(累計跌幅近50%,低利率的環境顯著提升了股票資產的相對投資價值,市場中仍有市值較大的板塊估值比2005年998點和2008年的1664點熊市底部還要低……),市場需要的就是穩定劑、定心丸。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后,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在當年10月接見德國總理和德國企業家代表時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機襲來的時刻,我認為有幾點非常重要。第一就是信心,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這準確地指出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投資人心中的不確定性,對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美國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時代,流動性儲備不足的銀行只要有儲戶排隊擠兌,就很容易因流動性調配困難而破產。為避免存款化為烏有,又導致較多的儲戶爭相從銀行中提取存款。

  這樣一方面導致銀行普遍不敢對企業提供必要的貸款,社會生產陷入停滯,另一方面儲戶輕易不敢把錢存入銀行,銀行即使想支持企業生產也有心無力。即使是資金雄厚的銀行,為避免擠兌的破產風險,長期不敢增加對企業的貸款。社會融資正常鏈條被打斷,金融系統不斷萎縮,社會生產陷入停滯。

  羅斯福上臺后第一件事就是出臺存款保險法,為儲戶在銀行中的存款提供擔保,很快就增加了儲戶的信心,銀行存款開始增長,金融系統逐漸恢復正常。其實對于儲戶而言,錢存入銀行既有利息又增加了失竊等意外的風險,何樂而不為?羅斯福推出的新政,就是一舉多得解決各方信心的必要舉措。

  定心丸

  令投資者欣慰的是,3月12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證監會新主席劉士余面對記者的提問,回答了有關注冊制、證金退出、市場失靈、熔斷機制等投資者普遍關心的核心問題,給A股市場派發了定心丸:

  關于有可能導致天量新股供給的注冊制,劉主席稱,作為資本市場頂層設計,股票發行注冊制要搞,但這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注冊制改革不能“單兵突進”;

  關于證金公司會否拋售救市期間買入的股票,劉主席表示,沒有考慮證金退出,未來較長時間內談退出為時尚早;

  關于證監會是否將放任股市的非理性漲跌而置之不理,劉主席表示,政府的責任就是維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所以當市場連續失靈,完全失靈的時候,今后還要果斷出手;

  關于熔斷機制,劉主席也明確表示未來幾年中國不具備推行熔斷機制的基本條件。

  以上劉主席回答的問題,其實根據一些常識,就可以得出比較確定的答案。

  不宜在中國股市搞“休克療法”

  對于中國股市的投資人而言,有三個事實是無法選擇的,一是自己的種族或是國籍,二是自己的父母,三是中國股市的現狀。

  羨慕發達國家股市的“先進”制度的投資人,往往不積極學習努力掌握有效的投資策略、建立可靠的交易系統,而是幻想股市為自己為代表的多數不成功的投資人量身訂做賺取無風險高回報的各類“制度”。

  其實哪個國家的股市能保證在一輪牛熊輪回后,多數人是贏家?中國股市要不要搞注冊制,不能將中國股市的歷史割裂開來,一步到位地接軌成熟資本市場。更何況,任何一個成熟的資本,都是從不成熟逐漸成熟的。

  美國華爾街直到21世紀初,還發生了世通公司和安然公司的特大財務造假案件。

  中國股市最初只是一個搞不好就關掉的試驗場,承擔著為國企融資的任務。為了擴大融資規模,于是有了股權分置的安排,有新股不敗的神話,有只搖號不進二級市場的“搖號大軍”。這樣上市資格就是一種非常寶貴的稀缺資源。

  如果不能穿越到1990年前瞻性地建立適合注冊制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培養適合注冊制的投資文化,就不宜在中國股市搞“休克療法”,單兵突進地搞注冊制。

  記得在2011年前后,就有公開報道稱,光是浙江省,就有近6000家企業符合IPO的條件。在小盤股估值長期偏高的情況下,的確存在一些不利于市場健康發展的現象,比如業績糟糕得一塌糊涂但具有殼資源價值的上市公司,股價能節節上漲,市場資金長期炒作根本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企業。

  但如果僅僅為了糾正這些市場不合理現象,就一步到位實現注冊制,任由成千上萬家企業在短短幾年內集中上市,引發資本市場的系統性風險,顯然是不現實、不理智的。

  國家隊此刻全身而退不現實

  關于“國家隊”在救市后何時退出的問題,也是令不少投資人困惑的一個問題。根據不少上市公司的公開財務報表,似乎“國家隊”已經部分退出。我個人作為一個17年前就已經進入A股市場的投資人,倒從來不擔心這個問題。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人就明白治大國如烹小鮮的道理。如果“國家隊”只是為了賺錢,根本就不會在股市急跌之時入市,不接飛刀是股市投資的基本常識。

  維護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才是“國家隊”進退的根本目的,這和美國政府在金融危機爆發時入市和最近幾年退市的根本目標沒有太大的區別。

  既然如此,在市場真正穩定之前,“國家隊”就不大可能以散戶思維見好就收,急急忙拋售股票,留下一地雞毛和數百萬上千萬痛器流涕的股民。

  從市場角度來看,“國家隊”買進了近1萬億元的股票,目前的市況下要全身而退是不大現實的。美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都是在入市幾年后才基本不影響市場的情況下逐步退市的。

  關于決策層是否任由股市自生自滅的問題,同樣不需庸人自擾。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之時,美國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救市措施大加批評,認為這破壞了自由市場的原則,索羅斯的失敗也是因“天真”地認為香港政府不可能干預股市和匯市。但在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時,美國政府全力救市。

  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是一個政府的最基本的職責之一。記得2008年小布什仍在任時,安排了一個七八千億美元的救市計劃,第一次表決時被議會否決,時任財政部長保爾森向女議長下跪。由于形勢所逼別無選擇,最終救市計劃被國會通過。

  如果說否決政治盛行的美國政府上上下下都能知道這個基本職責,中國決策層怎么可能任由股市不斷下跌,威脅中國的金融穩定呢?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是糧食安全問題,銀行不良資產問題,國有企業大面積虧損的問題,還是人口過快增長的問題,甚至是超市免費塑料袋帶來的浪費問題,在中國都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又何必擔心中國股市成為決策層的棄兒?反觀歐美,金融危機之后又有多少提高國家競爭力,緩解債務危機的改革?

  信與不信是水平問題

  雖然這些影響股市中期走勢的關鍵政策面,基于中國國情的常識就可推理得出,但對于廣大“不明真相的股民”還是很有必要講,畢竟作為被廣大投資人寄于厚望的新任證監會主席,講話相對更具有權威性、確定性。

  其實金融市場有大量政府官員的講話,相信還是不相信,這不僅是一個常識問題,更是水平問題。

  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泰國高官表示要讓國際炒家血本無歸,最后的結果反而是泰銖的貶值。

  同樣是亞洲金融危機期間,中國政府一再表示人民幣不會貶值,但國際主流觀點認為這只是一種說辭罷了。有興趣研究中國政府在股市中的公信力的投資人,可以看看相信“炒股要聽黨的話”的各類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實性的內容。

  即使沒有劉主席的定心丸,投資人也應重視股市的各類一般規律:大跌之后的股市機會大于風險、低估值股票潛在收益率高于高估值股票、基本沒有人能持續準確地預測股市(大跌之后仍在唱空的人就需要跟蹤一下他們的預測記錄)……投資人應當獨立思考,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負責。

  巴菲特說,如果美聯儲主席偷偷告訴自己對貨幣政策的安排,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判斷,那么中國的投資人也應盡早具備不依賴于股市政策,也能靠自己的分析、投資策略,大概率上有效戰勝股市的能力。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