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一線城市的房價相對收入已經超過日本最高點”,摩根士丹利原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近日表示,政府的政策制定與市場需求難以匹配,造成了目前一線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的分化局面。謝國忠認為,政府手中有很多可以調控房價的工具,但必須更科學、更市場化。
在由龍湖地產主辦的以“領袖對話、府上爭鳴——論道中國經濟大勢”為主題的論壇上,謝國忠表示,中國最核心的問題是投資跟消費的平衡問題,過度投資的方式難以為繼,提升勞動者回報,讓他們成為消費的動力,才是根本,而這主要依靠改革。因此中國核心的增長驅動力,是改革而不是刺激經濟的信貸或者投資。
在中央提出“去杠桿”和“去庫存”的背景下,統計局剛剛公布的2月數據顯示,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達47個,且漲幅還在繼續擴大,近期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房價更是大幅跳漲。謝國忠認為,這同樣是一個供給側的問題,政府的政策制定與發展預期跟市場需求難以匹配。他表示,2008年以后,中央對一線供應做了限制,鼓勵投資小城市和二三線城市,當時的愿望是中國經濟要分散,但老百姓(46.650, -2.44, -4.97%)還是更愿意生活在大城市中,導致了二三線庫存的過剩。如今,政府發現問題不對,想辦法改革,但假如措施不夠市場化,最終還是不能應對市場的變化。
對于實現“去庫存”的出路,謝國忠認為還是要回到討論更科學的城市化戰略上。他表示,城市也是一個消費產品,什么樣的城市化是老百姓可以接受的,改造城市一定要尊重消費者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