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梁纪昌:自杀学生有「三无」心理

2016-04-04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周伟立报道:香港近期发生多宗学生自杀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香港鲜鱼行学校前校长梁纪昌接受访问时指出,选择自杀的学生通常有「三无」心理,觉得自己无能力、无希望、无人帮,强调与家人沟通最重要;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主席叶兆辉称,一个人选择自杀前必定有徵兆,只是有时未必被身边的人发现,每个人都可以在防止自杀上有所作为。

  梁纪昌接受中通社访问时直言,选择自杀的学生通常有「三无」心理,觉得自己无能力、无希望、无人帮,而他们通常性格内向,建议父母在子女不同的成长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例如在小学时,多对想让大人开心的学童讲「我挂住你」,中学时多对处於反叛期的他们讲「我明白你」,大学时则需要向面临诸多压力的子女多讲「我支持你」。

  从小培养子女抗逆方法

  梁纪昌认为,现在的青年多数上网,个案或与学生受到「网上欺凌」但又不愿意与父母讲有关,认为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子女的处事方法,让他们明白遇见困难不是死路一条,还有很多其他选择。

  他又指,现在的小学生学业压力大,每天等待他们的是6项或以上的功课,他曾经听闻学生赶作业至凌晨零点,第2天早晨6点再起床上学,即使大人都会觉得很辛苦。他认为政府应重新检讨教育制度,在高等教育方面,应增加大学的数量和入学名额,将入学率从18%至20%,逐年增加到35%至36%。

  吴克俭吁齐让学童健康成长

  教育局局长吴克俭昨午出席一个公开活动时呼吁社会携手合作,让学童健康成长,愉快学习。他说,希望小学生大部分功课可在课堂内完成,强调家课应重质不重量,让学生学习解决难题,若将课外活动也当作家课,成年人就要反思。

  另外,叶兆辉接受访问时,从教育制度、家庭关系、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分析了学生选择轻生的可能原因。他说,香港大学入学率约18%,无法进入大学学习的青年人容易滋生失败感,学生可以选择自费攻读其他课程,但学历未必广受认可,在部分因此而负债的家庭里,家长和学生均面临压力。

  自杀比例单亲家庭多3倍

  叶兆辉表示,在学童自杀个案中,单亲家庭比例是所有自杀个案平均比例的2至3倍,单亲家庭对子女未来往往有更大期望,加重学童的压力,认为学校应给予单亲家庭学生更多关注。他又指出,年轻人沉溺於社交网络,但出现问题时,社交网络不一定能准确传达来自朋友的支持,他们和有负面情绪的人不处於相同环境,不利建立可提供实质性精神支持的人际关系。

  大量报道或生「我是第几个」

  叶兆辉以癌症为例指,社会往往会标签化有情绪问题的人,如果身边人知悉某人有癌症会给予更多关心和关注,但如果有情绪困扰往往会被忽略,觉得他们「很怪」。他又批评不恰当的媒体报道,对自杀个案具有负面传染作用,当有自杀倾向的人看见有人建立网页纪念逝者可能认为那是一种「不算坏」的吸引注意力的方式,而大量报道累计有多少宗自杀个案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我是第几个」的算计想法。

  发现有轻生念者勿掉以轻心

  叶兆辉建议,如果发现身边有人有轻生迹象,不要认为对方只是开玩笑,如果自感无力提供帮助应尽快请专业人士介入。他引述资料指约30%的自杀学生会写遗书,请求家长原谅,说明他们在写遗书时其实都不想作此选择,但另一方面又看不到有其他选择,呼吁社会发挥「狮子山精神」,告诉学生除了结束生命这条路,人生还可以有其他选择。

  让快乐儿童节精神常存

  我们都希望儿童拥有快乐的童年。有人认为让小朋友上学时读书、学习,下课后游戏、休息,可能是其中一个追求生活平衡的方法。充分休息和睡眠固然重要,但不论是学习与游戏,或者是工作与快乐,两者不必相悖。

  「愉快学习」成果有目共睹

  自2000年推行教育和课程改革至今,政府按部就班落实各项优化措施,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均衡的全人发展,使他们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过去10多年,喜见教育界同工与我们携手合作,当中有不少学校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举办富趣味的科学日、安排如设计摩天大厦、冲天直升机等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提出假设,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改善设计,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亦有学校以海洋保育作为常识科的专题研习,调配中文和英文科的相关课题於同月教授,并安排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作延伸阅读和写作。学生学会「可持续海鲜」的知识后,在视艺科以泥胶制作一个可持续海鲜饭盒,分享学习成果。小学在「愉快学习」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在孕育校园文化方面,教育局一直鼓励学校与各持份者共同建构和谐关爱的校园文化,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促进他们积极投入校园生活,从而提升学习动机。据我们观察,不少学校通过班制/跨级别活动、朋辈支持、服务学习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勇於表达意见,建立尊重他人及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

  改善过程要多方面来配合

  回顾教育改革的过程,包括改良各阶段的学生取录制度(小一、中一、中三及中四、大学)、活化及提供多元化课程、改善考评制度、增加学生的升学机会和弹性、加强对前线教师的专业支持,以及增拨资源推行其他相关教育政策等,目标都是为制度、教师及学生拆墙松绑,创造空间。

  然而,教育是不断改善的过程。措施能否成功,不单在政策厘定和前线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同样重要的是家长以至整体社会在文化观念上的改变,及实际行动的配合。

  当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孩子要赢在起跑线」、「课外活动是功课的一部分,亦用来建立升学的学习档案」,除不敢苟同外,我们有决心改变这种扭曲的观念吗?

  真有必要强求「零功课」吗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快乐是一个人从学习过程或成功解决难题中所产生的满足感,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学子的成长路上真的有必要强求「零功课」?为了有效学习,家课真的需要是枯燥无味的操练?我们正活在一个急速变化、信息科技发达的社会,教育各持份者亦努力地与时并进,在学生学习与镕暇之间找出平衡点,当中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信任和沟通至为重要。「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愿家长、学校和我们继续并肩,互相配合,坦诚反映、耐心聆听,为学生愉快学习、作息均衡及全人发展一起努力,释放学习过程中应有的正能量,令快乐儿童节的精神常存。

  署理教育局高级课程发展主任(幼稚园及小学/小学)陈继耀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