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歐銀高管:不排除加碼刺激

2016-04-08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歐洲央行7日發布了2015年年報,該行行長德拉吉、副行長康斯坦西奧、首席經濟學家普雷特、以及執行委員科爾,紛紛對歐元區目前的經濟及通脹形勢、歐央行近期的政策作出進一步闡述。

  歐洲應對新冲擊能力存疑

  德拉吉在年報中指出,未來一段時間的全球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而歐洲應對新冲擊的能力讓人存疑。「對於歐央行,2016年的挑戰性絲毫沒有減輕。我們仍面對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和持續的通縮壓力。此外,對於歐洲發展方向和歐洲承受新冲擊的能力也存在疑問。」

  德拉吉還稱,歐央行實施的量化寬松舉措將在2015至2018年間,使歐元區經濟產出提高約1.5個百分點;此外,歐央行將采取一切措施來維持物價穩定。

  歐央行副行長康斯坦西奧則指出,歐央行就實現物價穩定的目標已經做了必須要做的事情,且在其授權範圍內,如有必要,將繼續恪盡職守。康斯坦西奧同時稱,歐央行正試着提振經濟增速,縮小產出缺口;財政政策將在經濟復蘇中發揮作用,但貨幣聯盟若不達成,將使經濟疲於應對冲擊。

  結構性增長不能僅依賴幣策

  歐央行首席經濟學家普雷特表示,如果歐元區經濟受到新冲擊拖累,歐央行的刺激措施可以進一步擴大,但要重回較高的結構性增長及就業,不能依賴貨幣政策。

  普雷特7日在法蘭克福向一群經濟學家表示:「如果發生進一步負面冲擊,我們的措施可以根據阻礙因素的強度,進行重新調整,同時將可能的副作用考量進去。」普雷特還表示,要想使得通脹預期朝歐洲央行的目標靠攏,需要依賴相當程度的貨幣寬松;而若通脹率持續疲軟,將并非因為政策無效,而是因為經濟受到新的冲擊。

  普雷特強調,自2014年以來歐央行的政策工具一直有效,但歐元區要想從危機中強勁持續復蘇,需要一套涉及所有經濟政策的全面性回應。對於負利率政策,普雷特稱,負利率持久實施可能令人擔憂;若負利率持續2到3年,將令人擔憂銀行運營模式。

  更好財政框架可助歐銀減壓

  歐央行執行委員科爾同日也在法蘭克福表示,當風險成真時,歐央行采取了強有力的行動;如果其他部門也采取了行動的話,歐央行的貨幣政策會更有效,因為更好的財政框架,將有助於緩解歐央行進一步采取措施的壓力。科爾進一步稱,歐央行相信對歐洲最大的貢獻是履行職責,同時,歐央行的行動未基於其他部門的行動。

  歐銀紀要:仍可能進一步減息

  歐央行7日公布的3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歐央行成員認為,3月減息幅度應該「更大」,以使得利率接近最低界限;同時,調整利率仍是管委會工具之一,不會排除未來進一步減息的可能性。

  對物價前景擔憂加劇

  紀要表示,預計利率仍處於較低水平,但當前階段不考慮進一步減息;但若發生新的經濟冲擊,則需要采取進一步行動,包括減息。「大部分委員認為減息10個基點當前來看是合適的,但如果是出於物價穩定前景的理由,不排除進一步減息的可能性。」

  在3月會議上,歐央行的決策者們對於物價前景的擔憂日益加劇。在那次會議上,歐央行發布的新預測顯示,預計2016年的平均通脹率僅為0.1%,通脹率將在2018年升至1.6%。尽管如此,也不及該行此前設定的2%目標值。

  紀要稱,會議強調了阻止通脹預期下滑的重要性,并考慮用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增長和通脹;雖然全球經濟前景進一步惡化,歐元區薪資增速比此前預期更為疲弱,但目前對歐元區經濟前景的看法不應過於悲觀。

  預警增購債次級副作用

  紀要表示,雖然委員們在會議上一致認為應該采取強有力的措施,但是對於措施的組成部分,各委員看法不一:另外,雖然委員普遍支持減息,但對進一步減息的收益和成本,委員之間存在分歧;委員們亦普遍認為應擴大資產購買,但是一些委員重申了購買資產所面對的挑戰性和副作用。擴大銀行貸款的議題獲得了「非常廣泛的認可」,而將資產購買標的擴大到企業債則僅僅獲得了「一般性認可」。

  紀要進一步指出,絕大多數委員贊成擴大每月購債規模,但須警惕產生「次級副作用」的風險;部分委員擔心,歐央行的措施,會使得銀行業更加依賴歐元區的資金幫助。

  此外,委員們還在3月份討論了引入存款負利率豁免條件。但是,他們認為負利率豁免計劃過於复雜,當前引入負利率豁免計劃沒有根據。

  ING:歐銀低利率有些過火

  荷蘭國際集團(ING)首席執行官哈默斯6日在哥本哈根參加會議時表示,歐央行3月將基準利率降至零水平「有些過火」。

  市場心理與政策預期相悖

  哈默斯表示:「現在已經進入了極低利率的時代。我們的客戶并沒有開始增大支出,轉而已經開始擔心起負利率來。」市場心理已經與政策預期背道而馳:由於對未來充滿恐懼,因而大家只會加大儲蓄力度;儲蓄的方式不限於銀行,也可能是囤積現金,而這樣相當於使得資金脫離經濟。

  哈默斯還表示,低利率政策已經影響了銀行的盈利能力,而這意味着銀行沒有足夠的資本實現擴張,因而使得市場無法獲得所需的貸款。

  歐央行同時實行了改善企業市場措施;尽管作為資產負債表的貸方,銀行等金融機構并不會直接從這些措施獲益,但可以幫助企業進入市場及降低融資成本,并藉此獲益。哈默斯同時相信,歐央行最新的政策措施「不可持續」,而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只能通過歐洲各國的結構性改革實現。

  金融業今年日子不好過

  今年伊始,金融行業的日子「有些難過」,而哈默斯認為,今年餘下時間的前景依舊如此。銀行業目前面臨的不利因素有金融危機風波未消、極低的利率、對盈利空間的壓縮、以及監管成本,而數字金融科技的發展,實際上對金融業的環境起到了支撐作用。

  但哈默斯最后表示:「我們知道未來會如何,同時也知道如何提高客戶服務水平,還知道如何改善成本結構。」

  歐央行上月不僅將存款利率降至-0.4%,甚至將基準利率下調至零水平;此外,歐央行還將歐元區2016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降至1.4%,低於去年12月的0.1%。

  負利率未見效 日銀或購股

  日本央行的負利率并沒有取得積極的結果,而可以采取的措施也越來越少。這促使分析師推測,日本央行下次寬松政策嘗試的目標可能是提高購買股票的資金量。

  續購國債恐失效

  私人銀行寶盛亞洲部門的研究主管馬修斯表示,日本央行嘗試推行負利率,但是這一政策沒有取得效果。他認為日本央行將宣布采取更多量化寬松政策,可能通過購買股票來實現。除購買日本國債,日本央行每年價值80萬億日圓(約合5.7萬億港元)的量化寬松政策將目標鎖定在日本房地產投資信託、交易所買賣基金以及企業債券。日本央行現在擁有超過三分之一優秀的政府債券,因此繼續購買日本國債可能失去效用。

  隨着日本的經濟增長仍然乏力,而通脹率仍遠低於央行2%的目標,分析師預期日本央行將實行進一步寬松政策。日本央行的下一次政策會議結果將於28日公布。

  外匯策略全球主管巴斯表示,量化寬松政策已經達到了極限,其所有的成果是提高了銀行系統的準備金。這可能是日本央行在1月下旬推出負利率的因素之一,但此舉似乎并未像預期那樣對市場產生影響,日圓反而升值,而不是削弱。

  安倍明言拒購外債

  另外,日本央行上周的短觀調查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大型制造商信心惡化程度超過預期,其部分原因就是負利率政策。進一步降低利率至負值對於日本央行來說可能很困難。

  巴斯表示,從政治角度看,日本54%的家庭資產屬於活期存款,因此負利率政策不會受到日本社會的歡迎。這可能使日本央行購買股票。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索利安指出,預期日本央行增加5萬億日圓ETF的購買量。那將增加5萬億日圓的日本國債購買,該措施可能在即將到來的會議上決定。

  有一種資產是分析師不希望日本央行購買的,那就是外國債券。那是因為這將打破日本避免全球匯率操縱的承諾。的確,在7日發布的《華爾街日報》采訪中,首相安倍晉三指出,日本必須絕對避免競爭性貶值,他認為日本應該避免對外匯市場任意干預。

  距次按危機不到8年 美又推低信用房貸

  最近,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厄內斯特表示,「這屆總統留給后人的主要成果之一是對華爾街的重要改革。這些改革使美國的金融系統更加穩定,并確保納稅人不必為幫助做冒險賭注的金融機構走出困境買單。」

  政府稱為谷經濟復蘇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奧巴馬政府正致力於促使銀行降低房屋貸款標準,使那些信用較弱的人也能獲得房屋貸款。政府官員稱此舉將有助於推動美國經濟復蘇,但也有人懷疑這會給最初造成美國房地產崩塌的風險借貸以機會。」

  一方面,奧巴馬政府吹噓他們確定金融系統在整頓后已經更穩定,納稅人不會為做冒險賭注的銀行買單。另一方面,奧巴馬政府正推動銀行再次向信用較低的低收入者貸款,而這距離上次席卷全球金融市場的次按危機過去了不到8年。

  對銀行來說,這明顯是好消息,可以借出更多貸款,還能獲得更多的政府保證,相當於無風險利潤。

  美國負責住房事務的官員正敦促司法部門向銀行提供保障,如果銀行貸款給那些滿足政府標準但后來又違約的有風險的借款人,他們不會面臨法律或金融指控。聯邦住宅管理局正配合白宮制訂這方面的新政策。

  多個城市房價飆漲

  與此同時,美國多個城市房價大幅回升。今年來,美國超過三分之二的房產市場出現價格暴漲,包括舊金山和紐約這些中心城市。房屋價格上漲的速度大大超出大多數美國人的工資增幅,使很多中低收入的美國人對於住房「望而卻步」。

  在舊金山購買「中數價位的住房」所需要的最低收入,首付為20%,包括稅收和保險。有分析稱,看起來美國不僅要在就業機會和市場份額上與中國競爭,而且努力爭着看誰能最快地再次引爆全球金融市場。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