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2

虛擬運營商集體陷入安全問題泥潭

2016-04-11
来源:中国经营报

  李靜

  4月3日央視《朝聞天下》一則“‘失控的’170號段,難以破案的170、171號段電信詐騙”的新聞,踢爆虛擬運營商(以下簡稱“虛商”)信息安全問題,之後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並發酵。據報道這類由虛商提供的號碼由於免漫遊和長途費,不用實名制登記就可以買到,因此不法分子采用該類號碼詐騙作案。

  其實,在3月24日的2016年中國虛擬運營發展論壇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就已經指出虛商存在信息安全的問題,尤其是實名制不到位,違規率很高。

  如今,虛商兩年試點期限已過,但正式牌照發放仍無定期,虛商又集體陷入安全問題泥潭,發展似乎又多了一層陰影。

  170、171號段臭名遠揚

  4月5日,記者在搜索新浪微博話題討論中發現,“小心170、171來電”的話題一度在社會榜排名第6位,閱讀量達5900多萬,討論量為1萬。

  虛商是指從中國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處承包或批發部分通訊網絡的使用權,然後通過自己的計費系統、號段、營銷和管理體系把通信服務賣給消費者的民營電信企業。

  自2013年12月工信部批准首批虛擬運營商試點企業以來,目前共有42家企業獲得試點批文,其中39家企業已正式放號。

  《朝聞天下》中點出的170、171號段正是虛商使用的號段。其中1700、1701、1702歸屬電信,1703、1705、1706歸屬中國移動,1704、1707、1708、1709以及171整個億級號段歸屬聯通。

  “現在170的號在社會上名聲不太好。很多人跟我說,只要看到170肯定給按死,因為80%是廣告、推銷,違規率這個事是我們現在最頭疼的事。”聞庫在上述論壇上表示。

  根據近期騰訊安全雲庫發布的分析數據顯示,在其收集的1492034個惡意號碼中,170開頭的號碼有129443個,占比達到8.6%,即平均不到12個惡意號碼中就有一個170開頭的。根據騰訊監測,近期出現的171號段正成為新的詐騙高發號段。

  2013年工信部在基礎電信領域扶持民營資本進入的考量,一方面是為了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權,另一方面也希冀虛商這條“鯰魚”能打破三大基礎運營商的壟斷地位,攪活電信市場,增加電信市場活力。

  因此虛商進入市場,通過更為低廉的價格吸引了部分消費者,也對基礎運營商的提速降費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在虛商實名制審查不嚴的推手下,虛商號段成了不法分子活躍的高危區域。

  目前,虛商號段不用實名制仍可買到,導致虛商詐騙高發。

  多家虛商企業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已經在進行實名制登記。聯想通訊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其在工信部定期的實名制檢查中是零違規。

  然而業內人士則表示,虛商處於試點期,實名制存在很多落實不到位的地方。“一是在‘批零倒掛’環境下,虛商不太願意付出更多的財力去解決此類問題;二是虛商整體處於發展初級階段,實名制認證對用戶量增加不是加分項;三來通過互聯網渠道進行銷售的虛商,實名制認證存在‘我媽是我媽’式證明的尷尬難題。”虛擬運營商發展中心研究員莫廣衛分析道。

  實名制從2015年9月開始正式進行,虛商最早放號是在2014年中旬,截止到工信部要求實名制認證中間有一年多的時間,期間虛商放出的卡號已經有1000多萬。虛擬運營商發展中心研究員莫廣衛認為:“對已經出售的虛商號碼進行後實名制登記則更加困難,目前在淘寶、QQ等渠道,個人身份信息已經是被擺上‘貨架’的商品。”

  所有虛商都是共用170和171號段,如果有一家企業出現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等信息安全問題,影響的將是整個行業。在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看來,信息安全是虛商目前面臨的最重要問題。

  虛商發展整體不及預期

  從2013年12月開始,虛商曆時兩年的試點期已經結束。經曆過初期狂歡,也嘗過狂歡後的寂寞。兩年試點,虛商發展整體不及預期,也鮮有虛商企業實現盈利。

  據工信部披露的數據,截止到2015年12月底,我國虛商用戶總數2030萬戶,占全國移動用戶總數的1.5%。目前39家已經放號的試點虛商,用戶規模在百萬級以上的不足十家。

  另外,各家虛商對於自己的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營收和利潤額都諱莫如深。據業界人士透露,虛商的ARPU值在10~20元之間,為基礎運營商的四分之一。目前42家虛商,只有個別實現了盈利。

  “目前還難以談到盈利。”上述聯想相關人士表示,“由於前期在建設計費系統、客服系統上投入數千萬,需要3~5年的分攤,在用戶規模沒有形成前,虧損是正常的。”

  中興視通則對記者表示,“民營企業經營電信業的難點主要就是號碼池及批零倒掛問題。缺少號段以及號碼發放給虛商的速度影響了用戶發展速度。如果能調整批發價,轉售業務在規模上量後也可以盈利。”

  號碼池和批零倒掛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虛商的發展和利潤,但更重要的是目前虛商定位不清晰。

  發展虛商的企業本身都有龐大的用戶群,目前42家獲得虛商試點牌照的企業來自不同的行業,在行業當中都是佼佼者,彼時他們選擇發展虛商正是看中了電信業務和自身主業的很多結合點,但兩年的試點期內鮮少有虛商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

  而目前虛商除了自身發展的問題,所有的虛商共同陷入了信息安全的泥潭。這不免讓處於“尷尬期”的虛商,再蒙上一層陰影。

  據悉,2015 年底,工信部便開始對42家虛商試點情況進行考核,目前考核流程已經走完。鄒學勇特別指出,工信部會重點考察虛商在實名制登記、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而這方面正是虛商做的不如意的地方。

  截止到記者發稿,關於虛商正式牌照的發放依然沒有消息。目前虛商正處於試點牌照失效和正式牌照發放之間的空白期,雖然正式牌照懸而未決,但據悉三大運營商和虛商依然保持密切合作。

  據業內估計,2016年中國虛商的用戶規模保守估計能達到4000萬,樂觀看甚至可達8000萬。如蝸牛移動、迪信通等幾大虛商都將2016年的用戶目標定在千萬級用戶量。但在虛商正式牌照難產及實名制問題影響下,這樣的目標能實現嗎?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