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財政監察報告:科研可使長期GDP提高5%

2016-04-14
来源:新浪財經

  美東時間4月13日上午,最新的《財政監察報告》顯示 ,2015-2016年,新興市場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赤字比例已超過經濟危機前的水平。IMF 將2016年新興市場的公共債務與GDP 比例上調至11.5%,呼吁中國減少預算外的公共投資, 進而推動經濟發展。

  IMF 建議中國應將地方政府的融資項目算到國家預算當中,繼續實行財務報告改革, 提高財政透明度。

  財政政策激發創新,中國專利申請已超過美國

  與往年不同的是,本年度的《財政監察報告》首次將重點放在了財政政策對于創新和經濟增長的影響上面。報告顯示,中國專利申請數量占到總量的三分之一,其次是美國(21%),日本(12%)以及韓國(8%)。2004至2014年間, 全球專利申請增長了70% ,達到2700萬例。 完善的財政政策可促進科技創新,從而帶動全球經濟發展。

  此外,中國也以1.25%-2%的GDP科研經費支出,與一些發達國家同被列為科研項目最為集中的國家。

  為了讓各國政府能更好的扶持本國創新,《財政監察報告》總結了以下5條建議:

  1)確保良好穩定的財政政策以促進科研

  2)政府應更積極地推動科研項目,爭取實現科研經費占GDP 5% 的長期目標

  3)制定審慎的科研鼓勵政策,以免浪費國家預算在低創新領域

  4)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應加強機制、教育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從而保障更好的科技轉移5)稅收政策的優惠應針對新公司而非小公司。

  IMF官員表示:“如果企業將外溢效應對經濟的影響考慮在內,研發活動會比當前水平高出40%。這種增幅能使單個經濟體的GDP在長期內提高5%,而從全球來看因國際溢出效應會使GDP提高8%之多。”

  各國債務比例普遍上升

  報告上調了大多數國家的公共債務比例。 其中,2016年發達國家的比例上升至GDP的107.6% 。大宗商品出口國的財政狀況所受沖擊尤為嚴重, 中東和北非的石油出口國已累計了超過2萬億美元的債務。同時,全球三分之二國家的政府收入與GDP 比例都有所減少,石油出口國的政府收入更是降低至7%的GDP水平。

  在當前財政風險加劇的形勢下, IMF 提出各國應制定更為“謹慎明智”的財政政策。 并提出各國可通過投資基礎設施等措施來刺激中短期財政增長,但為了保證債務的可持續性,各國也應在確保有足夠的財政空間下,明確長期計劃。

  此外,IMF 官員強調要擴大最小稅收范圍。在新興國家中,有三分之一國家的稅收與GDP 比例小于15%。提高最小稅收范圍能幫助政府更好的運用這些財政收入來促進經濟增長。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