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多哈冻产无果产量处高峰 油市怎么走?

2016-04-19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网综合报道】世界主要产油国当地时间17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会议上,未能就石油冻产达成任何协议,国际油价应声下挫,美国原油更一度急跌5.7%。俄罗斯常驻OPEC代表沃龙科夫表示,俄方与OPEC的谈判仍将继续,但目前需要时间来协调沙特和伊朗的立场。他形容「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更多时间」。分析称,由於很多产油国已经处於各自产量的高峰,冻产协议达成与否都很难改变市场的基本面。

  美油一度急跌近6% 据悉,协议原计划将主要产油国的产出冻结在今年1月水平,直至今年10月。俄能源部长诺瓦克对会议未能达成冻产协议表示失望。他认为,会议未能达成协议是由於沙特等国「改变了立场」,提出了「额外要求」。多哈会议据报比原定时间晚了6个半小时才开始。俄媒消息称,会议延误的原因是沙特「突然要求」包括伊朗在内的所有主要产油国都要参与石油冻产。但由於伊朗方面坚持要恢复份额,以达到被西方制裁前的平,所以一直拒绝接受沙特的要求。

  由於石油冻产协议流产,国际油价早盘大跌。昨日亚洲早盘交易时段,美国原油期货一度下跌5.7%至每桶38.05美元,布兰特原油期货一度下跌5.2%至每桶40.86美元。亚太股市也因油价拖累而下跌。商品货币(澳元和加元)跳水,日圆则走强(风险对冲工具)。此前,对冲基金的原油投机性多头仓位接近历史高点,但在多哈会谈出现令人失望的结果后,周一美国原油出现的暴跌局面就并不意外了。

  冻产对供应端影响微

  自2014年年中以来,全球原油市场出现供大於求的情况,油价一路下跌。目前,原油库存仍处於高位。国际能源署日前表示,尽管美国石油产量已经下降,伊朗的增产量也比预计低,但市场很难在2017年之前实现供求平衡。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全球原油市场供大於求的局面短期内将难以改变。

  分析指出,首先,各国在石油市场份额上的较量依然存在。页岩油产量的急剧增长使市场近两年来出现明显供大於求的情况。为保住市场份额,OPEC各成员国拒绝减产,希望以持续的低价将高成本生产的北美页岩油公司挤出市场。OPEC日前发布的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显示,3月OPEC的日均原油产量增加1.5万桶至3225万桶。

  其次,为保证石油收入不下降,各传统产油国在难以减量升价的情况下,只能采取以量补价的方式,这也使减产或冻产面临困难。

  国际能源署日前表示,如果各产油国不能实际减产而只是冻产,这对市场供应端的影响将十分有限。

  科国罢工为油价添变数

  今年来国际油价长期在低位徘徊。美国原油期货2月中旬跌至12年来最低点的每桶26.21美元。但3月初以来,油价开始反弹,美油和布油已多次站上每桶40美元。石油经纪公司派拉蒙期权CEO卡本表示,原油市场的悲观情绪从2月以来已经有所转变,这促使部分投资者由做空转向做多油价。高盛大宗商品主管隆里则说,在供应过剩局面缓解之前,油价将持续在每桶25美元至45美元区间震荡,且波动程度会相当高。

  然而,科威特石油工人罢工的消息,可能会令油价走势出现新的变数。自周日开始,约6000名科威特石油工人宣布无限期罢工,抗议政府计划削减他们的薪资,且对妇女待遇不公,并计划将部分石油产业民营化。科威特原油及天然气产量剧减60%后,该国的国营石油公司启动紧急计划,降低炼油厂的开工率,但科威特国内油品供应及原油出口目前未受到影响。

  机构看油价前景

  高盛:多哈会议未能达成协议利空油价,科威特石油工人罢工则利好原油基本面。虽然罢工的实际破坏程度仍不确定且可能是短暂的,但非OPEC成员国产量的逐渐下降及海湾国家即将进入炼厂检修季,最近都指向不断改善的原油基本面。与此同时,几个OPEC成员国的潜在产量仍可能高於市场预期。因此,所有这些因素将进一步支持原油价格的高位波动。

       花旗:虽然冻产协议无果而终,但预计供应过剩可能会缓解。在近乎两年的库存蓄积之后,石油市场的需求似乎正复苏在即。由於炼油厂需求的增加叠加供应的减少,油价的持续反弹可能会在夏季出现。另外,多个产油国面临内部局势不稳定,引发供给中断风险的状况,也将利好市场。同时,全球宏观经济进一步下行导致原油需求进一步萎缩的概率也已经下降。

       瑞银:对任何产油国而言,现时实际增产的空间非常有限。伊朗和利比亚绝对有能力继续增产,但利比亚不太可能会大幅增产,而伊朗要达到增产目标则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另外,尼日利亚与伊拉克此前都曾因输油管损毁问题导致一定程度的供应中断,且拉美和美国的原油产量最近一直在下降。这意味着现在只有沙特具备相当的增产能力。因此,预料油价在消化了相关负面消息后有望重新走稳。

       Sanford C. Bernstein & Co.:尽管多哈会议无果而终,但不断增长的需求可能再造一个超级周期,让投资者得以从油价的上涨中获益,只不过他们需要等上10年左右的时间。新兴经济体将推动全球原油需求每年增长1.4%左右,直至2020年结束,强劲程度超过过去的十年。而该需求将在2030年至2035年达到顶峰,为油价的最后一次大涨打开一扇窗,之后这种燃料将难以避免地在能效提高和电动汽车普及中迈向无足轻重。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