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央视调查电影票房造假:凌晨场场爆满

2016-04-20
来源:央视

   記者調查:造假的票房


  電影局嚴厲打擊虛假票房
 
  這幾天,北京國際電影節正在舉行,各國明星大腕頻頻亮相,展映活動也讓人應接不暇,就在大家紛紛在討論精彩的電影情節,演員們高超演技的時候,“虛假票房”也引發了廣泛的關注,電影局態度明確,對弄虛作假的電影票房將嚴肅處理。
 
  電影《葉問3》,3月初正式上映,僅僅放映了兩天時間,就因為涉嫌票房造假,受到了電影局的調查。
 
  3月6日,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嚴正表明態度,稱近日部分影片和影院出現虛假排片、票房注水現象,對電影產業構成嚴重干擾,破壞了市場秩序,正對相關情況進行排查。
 
  3月7日上午,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約談《葉問3》主要負責人,表示將嚴肅處理此事。
 
  3月7日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達通知,要求各大電商提供與《葉問3》進行票務合作的合同,對近日票房異常波動進行排查。
 
  3月19日,官方調查結果出爐,證實該片存在非正常時間虛假排場的現象。查實的場次有7600余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大銀幕發行公司被勒令暫停發行業務,參與不實排場、情節嚴重的73家影院被曝光及通報批評。
 
  從事發到查處結果公布,只用了兩個禮拜的時候,可以說,這么迅速,力度如此大的查處假票房,這在中國電影史上并不多見。
 
  對于中國電影市場來說,2015年,電影行業交出的成績單可以說得上輝煌,全年超過440億的票房,成為全球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電影市場;而其中,國產片更是占據了超過一半的江山,達到了271.4億元,占總票房的61.6%。國產片的票房紀錄也不斷被刷新,《夏洛特煩惱》《煎餅俠》輕松拿下10億以上的票房,《泰囧》《港囧》一個超過12億、一個超過15億,《捉妖記》超過20億。進入2016之后,周星馳執導的《美人魚》,更是以近34億元票房,成為國產片票房新晉冠軍。
 
  但是在高票房的背后,卻出現了部分電影為票房“注水”、“造假”。
 
  幽靈場十分鐘場 “捉妖記”被疑刷票房
 
  票房造假,到底是怎么造出來的?破紀錄的票房數字背后,又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呢?2015年,一部國產電影,一度號稱以24億的票房成績,奪得了全年的票房冠軍。這部電影,很多人可能都看過,它的名字叫《捉妖記》。但就在《捉妖記》宣布創下票房紀錄的同時,一場關于它票房造假的最激烈的質疑與爭論也隨之展開。《捉妖記》,是不是真的被人捉住了票房造假的尾巴呢?我們的記者,從去年9月開始,輾轉八個城市,對電影票房造假的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
 
  引來質疑的原因,就是制片方發布的這則公告。
 
  在公告中,捉妖記的制片方稱:《捉妖記》的內地票房(24.2859億元)以203萬的優勢超過《速度與激情7》(24.2656億元),其中,公益場次放映票房總額是4042萬。利用公益場次獲得票房冠軍,很多網友認為贏得并不光彩。
 
  網友A:“這個第一真讓人覺得尷尬。”
 
  網友B:“捉妖記確實有點離譜了。”
 
  網友C:“這個紀錄也是恥辱,不要也罷。”
 
  網友D:“不斷刷票房才是吧。”
 
  事情的起因是,在影片公開放映了43天之后,8月28號,捉妖記的制片方決定開始一項公益放映活動,簡單來說,就是自己花錢,買自己公司旗下29家影城的電影票,為特定人群免費放映《捉妖記》。
 
  對于網友的質疑,制片方給出的說法是,自己也是花了真金白銀,為的就是讓更多的人能看到這部影片。
 
  《捉妖記》制片方:“我還是需要去包場,就是我要付費的。這個是會計算到總票房之中,你賣出一張票都是要實打實付出現金。然后,我們也是要繳稅的。”
 
  影評人陳鑌:“用公益的名義來做這個包場放映,然后他們的目的是不是真的只是公益呢?這種其實已經涉及到一種作弊行為。”

  記者調查:消失的十場電影
 
  爭議的焦點集中在了所謂的“公益場次”的放映上,制片方說,公益放映是為了回饋社會,感謝影迷,而質疑者則認為,這么做只是為了刷高票房,并沒有多少人看。那么,這些免費“公益場次”
 
  到底在哪些地方放映,上映的情況到底如何,究竟有沒有人看呢?
 
  記者分別對參與公益放映的北京、杭州等地的多家影城進行了調查。這家杭州百老匯,開業五年,從沒進入過全國票房百強。但在這次《捉妖記》公益放映期間,它六次成為全國票房第一,第一次發生在2015年8月28號,它的單日票房比前一天翻了近七倍。
 
  根據公開的票房數據,8月28號當天,《捉妖記》一部電影就給這家影院貢獻了72.48萬元票房,加上其他7部影片貢獻的6.59萬元票房,這家影城創造了開業五年來的新記錄,從默默無聞的一家影院迅速成為全國票房第一,全天票房79.04萬元。
 
  是怎樣的公益放映會帶來這么高的票房?
 
  根據杭州百老匯影城2015年8月28號公布的播放場次可以看到,當天,《捉妖記》在300人,153人和136人的影廳各放了7場,在113人的影廳放了6場,在464人、117人和94人的廳各放了1場,總共放了30場:
 
  我們來做道簡單的算術題,以300人的影廳為例,放映7場,按照場場都滿座來計算,根據每場電影的票價,可以算出當天這個影廳的票房總收入是22.86萬元。
 
  其中3場票價130元,3場票價94元,1場票價90元;(300*130*3+300*94*3+300*90=228600元)
 
  人數是153人的影廳放映了7場;其中3場票價110元,4場票價80元;(153*110*3+153*80*4=99450元)
 
  人數是136人的影廳放映了7場;其中3場票價110元,4場票價80元;
 
  (136*110*3+136*80*4=88400元)
 
  人數是113人的影廳放映了6場;其中3場票價80元,三場票價110元;(113*110*3+113*80*3=64410元)
 
  人數是464人的影廳放映了1場;票價是103元;(464*103=47792元)
 
  人數是117人的影廳放映了1場;票價是110元;(117*110=12870元)
 
  人數是94人的影廳放映了1場。票價80元。(94*80=7520元)
 
  以此類推,我們算出每個影廳的票房收入。
 
  現在,我們把它們相加,得到的應該是當天這家影城放映《捉妖記》的票房總收入。
 
  請注意,這已經是按照公益場,“場場都滿座”的極致情況進行的計算,但是,我們算出的結果卻是54.9萬元。
 
  這個數字比這家影院當天《捉妖記》的公開的數據72.48萬元,整整相差了17.58萬元。
 
  那么,這17萬多的票房收入,到底是哪兒來的?
 
  是我們少算了?還是影院造假多報了?記者幾次求證院線經理未果。
 
  院線經理:因為電影已經下映了,我們現在已經不再做《捉妖記》的采訪了
 
  記者:現在《捉妖記》是去年票房冠軍,這樣也不接受嗎
 
  院線經理:不知道你們再做這個問題的意義,因為事情已經過去了。
 
  這家影城的工作人員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請求,她告訴記者,公司內部規定,不允許他們提供公益放映當天的任何資料。
 
  記者只能繼續利用數據,找出真相。
 
  按照30場,54.9萬元的票房計算,平均每場的票房大約是1.8萬元,要填補這相差的17.58萬空缺,至少還需要再播放十場,才能和72萬多的數據相吻合。
 
  記者調查:未預告的凌晨場次
 
  一家從未進入過全國票房百強的影院,突然闖入,成為全國第一。但是按照影院公布的影訊和票價,根本算不出這樣的票房收入。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就在記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位業內知情人士,為記者提供了一份當天這家影城向主管部門提供的票房明細。我們接著看。
 
  幾經周折,記者拿到了知情人士提供的票房明細,這也是杭州百老匯影院上報給主管部門的播放情況,其中,所有電影的播放場次都和影院當天公布的影訊一致,除了電影《捉妖記》——按照這份數據,電影《捉妖記》的播放場次是40場,并不是影訊中顯示的30場,多放了10場電影,和記者的估算基本吻合。
 
  場次對上了,但是還是沒能解決我們心中另一個疑問。(鏡頭切走)當天公告的排片一共73場,當天,這家影城一共有8部影片在上映,已經把12個廳排得滿滿當當,那么,多加了10場《捉妖記》,要在什么時間段放映呢?
 
  我們按照電影的時長,成比例還原了當天的整個影院12個廳的排片情況。
 
  在這幅圖中,色塊的大小代表電影的時長,中間黑色部分是兩部電影之間的間隔時間。基本上都在15分鐘以內,根本不可能安插進時長近兩個小時的《捉妖記》。
 
  那么多出來的這10場公益放映的《捉妖記》,要安排在什么時間段呢?——只有一種情況,就是安排在所有影廳完成當天影訊中的播放任務之后。
 
  但是,以當天的情況:12個廳當中,10個廳最后一場電影結束的時間都接近或者超過零點。在這基礎上要加上10場的話,幾乎所有場次都將安排在凌晨。即便按照最緊湊的排片方式,有的電影播完也要凌晨3點。
 
  公益放映的電影,被安排在凌晨,一排就是“十場”,影院所在的購物中心,平時的客流量究竟怎么樣?這樣的排片會有人看嗎?記者在此后的一個周六,選擇了凌晨12點,實地走訪了這家影院所在的購物中心。
 
  這家購物中心晚上10點就結束營業了,凌晨的時候,整個購物中心只有兩個出口,一個是馬上大家要看到的萬象城的南門,這是唯一電影散場之后,觀眾可以走出來的出口,另一個就是前面不遠處的一個車庫出口。
 
  當天凌晨,這家購物中的兩個出口,幾乎沒有人和車輛進出。之后的十天里,記者依舊在這個購物中心門口進行蹲點調查,從凌晨12點到3點。發現無論是南門出口,還是車庫出口,人流量都少的可憐。
 
  但是根據影院上報的票房數據,這多安排出的凌晨場次,不僅場場爆滿,而且上座率要達到108%。也就是說每100個觀眾中,就有7、8個是站著看完這部將近兩個小時的國產大片。
 
  記者調查:如此公益四千萬買了啥?
 
  這樣的公益,真的讓人無語,那么,這僅僅只是杭州百老匯這一家影院的情況,還是29家參與公益放映的影院的普遍情況呢?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稍微做一小會,那邊,稍等一下,來,您拿好,您這是一號廳。”
 
  在北京,記者走訪了幾家參與公益放映的電影院。
 
  記者早中晚隨機采訪了三個場次,影廳里都沒有任何觀眾進行觀影。別說是夜間公益場,就是白天的公益場也幾乎沒有觀眾。
 
  不僅是北京,杭州的影院出現這些怪現象,在青島,甚至出現了10分鐘就放一場電影的鬧劇。
 
  一位網友發來截圖,圖片中顯示的是青島百老匯影城2015年8月28號放映情況:《捉妖記》這部時長118分鐘電影,9點10分放映,9點20分就放映結束了,而就是這個1號影廳, 9點30分,又開始放映下一場的《捉妖記》,時長還是10分鐘。
 
  另外一位網友的截圖顯示,百麗宮影城2015年8月28號凌晨一點到六點,全部顯示“座位已滿”。
 
  參與捉妖記公益放映的影院一共有29家,在我們搜集到的線索資料當中,有14家的放映情況被網友提出質疑。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捉妖記》制片方所說的花4000多萬做公益,連這個數字都有水分。
 
  新影聯院線前副總經理高軍:“給我自己去刷票房的話,那我只出一個電影專項基金,5%,我出一個流轉稅,3.3%,我剩下91.7%,對嗎,然后我再交一個就是數字設備費就是2%到3%,這樣加起來就是10%左右。”
 
  高軍告訴記者,因為電影《捉妖記》的出品公司、發行方、這次參與公益放映的29家電影院,背后的投資方都是安樂電影公司。買自己旗下院線的票房,如果只按成本價計算,最少花費400萬就能買到4000萬的票房。
 
  高軍:“比如說我我這個影院我有場租啊,我租人家地兒,你凌晨場交什么場租啊,空著也是空著,所以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10%左右,確切無疑。”
 
  記者調查:如此注水為哪般?
 
  票房成績,代表了有多少觀眾愿意為這部電影買單。可以反映觀眾對電影的喜歡或者不喜歡,可是《捉妖記》的公益場,票房數據,卻成了桌面上的數字游戲。我們的記者走訪了多位業內人士,調查中發現,票房注水已經成了電影行業的“潛規則”。
 
  “買票房”和普通意義上的“包場”不一樣,因為并沒有真正的“觀眾”,在業內被稱作“過數”,制片方只需要把播放的成本去除,再給影院一些好處,票房就可以“刷高了”。這種 “買票房”的造假行為一般有兩種方式:
 
  一種“午夜包場、場場爆滿”。指的是制片方和院線私下達成協議,在影院非營利時間段,比如午夜12點到凌晨6點間,根本沒有觀眾的時間段安排無人場次,以包場的方式沖高票房;
 
  另一種被稱為“花樣包場”。這是說在營利時間段,片方提前買下影廳里地部分位置,而實際觀影時,并沒有真實觀眾,這種為票房注水的方法更加隱蔽,不易被查出。
 
  為了提高電影的排片率,制片方還會在分賬比例上做文章,在我國,電影票房,上繳5%的電影專項基金和3.3%的營業稅后,剩下部分才由片方、發行方、影院按比例分成。
 
  一些制片方私下和影院協議,降低自己的分賬比例,將屬于自己的票房盈利返一部分給影院,好讓影院增加排片量,這樣既可以推高自己的票房,又可以擠掉對手的排片量。
 
  有的影院甚至暗中把約定分賬少的電影票房,轉移到高分賬的電影上,從而獲得更高收益。
 
  這樣“貼錢”的目的也是可以在電影上映的最初幾天拉高票房,造成觀影火爆的“假象”,讓不知道怎么選擇電影觀看的影迷跟風購票。
 
  高軍:現在很多影片,在上映的前三天要通過自己的某些途徑買一些票房, 這也很普遍,不是一部,不是兩部,不是三部,是很多部。
 
  記者:為什么要這么做?
 
  高軍:它的目的在于我要提高我前三天的上座率,從而影響我后續的排場。
 
  記者:一般都這么做嗎?
 
  高軍:比較有錢的片方一般都這么做。但是出不了這筆錢的肯定做不了。
 
  電影局:嚴厲打擊“幽靈場”
 
  而對于票房造假行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一直高度關注,也因為“幽靈場”的問題,公開表示:將嚴厲打擊!并通過官方途徑,多次發布“關于轉發《電影院票務系統(軟件)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明確要求:電影必須真實放映,系統里登記在冊。
 
  電影局將重點整治虛假票房
 
  電影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投資進入電影產業,越來越多的觀眾走進電影院,誕生了一大批數億票房的作品。產業蓬勃發展,讓更多人對中國電影的未來充滿希望。但是眼下,一片繁榮的景象下,我們也看到行業里“潛規則”、“怪現象”在紛至沓來。對于這些虛假票房,國家會有哪些措施,我們專訪了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姜濤。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姜濤:“總局在這方面非常重視,電影局還有一個專門針對電影市場的專項活動,會拿出更嚴厲的措施。”
 
  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1991年成立,二十多年來,主要職責就是收繳和使用國家電影專項資金,建立、完善和管理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系統。
 
  記者:您怎么看票房注水這個現象?
 
  姜濤:不能允許,早上七點也好,或者是上午九點鐘以前也好,只要是不可能有觀眾的場次,他坐滿了,并且出現時間不對的情況,那一定有問題,也是我們在整頓市場時重點要抓的現象。
 
  記者:有什么具體的監管辦法和條例嗎?
 
  姜濤:電影局有個想法,建立影院經理的黑名單制,在這個影院你做偷漏瞞報的話,其他影院不能用你。
 
  記者:就是一旦數據作假,不再錄用他,做院線經理。
 
  姜濤:第二個手段,監票的監管技術也提高了,在影廳按了攝像頭,人數在1%之內,是允許的,誤差在2%之間,就會報警。
 
  在姜濤看來,票房數據造假,讓電影市場深受其害,不僅僅有的影院為票房注水,還有些影院偷瞞票房、挪報票房,造成票房流失。直接導致票房數據失實,影響投資人、政策制定者對市場的判斷,這甚至已經阻礙到行業發展。
 
  姜濤:跑冒滴漏的票房遠遠大約注水的票房,我們的票房(去年)遠遠不止400億。
 
  記者:您認為電影票房意味著什么?
 
  姜濤:我們的票房已經成為全球的第二大市場了,但是可持續發展下去的話,必須要有一個保證電影市場健康發展的條件,其中就要使我們的數據非常的準確。如果一個國家的產業,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數據做指導的話,這是不正常。
 
  警惕票房莫成“毒藥”
 
  票房絕不是電影產業的全部,中國電影產業也決不能唯票房是論。少一些喧囂浮躁、多一些精心創作,才能讓我們的電影產業、文化事業,得到真正的發展和繁榮。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