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83

灘涂變身投資熱土 “自貿區速度”背后的“南沙精神”

2016-04-21
来源:南方日報

  南沙港集裝箱碼頭,巨大的貨輪正在靠泊碼頭準備卸貨。 肖雄 攝

  4月20日,南沙國際汽車物流產業園、廣州港集團與上海汽車集團舉行海嘉汽車滾裝碼頭工程項目啟動儀式。同時揭牌的還有南沙平行進口汽車展貿中心。 王輝 攝

  廣東自貿區觀察·周年聚焦 之南沙篇

  原標題:灘涂變身投資熱土,新興產業從無到有,人人都是改革參與者和推動者 “自貿區速度”背后的“南沙精神”

  走進展覽中心序廳,一面張開雙翼的裝飾展墻,生動地展現廣東自貿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開發背景及戰略高度。一撥又一撥的投資者前來考察明珠灣起步區,展覽中心是第一站。

  誰能想到,一年前這里還只是一片灘涂,如今明珠灣已經成為一片熱火朝天的大工地,并且高起點規劃建設為服務珠三角、面向世界的珠江口灣區中央商務區,是南沙自貿試驗片區的一個重要區塊。

  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凝聚著南沙建設者的使命意識和堅忍不拔的付出。從自貿試驗片區掛牌以來,創新成為南沙這塊“試驗田”的一張名片:率先推行“一口受理”新模式,“一照一碼”改革在全國率先拓展至工商、質監、國稅等13個部門,全國首創政府購買查驗服務、全國首創海關快速驗放機制、全國首創“智檢口岸”……眾多全國首創、最快、最多成就了眾所矚目的廣東“自貿區速度”。

  透過“自貿區速度”看“南沙精神”,眾多的創新舉措,向外界展示的是一幅幅新一輪改革“拓荒牛”披荊斬棘、沖鋒陷陣的畫卷,展現著一條沒有人走過的新路。南沙的建設者們,正在一天天改寫和刷新這座濱海新城的“顏值”和“氣質”。

  撰文:郜小平 黃少宏 南宣 編輯統籌:李江萍

  實干快干

  干事創業氛圍吸引央企總部落戶

  俗話說,路通財通。鳳凰二橋建設一度進展緩慢,納入到明珠灣起步區靈山區塊整體開發后,迅速發力,主橋結構在去年年底前合龍。鳳凰二橋的建設時間十分緊迫,按照常規約需要30至36個月的工期,施工人員實現24小時三班倒無間斷施工,壓縮到僅22個月。

  與路網一同鋪開的,是明珠灣起步區的規劃建設。起步區規劃面積33平方公里,自貿片區明珠灣區塊9平方公里位于其中。要把一片灘涂建設成為一個面向世界的平臺,任務艱巨、人員短缺。然而,南沙已經站在一個新起點,處于起步騰飛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一批大項目來帶動、支撐,發展的步伐更是慢不得、等不起。

  明珠灣區開發建設辦主任廖宗澤說,該辦共有10名工作人員,但去年完成的工程投資超過20億元,“很多都是員工們‘白加黑’‘5+2’打拼出來的結果”。

  盡管條件局限,但所有的成員都不等不靠,迅速打開局面。廖宗澤說,在征地拆遷過程中,工作人員與村民打成一片,幫助村民規劃留用地、提升村民居住環境,村里水質不好,工作人員幫助村里改善供水條件,村里河道有污染,工作人員就幫助清理垃圾,為村民打通公路和機耕道、建好路燈、修建污水處理廠。廖宗澤說,工作人員與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共享機制,村民尋求發展的愿望也非常迫切,工程推進頗為順利。

  每一天遇到的事情都是新的,大家摸索經驗,邊工作邊學習。“明珠灣起步區定位為嶺南智慧城市,這在全世界都是一個新的課題,我們到IBM公司、通信公司以及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去走訪、學習,充實自己。”

  看好新區、自貿試驗片區的發展前景,也是被這里的工作精神所感動,到明珠灣考察、洽談項目的投資者接踵而至。“我們要求企業入駐的必須是區域總部或業務總部,去年自貿片區掛牌以來,我們接待了超過50家的央企、省市骨干企業、大型民企。”明珠灣開發建設辦副主任孔慶東說,涉及意向投資額已超1000億元。

  像這樣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密集分布在南沙區大大小小重點項目建設工地上。坐擁國家新區和自貿試驗片區“雙區”優勢疊加的南沙,建設者們抱著你追我趕的激情,將南沙這塊巨大的工地轉化為投資的熱土。

  地鐵4號線南延段將于今年年底基本完工;南沙港鐵路先行段已開工建設;完成12個骨干市政道路和跨江橋梁項目;2015年新落戶總部型項目約50個……一個接一個的好消息,背后都凝聚著南沙建設者們的汗水和智慧。

  推動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發展的,還有更多默默奉獻的一線工人。南沙港岸橋司機張梓林在45米高的空中作業,但他并不覺得枯燥。相反,南沙港開辟了越來越多的航線,不同班輪、不同吃水量都影響操作。工作之余,張梓林就與同事們一起探討心得,琢磨優化操作程序。張梓林每天的裝卸效率從此前的250個柜提升到400甚至500個。

  在南沙港的8年,張梓林見證了這里的變化:“以前這里是一片灘涂,沒有橋,過來要坐船,而現在,像南沙這么現代化的港口在珠三角也是不多見的。”

  舍得“割肉”

  打破利益藩籬人人都是改革者

  “找出體制機制癥結”“努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要真槍真刀推進改革”,中央反復強調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意義、關鍵作用。

  在南沙的城市“硬件”打響翻身仗的同時,關乎這座城市的“軟件”建設也發起了一場攻堅戰。自貿區不是“稅收洼地”,而是“制度高地”,制度創新成為自貿試驗片區的首要任務。

  制度創新的改革,難度更大、涉及面更廣、涉及的領域和碰到的問題更深刻,就必須敢于打破傳統思維定式,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制度創新。“和以往有所不同,現在改革目的性更強一些,也更強調頂層設計,如何根據中央的原則性方案,參照國際通行規則,制定具體實施細則,都需要自己去闖。”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總經濟師、自貿辦主任潘玉璋說,每一個看似簡單的變化,背后都有很多艱辛的故事。

  在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南沙率先推行“綜合受理”新模式,一個窗口遞交材料,要求12個部門24小時內完成,“有些改革甚至需要省領導來協調”。一位參與改革的公務員也感慨地說,為了確保改革能同步,經常需要督促相關部門及時反饋。

  南沙“一照一碼”改革在全國率先拓展至工商、質監、國稅、地稅、海關、社保、統計等13個部門,實現“十二證三章”聯辦。潘玉璋說,僅僅一個代碼位數,不同部門的代碼位數不同,需要反復向上爭取并修改系統,“打破部門信息孤島,不僅需要觀念的改變,還要有技術的突破”。

  南沙的改革,還在以前所未有的責任意識、攻堅意識,以舍得割肉的勇氣打破利益藩籬。潘玉璋說,南沙海關在實行“互聯網+易通關”模式后,簡化了辦事流程,減少了信息輸入,為商家減少了35元的費用開支。南沙政務辦有關負責人也表示,“綜合窗口”打破了審批人員從受理、審批到出件權力一體化問題,使政務服務更加陽光透明,避免了權力尋租現象。

  南沙地稅局局長陳漢釵用“裂變”來激勵內部人員改革:只要建議合理當場立項。為此,局里特意成立了三個小組,通過向上提出建議,對接上級政策與自貿區的銜接,提升納稅服務。局里工作人員紛紛提議開通稅務地鐵專列、微信辦理業務等建議,最終都得以實施。

  南沙地稅局率先推出的代扣代繳、代收代繳和委托代征稅款(簡稱“三代”),就是計劃財務處的工作人員提出來的,然后局里馬上拍板由該部門牽頭其他部門展開調研。“在手續費支付工作中,原先有7個審批環節,我們的工作人員都感覺流程繁瑣,最后提議簡化為1個提交流程,‘三代’手續費的生成、審核、確認和支付環節當天就能搞定。”陳漢釵說,一個小小的改動,就有效解決了征納雙方權責不對等、納稅人申請意愿不強等問題。

  深化改革就是要敢啃“硬骨頭”,難免會出現失誤或差錯,如何挺直腰桿、甩開膀子,有所作為?陳漢釵說:“領導干部要多提供改革的動力,解決改革的困惑,重要的改革由班子集體決定,不把改革壓力壓在個人身上。”

  在“破冰”的過程中,讓潘玉璋感到欣慰的是,改革的理念深入人心,“一是國家先后有18個部委出臺了措施支持自貿區改革,省市也對改革非常支持;二是各個層次的同志也形成了改革的合力,改革共識增強”。

  從無到有

  新業態異軍突起重構經濟版圖

  在南沙這片熱土上,一批“從無到有”的新業態正在崛起:跨境電商、平行進口汽車、融資租賃、跨境人民幣業務……這正是對“只要給一個政策,也能從中淘出‘金’來”的一個生動詮釋。

  “今年前2個月,平行進口汽車業務量達到1700輛,超過去年全年。”南沙區口岸辦主任張本華說。一般來說,平行進口汽車往往價格較高,一輛車動輒數十萬乃至上百萬元,南沙瞄準的正是平行進口車百億元市場。

  一路走來,充滿了挑戰。去年6月,廣州市商務委正式發布在南沙自貿片區試點平行進口汽車業務的方案,繼上海、深圳、天津后,成為國內第四個試點城市。而在此之前,南沙口岸也從未涉足整車進口業務。

  “南沙平行進口汽車起步是在去年10月。”張本華說,平行進口汽車打破了原有經銷體系,貨源渠道非常窄,南沙首先廣開貨源,與國際貿易商建立友好的銷售渠道;在硬件設施上,提升龍穴島口岸為一類口岸,以便開展整車進口業務;在進口流程上,向商務部申請配額,并得到海關、國檢、質檢等部門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為解決消費者最擔心的售后服務等配套問題,南沙先后逐步引入保險、金融、擔保、汽車改裝、維修等綜合配套服務。“我們開出了首筆平行汽車進口商開立信用證。”南沙金融局副局長程明慶說,進口商憑借信用證在廠家訂車時,廠家憑購車合同,銀行發放貸款,有效解決了進口商資金周轉問題。

  整個流程環環相扣,一個新興業態的背后,是多個部門一邊摸索一邊通力合作。與平行進口汽車業務相似,南沙融資租賃業務也幾乎是在一張白紙的基礎上發展出來。“每一個進展,都需要各個部門的支持,在國家層面,涉及一行三會、外匯管理局,在省市區層面,又涉及商務、國地稅、金融、科工信等多個部門。”程明慶說。

  正是在南沙建設者的不斷爭取和努力之下,南沙逐步形成融資租賃集聚區。截至今年2月落戶126家融資租賃企業,融資規模3600億元。雄心勃勃的南沙,發出了打造“中國融資租賃第三極”的強音。

  如今,“海淘”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南沙飲上了跨境電商“頭啖湯”。去年5月,風信子打響南沙跨境進口商品第一炮,火爆程度出乎方桂松的意外。作為風信子首席運營官,他坦言,在謀劃開業時,其實心里非常沒底。

  “那時候,商家對跨境電商不了解,我們提出免收租金才有商家愿意入駐,并從幫助培訓營業員開始做起;整個行業也有諸多不規范的地方,我們還要為行業立規,花了很多精力培育整個生態圈。”方桂松說,在技術上,還面臨著“三單對碰”、跨境支付等困難,每一步都舉步維艱,但辦法總比問題多。

  為了應對涌入的跨境電商碎片化訂單,南沙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也紛紛作出應對,先后首創“易通關”“智檢口岸”等平臺,實現貿易便利化,其模式也復制到全國。與此同時,風信子也在廈門、南昌等地加快“跑馬圈地”步伐,把南沙經驗復制到全國。

  ■見證者說

  如沒有主動作為,南沙不可能發展這么快

  “2013年4月18日,這個日子一輩子也忘不了。當時同事打電話跟我說,南沙可能要申報自貿片區了,領導說讓你參與。”一位不愿具名的全程參與自貿試驗區申報的工作人員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還沒等發布正式通知,管委會作了一個決定:馬上派出一個小組去上海考察學習。他們花了幾天時間,先后到上海自貿區智庫、上海財經大學、浦東和外高橋等地實地考察、座談交流,然后又去北京拜訪商務部,了解部委部署情況。

  在一張白紙的情況下,南沙自貿試驗片區該打什么牌?

  整個“五一”期間,工作小組連續加了七天班,結合南沙新區規劃,圍繞粵港澳、先進制造業、金融創新等內容,撰寫了南沙自貿試驗片區總體方案。他們委托商務部相關研究院出臺了一份研究報告。他們作出的第一份方案和研究院研究報告,為7月份省自貿辦牽頭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供了大量的基礎性內容。

  據上述參與者說,2015年年初,在制定南沙自貿試驗片區建設實施方案時,一開始整理出了170多條任務,一些不好考核或難以復制的就刪除,最后敲定了95項。

  壓縮審批事項、審批時間和審批材料是行政審批改革的重要一環。南沙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耗時半年,專門深入學習了南海、順德、番禺、蘿崗等先進地區簡政放權的做法和經驗,同時,經過比較,進而形成了該區該事項的優化新標準。

  改革經驗又該如何復制到全國?政府購買海關查驗服務試點,不僅要求建立完善的誠信體系,還要考慮以怎樣的程序支付費用。查驗程序又細分到拖柜、開箱、取貨等一系列流程,南沙核算出一個“包干”費用,然后按政府法定程序采購、招標,“后來發現也不是誰都能做,只有碼頭的公司才有能力做,這是單一來源采購。于是邀請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核算成本,然后進行競爭性談判。”參與南沙改革的工作人員說,這是一個很嚴謹的流程,只有形成一系列經驗才能復制到全國。

  “如果沒有主動作為,南沙也不可能發展這么快。”潘玉璋對此深有感觸,他說,第一次去到香港海關,看到“服務經濟、便利商貿”的標語很震驚:人家的服務理念跟我們很不一樣。不過,現在政府部門服務意識也在提升,比如,針對跨境電商,南沙強化了服務意識推出了溯源機制、售后保障等配套服務,支持行業發展。(郜小平 黃少宏 南宣)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