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银行不良率真实性究竟多少,市场众说纷纭。近期,国泰君安银行研究团队认为,投资者认为的16家上市银行股「真实不良率」为5.5%,其「估值隐含不良率」为13.89%,而报表披露的不良率仅为1.64%。此外,小型未上市银行亦面临同样的困境,德银报告指出,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小型未上市银行将面临坏账率攀升和维持资本充足率的压力。
不良贷款或被低估
虽不良压力显着,但整体而言,银行不良风险可控。截至2015年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3.45%,资本净额及核心一级资本都在增加。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增至2.4万亿,拨备覆盖率虽迅速下滑但也仍在平均150%的国际高位水平。
「资产质量成为目前银行基本面的决定因素。」国君指出,目前对银行板块维持中性评级。原因在於,供给侧改革将对银行产生负面影响,资产质量则是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目前看来,东部沿海地区的资产质量有企稳迹象,但中西部地区情况则在恶化。所谓估值隐含不良率,又指估值可承受/容忍不良率,是指上市银行估值已经完全隐含最糟糕情景假设下的不良率。按照国君测算,目前上市银行尚有1.9万亿的拨备余额、1.6万亿的PB(指市净率)估值、1.3万亿的税后净利润,将这些「安全垫」全部用来对冲损失后,银行不良率最高可达13.89%。国君研报认为,目前银行股估值并不乐观,低估值不代表估值底,估值尚有下探可能。市场曾在2012年认为,银行股1倍PB就是估值底部,之后银行股纷纷「破净」。对此国君评论称,「所谓的底如此不堪一击,说破就破,一破再破」。2015年底,监管亦有判断不良贷款存在低估。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逾期90天以上贷款同比增加330%;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达103%,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这一逾期/不良比率的指标超过100%,反映不良贷款认定可能低估。
小型银行或大多被并购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总资产同比分别增长了27%和19%,同期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和交行这五大行的增速仅为8.5%。德银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小型银行资产今年来快速扩张,主要是因为它们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的急速增长,而应收账款中的绝大部分就是影子银行贷款。德银计算显示,截至2015年,小型未上市银行向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规模占总规模的7.8%,远高於上市银行1.5%的比例。「如果供给侧改革令信贷风险上升,这些自上而下的证据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小型银行可能要受到影响。」德银认为,如果这些银行的问题开始暴露,那麽让他们被省级银行吸收合并,将所有权在政府层面向上转移,是可行的解决方案。但鉴於市场情绪的疲软,通过IPO获取资金的可能性很低。德银预计,未来数年中国将出现越来越多小型商业银行间的并购,特别是小型银行并入更大的省级银行,通过所有权由市级政府向省级甚至中央政府的转移来吸收风险。
银行债转股存不确定性
总理李克强两会期间曾首次明确提出,可以通过市场化债转股的方式来逐步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同一天,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有关银行资产债转股事宜仍在进一步研究中,需要经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和技术准备才能推开。不过德银认为,因为债转股需要有选择的进行,因此不太可能大范围展开,对於解决中国债务问题也只能当做补充手段。德银称,尽管市场上有很多讨论,但是债转股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一个关键问题是银行如何执行这一计划。按照目前的资本要求,商业银行持有企业的股权,风险权重按照1250%计算。即便是被动持有,风险权重也依然高达400%。这就导致从资本充足率角度看,债转股并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