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8

4歲女童做“背包客”徒步走半個中國惹爭議

2016-06-03
来源:新華社

  原標題:4歲“背包客”徒步走遍半個中國惹爭議:磨礪教育如何把握尺度?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程迪

  新華社南昌6月2日新媒體專電 年僅4歲的江西上饒信州區女孩雯雯(化名)從1歲零3個多月開始,便跟著父母徒步旅行,前往的多是山區和邊境地區。只要在外跋涉,雯雯每天平均要走15公里,最多時一天要走30公里。雯雯的父母說,不打算讓孩子上幼兒園,在上小學以前會繼續走下去。此事一經傳播被眾多網友熱議,雯雯也被稱作“中國最小背包客”。這種教育方式是另辟蹊徑還是“揠苗助長”?對于孩子的磨礪教育應如何把握尺度?

  4歲女童日行15公里以上 父母稱只為鍛煉其能力

  一年有七八個月在外徒步旅行,每天至少走15公里,天黑了就地露營或在村民家借宿……雖然才4歲,但雯雯已經跟著爸爸媽媽走遍了大半個中國。1歲多起,她就翻雪山、去海邊、探叢林,到過云南、廣西、貴州、四川、重慶、西藏、廣東等地。

  雯雯的爸爸潘土豐說,雯雯跟著他風餐露宿,吃的是野菜、睡的是帳篷。平均每天步行15公里以上,多的時候一天要走30公里。

  潘土豐和妻子袁端都是“背包客”,婚前兩人就愛好徒步旅行。至今,在他們家里找不到電視和平板電腦。他們更喜歡帶著孩子前往貧困山區,與村民一起吃住。“我想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潘土豐說,孩子也會因此更珍惜現在的生活。

  “我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培養她從小獨立自強,以后遇到挫折時自身就能調節好。”潘土豐坦言,他單獨帶女兒時很嚴厲。比如,每年開始徒步旅行的頭一個星期,把腳底水泡磨成老繭是必經的過程。“孩子就算哭鬧很疼也得接著走。”他堅持認為,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肯定會面臨更大的困難。“我肯定心疼啊,但體力鍛煉是為了培養她的抗壓能力。”

  雯雯1歲多時在外旅行只能走走停停,有時候需要爸爸媽媽抱一會兒。經過兩年多的歷練,她已經能跟上父母的步伐獨自走完。雯雯的奶奶說,剛開始她對于這種教育方式很反對,擔心孩子不讀幼兒園對以后會有影響。“現在看小孩出去以后回來身體更好也更懂事了,也就支持了。”

  “我們不想拿自己的孩子做試驗,也在努力地摸索和改進。”潘土豐夫婦認為,孩子應變能力和體質比人們想象中強很多,他們相信這種經歷對孩子將來各方面都有好處。

  質疑與爭議:另辟蹊徑還是揠苗助長?

  一些媒體報道了雯雯“背包客”的故事后,眾多網民紛紛關注。雖然有些網民對此“點贊”,認為這種教育方式很新奇,“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更多網民對此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讓孩子增長閱歷、鍛煉身體無可厚非,但讓年幼的孩子常年挑戰成人的運動量沒有意義,而且容易適得其反。網民“紀錄片戀人”質疑說,“長大后完全沒有記憶”。

  一些醫學運動專家指出,這一行為或對孩子身體造成損傷。江西省人民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李洪波分析認為,人的運動量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雖然孩子體質因人而異,但父母應重視孩子鍛煉的方法,一定范圍內的運動量是鍛煉,如超負荷會給孩子帶來負擔,對免疫力也可能帶來影響。甚至可能損傷孩子的骨骼,引起肢體的生長障礙,導致肢體短縮或關節畸形。

  多位父母對記者說,不能理解雯雯父母的行為,覺得這種做法太過極端,對于這么年幼的孩子而言過于殘忍。“說實話我認為這種行為很自私。父母不愿意為了孩子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愿意作出讓步,而是讓幼小的孩子遷就自己。”一位孩子剛上初中的父親說。

  華東交通大學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舒曼認為,雯雯父母這種有別于大多數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具有推廣和普及的意義。“孩子終要成為一個社會人,意味著要將孩子培養成為一個與社會環境和情境想適應的人,而不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特立獨行和我行我素的人。”

  專家:磨礪教育不可少,但應尊重身心發展規律

  北京市民方女士的孩子正讀小學三年級,她擔憂地說,孩子從小成長在大城市里,成長的道路可謂一路平坦。不太懂得珍惜和感恩,缺乏風雨的洗禮和困難的磨礪。“有時車子限號不得不擠地鐵,都要抱怨太苦太累。很擔心孩子今后難以面對挫折的考驗。”她和愛人考慮暑期送孩子去貧困山區磨煉一下。

  當下,與方女士有著同樣擔憂的父母并不在少數。近年來,“虎爸狼媽”的做法并不鮮見,甚至還曝出過一些極端個例,比如,大冬天讓孩子們在雪地里“裸跑”,送孩子去各種“魔鬼訓練營”,甚至一些家長將“體罰”等同于“磨礪”。

  舒曼分析說,孩子的教育是多維度的,包括知識的習得、生活的磨煉、品格的形成等多方面。磨礪教育未必要通過體力的方式去獲取,體力只不過是比較顯性的一種方式。還有隱性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要。“物質條件相對豐厚的今天,磨礪教育的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孩子對受挫的恢復力。更多體現在對孩子心理素質的培養上,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成為更好的自己。雖然是隱性的過程,但卻更為重要。”

  教育專家建議,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幫助孩子為應對生活中的挫折做好準備。一方面,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培養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氣,不要一味給孩子營造一切需求都能輕易得到滿足的生活環境。

  另一方面,專家認為,應順應孩子的成長規律,及時抓住生活中隨時可能出現的挫折對孩子進行教育,如孩子一次測驗成績不理想產生失落感,看到人家生活條件優越產生自卑感,乃至升學未果產生無助感等,這些其實都是進行磨礪教育的內容和良機。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