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中國和中東不斷走近

2016-07-15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恒

  英國獨立委員會上星期發表2003年伊拉克戰爭調查報告(Chilcot Report),指出當年英國跟隨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不單掀起六年戰火,更造成當地多個恐怖組織的興起。這份報告,是由2009年開始,經過七年時間調查的,證實了當年有情報指伊拉克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完全是查無實據。換言之,那場戰爭可說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冤案,亦成為中東之亂的開始,但迄今仍未還中東人民一個公道。

  美搞亂中東政治生態
 
  回想半年前,在美軍撤出,中東陷入群龍無首和勢力重新洗牌的亂局之際,習近平主席今年第一個外訪活動,就選擇了沙特、埃及和伊朗等三國,登上中東的舞臺,這個舉動將會給該區域帶來什麼影響,自然引起各方關注,亦體現了中國領導人的膽識和自信。
 
  過往美國發動兩場中東戰爭,煽動和支持「顏色革命」,把原來的中東政治生態完全打亂。現時,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和也門多國內亂,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趁機崛起,中東何時才能夠和平,仍然前路漫漫。美國撤軍后,確實給中東地區留下一個爛攤子。
 
  美國對中東政策的戰略調整,有其多方面考慮:一方面,美國經過多年戰爭,國力過度消耗,需要戰略收縮;另一方面,美國新能源發展和頁巖油技術突破,能源可自給自足,改變了中東石油在美國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事實上,現今中東動蕩和石油供應對美國經濟的沖擊已大為削弱。
 
  「一帶一路」惠及中東
 
  中東經濟命脈是石油,油價下跌和局勢動蕩,令很多中東國家日子不好過,連沙特都要大幅削減預算應對財赤。盡管中東在美國戰略位置下降,然而在中國的戰略位置卻在上升。中國現在有六成石油依賴進口,離不開中東的供應。
 
  另外,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因而提出「一帶一路」經濟戰略,而中東的地理位置正處於亞非歐三大洲的中心,有資源,有市場,中國和中東的合作有很強的互補性。因此,中國雖然還沒有實力能夠取代美國在中東的政治地位,但是經濟利益卻可讓中國和中東不斷走近。
 
  中國今年首場外交,把中東作為一個重頭戲,主要目的是從經濟利益出發,為「一帶一路」戰略鋪路。中國和中東的往來,歷史相當悠久,二千多年前的絲綢之路,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如今,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中東處於亞非歐三大洲的中間地帶,如何使其成為橋梁和支柱,而不是深邃的漩渦,是個重要課題。無論是中國的能源輸入,還是產能過剩輸出,要使「一帶一路」盤活起來,都要通過中東這個隘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作可致互利共贏
 
  中東有20多個國家,人口近4億。盡管眼下局勢陷入混亂,但是對「一帶一路」仍有難得的機遇。首先,習近平年初訪問的沙特、埃及和伊朗,都屬於中東影響力較大的巨頭,地理位置重要,國內局勢相對穩定,可先奠定一些合作的基礎;其次,環球經濟欠佳,國際油價不斷下滑,供過於求,這些國家都期望與中國合作,扭轉經濟面臨的困境。
 
  事實上,中國和中東的互補性很強。習近平之前曾經談到中東合作的實施方略,提出以能源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太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合作格局。這些建議都是有條件做到,且可達致互利共贏。
 
  中國現今是九個中東國家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貿易額從12年前的300多億美元,已上升到前年的2500多億美元。若能進一步合作,前景無限。還記得大馬強人馬哈蒂爾曾經說過:「一向以來,中國人來是和我們做生意,所以我們很尊重;但西方人是拿著槍炮來搶我們的東西,所以我們不歡迎。」相信中東國家的領袖們應有同感吧。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