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完5周歲生日的京滬高鐵,因為“京滬二通道”的呼之欲出,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被譽為“全球最賺錢高鐵”的京滬高鐵,具體盈利數據此前卻從未正式披露。
剛剛過完5周歲生日的京滬高鐵,因為“京滬二通道”的呼之欲出,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被譽為“全球最賺錢高鐵”的京滬高鐵,具體盈利數據此前卻從未正式披露。但在7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京滬高鐵一家股東披露的信息中發現,截至2015年末,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淨資產1311.72億元,資產負債率僅27.74%。而其去年營業總收入達234.24億元,淨利潤65.81億元。
“京滬高鐵成為鐵路總公司手裏最賺錢、最優質的一個資產,沒有之一。”高鐵研究者、《高鐵風雲錄》作者“@高鐵見聞”如此評價稱。同時,京滬高鐵內部人士稱,此前一直被認為有礙京滬高鐵上市的“資產劃分”也已經結束。不過,不同於外界預期,該人士稱,因為目前京滬高鐵現金流充沛,暫時並沒有找到很好的投資項目,公司內部並不急於上市。
在記者的采訪中,不乏業內人士提出,將京滬二通道打包給京滬高鐵公司投資、開發的設想,這也被認為是刺激京滬高鐵上市的最大動力之一。不過,據京滬高鐵內部人士透露,至少在目前,京滬二線通道還沒有交給他們做的考慮。這也意味著,萬事俱備後,能否找到合適的投資項目成為京滬高鐵上市新的難題。
每人次平均利潤或50元
京滬高鐵究竟有多賺錢?截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稿時,京滬高鐵方面仍然沒有公開披露相關數據,但鐵路部門表示,5年來,這是國內僅有的盈利高鐵線路。
值得一提的是,京滬高鐵此前也曾出現虧損。2013年甚至有市場傳言稱,京滬高鐵的二、三股東:平安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平安旗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因京滬高鐵虧損時間過長而提出退股要求。
不過,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中國平安2014、2015年報資料獲悉,兩年間,中國平安對京滬高鐵股權投資的投資淨額一直為63億元,資產總額為160億元,間接持股比例一直保持在39.18%。這說明至少二股東中國平安目前並沒有退縮。
但在中國平安的財務報表中,有關京滬高鐵的營業收入、淨利潤等數據仍然沒有披露。
作為京滬高鐵另一股東,天津鐵路建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今年7月初披露的債券說明書中,卻顯示出了京滬高鐵的盈利數據。
該說明書中顯示,截至2015年末,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總額1815.39億元,負債總額503.67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1311.72億元,資產負債率27.74%;2015年公司營業總收入234.24億元,營業總成本167.36億元;營業外收入13萬元,營業外支出2751萬元;利潤總額66.6億元,淨利潤65.8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鐵總官網公布的數據,自2011年6月30日開通運營以來,京滬高鐵僅在當年的半年時間內運送旅客就達2415萬人次,2015年運送旅客近1.3億人次。由此推算,2015年,京滬高鐵每人次旅客平均利潤約50元(包括票務以外的其他利潤)。
業內人士稱資產劃分已完成
在京滬高鐵實現盈利的同時,其上市的障礙也在逐步減少。據京滬高鐵內部人士稱,京滬高鐵固定資產1800多億元,資產劃分已全部完成,主要是一些聯絡線劃給了路局或其他公司,動車段因為要維修區域內的所有動車,也劃給了路局。
為業界關注的是,2010年年初,尚在建設中的京滬高鐵就一度風傳或將獲國務院“特批”上市融資;此後,鐵道部正式政企分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同時發布“383方案”,建議選擇一批發展潛力較大、業務邊界清晰、適合於成立幹線公司的項目率先上市,更加深了外界對京滬高鐵上市的期待。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京滬高鐵作為最有潛質的優質資產,依然有可能作為重點培養打造的第一批上市高鐵公司。同時,盈利預期下,還難免會受到來自股東方面上市需求的壓力。但上市融資以後幹什么?如果沒有合適的投資項目和規劃,且現金流充沛,上市進程又必然動力不足。
京滬二通道尚無時間表
無論上市與否,京滬高鐵運能的日趨飽和,尤其是盈利的順利實現,都在逐步推升京滬二通道的修建預期。
引發輿論最新關注的是,6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 2030)》。在官方公布的規劃示意圖中,雖然沒有直接標注“京滬高鐵二線”,但其走向已顯現:“北京—天津—濱州—濰坊—臨沂—淮安—揚州—上海”。
7月8日,署名“江蘇省重大基礎設施協調辦公室”在網上公開回複網友提問時明確表示,中鐵總編制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30年)》(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將規劃建設京滬二通道項目。據公開回複,京滬二通道線路擬由山東濰坊經臨沂、淮安、揚州、南通至上海,初步定位為高速客運專線,其中臨沂至淮安段線路走向與現有新長鐵路大致相同,途經沭陽。
不過,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盡管規劃示意圖中的又一京滬通道已雛形初現,但畢竟“十三五”規劃和《中長期鐵路網規劃(2016~2030)》中,都沒有實際文字提及京滬二線。而地方政府的強烈意願表現也只能說是情理之中。京滬二線究竟什么時候可以落實、開工,期間的論證亦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工程,時間表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