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英倫減息效果料有限

2016-08-06
来源:香港商報

   英倫減息效果料有限

  專家:中國式改革值得仿效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鄺偉軒、劉佳玲報道:英倫銀行順應市場要求啟動量寬政策,包括調低基礎利率及加大買債規模。鑒於此前澳洲央行減息以及日本繼續推行財政及貨幣的寬松政策,有分析認為,全球正處於前所未有的低息環境,並將於可見的未來持續,要結束長期超低利率局面可謂遙遙無期。本港專家一方面對持續加大「放水」的效果存疑,另一方面認為中國實行供給側結構改革及增強競爭力拉動經濟的辦法有效。

  英倫銀行前晚公布減息25點子,是為2009年以來首度減息,並宣布擴大量寬政策,更暗示會續減至零息,兼仍有再寬松空間,導致英鎊當晚急跌1.66%,創1個月最大單日跌幅。英國股市則應聲急升。

全球走出低息環境遙遙無期

  英倫銀行減息與加碼量寬,與2013年起美國聯儲局削減買債、全球趨向收緊貨幣政策的做法大相逕庭,這意味各國重啟量寬或許不再是天方夜譚。交通銀行香港分行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認為,美國已錯過收緊貨幣政策的最佳時機,「對美國而言,最好(收緊貨幣政策)的時機是在2014和2015年,但近日美國經濟數據轉趨疲弱,若今天才收緊貨幣政策,已經太遲。」

  環球央行正在盡力通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但效果有限。渣打銀行全球研究部外匯策略師張敬勤表示,因為貨幣政策是有限度的,最多降到負利率;而歷史上從來沒產生這樣的全球負利率環境,如何從低息環境中走出來,是未來的大問題。他又表示,除非經濟重拾強勁增長,央行才會考慮加息,否則低息環境將持續,暫時未見能夠走出低息環境的跡象。

不建議實施「負利率」

  銀行公會署理主席譚何錦文稱,環球經濟依賴央行量寬政策的時間正在延長,預計未來央行的政策改變將加劇市場波動。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認為,英倫銀行此次減息是被迫和無奈的,無論減息或加大購買公司債的規模都建基於商業投資需求;不過,英國「脫歐」後經濟前景不明朗,商業投資需求不會加大,因此減息純粹屬於「交功課」。他以減息對樓市的影響為切入點,指出目前英國的平均樓價約25萬鎊,減息0.25厘之後,英國人每月可少供30鎊,由此可見減息對樓市的刺激作用微乎其微。

  對於英倫銀行減息及加碼量寬的成效,羅家聰不感樂觀。他強調,英國減息前息口已經相當低,難以大幅減息,即使加碼量寬,對經濟的提振作用亦不會太大。他認為,就算英倫銀行減息一厘,需時一年至兩年方可見效,何況如今只減息0.25厘,難以見到減息成效。而談及英國實施「負利率」會對經濟有何影響,羅家聰表示,參照日本經驗,預計成效相當低,加上「負利率」或會觸發資金流走,故不建議采納。

專家:中國式改革能拉動經濟

  另一方面,浸會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巫伯雄則表示,英國是次加碼量寬,反映其難以透過減稅及增加開支等財政政策改善經濟,而必須利用貨幣政策提振需求。他認為,西方國家應仿效中國的改革方式,即實行供給側改革及增加競爭力,方能取得刺激經濟的成效。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