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6

讀出健康香港書展的養生熱

2016-08-08
来源:香港商报

  古有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也有道士修仙煉丹的歷史記載,健康長壽一直是中國人孜孜以求的目標。現代都市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人陷入亞健康狀態,養生進一步成為熱門話題。今年香港書展上,健康養生是一抹耀眼的色彩,不但有涉及癌症飲食、排毒瘦身、日常養生、精神健康的講座,兩岸三地參展的書商更是把有關健康養生的書籍堆放在攤位顯眼的位置,吸引市民選購。

  實習記者李華清文/圖

  對症飲食 癌病中西解碼

  說起癌症,相信很多人會不寒而慄,有醫書指出癌症患者應該「斷厚味,節色慾,戒惱怒,正思慮」,在4個注意事項中,飲食習慣排在首位,重要性不容忽視。癌症病人除了注意忌口外,還希望能通過食療抗擊病魔。「對症飲食 癌症中西解碼」講座從中醫的角度出發,針對不同類型的癌症病人做飲食推介,介紹不同治療階段后的飲食調理和癌症病人的忌口原則。

  主講人崔紹漢是香港臨床生化學會認可的生化學家和香港的註冊中醫師,具備中西醫知識,還在香港的電台做養生節目。講座上,崔紹漢介紹,中醫把癌症分為七類:氣滯血瘀、痰濕凝聚、熱毒內熾、氣血不足、脾腎陽虛、陰虛火旺、氣陰兩虛。每類症狀,崔紹漢都現場介紹了一道調養湯水,在此介紹熱毒內熾和氣血不足兩類的食療材料。

  崔紹漢提到,手術后的病人容易氣虛、血虛,放療會導致皮炎、肺炎,化療最容易傷害造血和消化功能,心肺肝腎也有可能受傷害,脫發也是化療后常見的情况。在此介紹非癌症病人也可以服用以促進生發的湯水:制首烏、黑芝麻(包好放到湯里)各15克,菟絲子、桑葚子、杞子(一開始時候不要放,煮一段時間再放)各12克,陳皮6克,小烏鸡1隻,蜜棗數枚熬湯喝。

  至於忌口,崔紹漢指出一些常見的誤區,有的人擔心進補會使癌細胞生長更快,在體虛的情况下不但不敢補充營養,還想著把癌細胞餓死,但實際上,癌細胞搶奪營養的能力比正常細胞強得多,這種方法無疑飲鴆止渴。有的人病急亂投醫,道聽途說試吃抗癌食品,風險非常大。他講到一個癌症病人,聽別人講鑽地老鼠可以殺死癌細胞,就用它煲湯喝,結果3個小時后身亡,非常可惜。

 

  Eat Clean瘦身排毒大法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女孩子來說,漂亮的前提條件常常是苗條,甚至有「美女不過百」的說法(美女的體重在一百斤以內),如何才能健康地瘦身,將毒素排出體外?加拿大註冊營養師曾欣欣帶著她的新書《女人要Eat Clean》現身書展與聽眾分享她的方法。

  此前,曾欣欣出版了《Hea住瘦40步》和《買得,Hea住瘦》兩本書,對於瘦身頗有研究,她在新書里跟讀者說,要瘦就要吃高蛋白食物,提倡不節食瘦身,巧用澱粉質食物瘦身,相信是很多想瘦又想吃的女性的福音。

  在講座上,曾欣欣說到當下盛行的轉基因食物可能會引發肥胖影響:正常情况下,動物吃飽后就會停止進食,但如果喂養動物吃轉基因食物,實驗證明,動物會吃得非常多,胃口增大,從而導致肥胖。如果讓魚吃轉基因食物,再用這些魚喂養其它的動物,那些動物依然會出現吃過多食物的情况。由於市面上轉基因食物眾多,曾欣欣提醒大家購物時要注意辨識。

  至於排毒,曾欣欣認為,毒素不光是大家印象中損壞身體健康的物質,身體不需要的添加劑也是毒素,排毒任重道遠。曾欣欣認為,史上最強的排毒食物是薑黃粉。少量的薑黃粉就可以達到排毒護肝的功效,而且價格便宜,咖喱的成分里就有薑黃粉,可惜,它并不好吃。另一種比較好吃的排毒食物,當數益生菌,如果一直有喝益生菌的女性,可以在早餐前空腹喝,排毒效果更明顯,如果不喜歡喝益生菌,可以早餐后喝,逐步適應。

     

  正確認識精神健康

  健康不僅包括生理上的健康,還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而心理疾病往往很難發現,等到出事了追悔莫及。家庭醫生林璨、老人科醫生梁浩然、香港北區醫院護士林鳳玉在書展上與市民聊起了精神健康。

  對於年輕人來說,由於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最容易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林璨提醒大家,要是連續兩個星期對周圍的人和事不感興趣,專注力、思考力和決斷力下降,即使沒有刻意增肥或減肥,體重變化也非常大,而且常常失眠,感覺自我價值低,甚至有自殺、自殘的想法,就很有可能患上了抑鬱症。林璨說,年輕人應該把工作和生活分離,下班了就好好放松,多些主動與他人交往,畢竟人是群居動物,與人相處特別是幫助他人,會使我們更愉悅,促進心理健康。

  至於老人的心理健康,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老年癡獃症,但梁浩然提醒聽眾,老年人群體中,抑鬱症也是很常見的,而且很容易被誤診。梁浩然提到一個老伯伯的案例,他在弟弟過世的幾個月后,不想吃東西,還感覺胃痛。家人一開始以為他是腸胃問題,去做胃鏡、腸鏡、心電圖,但是都沒發現异常。一番折騰下來,他的精神狀况也更差了,家里人又懷疑他得了老年癡獃症,送他去看精神科醫生,結果診斷他是抑鬱症,「老年癡獃症是個腦部慢慢退化的過程,一下子健康狀况變差的很有可能不是老年癡獃症。」梁浩然提醒聽眾。

  林鳳玉則分享了讓患糖尿病的老人更開心點的辦法:不要過於嚴格限制老人的飲食,讓他們感受到,即使自己患上糖尿病,還是有機會品嚐美食的;不要操之過急改變老人的生活習慣,鼓勵他們多些參與社交活動,特別是跟其它的老年糖尿病人交往可以很大程度降低患病的孤獨感。(本版書展稿件采寫來自汕大書展報道團)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