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5

制造業有所好轉,經濟基本面依然脆弱

2016-08-10
来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魯寧

  宏觀經濟因消腫造成的虛不受補之局面,遠未得到根本性改觀,導致經濟基本面依然十分脆弱。下半年要繼續維持6.7%左右的同比增幅,困難不可小覷。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布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1.8%,環比上漲0.2%;PPI同比下降1.7%,環比上漲0.2%。數據顯示,兩項評價宏觀經濟運行態勢的關鍵統計指標,呈進一步改善之態勢。(相關報道見A12版)

  業界通常認為,CPI主要是個民生統計指標,物價高低與中低收入民眾的生活質量直接掛鉤。可當經濟趨於過熱或偏冷之時,CPI又是一個決定宏觀調控之貨幣政策力度大小的重要參考指標。CPI過高時,反映為經濟偏熱甚至過熱,就需要通過加息來調控市場流動性。反之,則可通過減息抑或降准來釋放市場流動性。7月份CPI環比上漲0.2%,其誘導因素主要是外部性的,即主要緣自7月份全國性洪澇災害天氣,導致農副產品尤其是蔬菜水果類農產品減產造成的價格上漲之影響。換言之,在目前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的情勢下,未來5個月尤其是今年四季度,若出現經濟增幅下滑超過預期而必須增加流動性,那么現有的CPI漲幅,恰好能為此類操作提前“預留”出相應的空間。

  PPI是衡量經濟運行態勢的又一個關鍵性衡量指標。7月份的PPI同比依然呈下降態勢,但降幅比6月份又收窄了0.9個百分點。有兩點特別難能可貴,一是7月份PPI價格由降轉升,這是整個制造業市場進一步企穩趨暖的積極信號;二是PPI從今年3月份以來環比走勢為正的總態勢,在7月份得到進一步鞏固——7月份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2%,很可能帶有轉折意味。

  7月份的消費數據尚未發布,但上半年消費總體呈中速增長態勢,不可能在7月份得到顯著改觀。在此情形下,外貿數據對研判經濟運行態勢就顯得特別重要。據海關總署本周一提供的統計數據,7月份進出口下降0.9%,其中出口增長2.9%,降幅在繼續收窄。從3月到7月,出口已連續5個月維持正增長,這一點尤為不易。說明各地貫徹國務院《關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幹意見》,確實已起到一定效果,相對今年一季度之頹勢,外貿回穩跡象已有所呈現。

  而進口降幅明顯大於出口增幅,主要原因還不是內需不振,而是我國大宗類進口產品的國際價格仍在低位徘徊,以至於進口實物量大幅增加而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總值繼續呈明顯下降。

  還有一個叫PMI(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的統計指標,它反映的是制造業企業采購原材料的積極性高低。該指標的中位數是50,高於50,說明未來數月經濟能在較高增幅下運行。若低於50,說明未來數月經濟將在較低增幅下運行。7月份PMI環比下降0.1個百分點,PMI再次跌破50的中位數,實際數值為49.9%。

  觀7月份PMI的內部結構之五大分類指數,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於50的中位數,從業人員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低於50的中位數。這說明制造業所呈現的企穩回升態勢仍停留在“脆弱區間”內波動。按企業規模分類,大型企業PMI在中位數以上,且比上月還有所上升。中小企業PMI均在中位數以下,尤其是小企業PMI離中位數差了3.1個百分點。這說明大型企業經營狀態在持續改善,中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經營狀態依然十分困難,而降稅、減費、降社保繳納比例的政策餘地已基本被用盡。

  7月份民間投資數據尚未出爐,上半年該數據的同比增幅跌至2.8%,對穩增長造成了極大的反向拉動。6月份國務院十分罕見地下派多路督察組,實地督察各地落實中央擴大民間投資政策不力的現狀與成因後,情況當有所改觀,但改觀程度最快要到8月份的數據才能有所體現。

  綜合上述分析,今年前7個月,尤其是進入下半年後,制造業大環境有所好轉,經濟企穩跡象有所鞏固,宏觀刺激手段遠沒有用盡,穩健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的回旋餘地仍十分寬裕。但宏觀經濟因消腫造成的虛不受補之局面,遠未得到根本性改觀,導致經濟基本面依然十分脆弱。下半年要繼續維持6.7%左右的同比增幅,困難不可小覷。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