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 燕
中國聯通發布“利潤下滑80%”業績預警的同時,開始著手整頓全國IDC(數據中心)業務。由此在IDC相關行業掀起了一場行業地震,產業鏈多家公司受到波及。
聯通整頓IDC
產業鏈公司躺槍
首批中招的是知名CDN公司、在美國上市的藍汛。7月28日,擁有1800萬用戶的行業交流平臺——脈脈出現無法登錄的情況,持續了近15個小時。脈脈發表聲明介紹原因:其服務提供商藍汛北京機房在中國聯通的凈網行動中被斷網。據脈脈稱,“最保守估計,脈脈損失100多萬元,但藍汛拒絕賠付。”
對此,藍汛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現在處于靜默期,不便回應。
直接受到影響的還有AcFun(A站),此前,作為國內知名二次元網站,A站有連續兩日無法訪問,A站貼吧里也被用戶投訴擠爆。
8月4日,A站發布公告,稱由于運營商線路故障,A站躺槍,導致網站目前無法登陸。“A站在盡全力想辦法讓網站盡早恢復正常!對此給大家造成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
8月6日,A站就8月4日訪問異常情況做出說明,稱外部原因是為A站提供服務的網絡運營商機房出現意外狀況,AcFun于8月4日13:33時開始無法進行訪問。
據知情人士透露,A站連著兩天崩潰,原因是聯通最近在整頓全國IDC業務,清理管理漏洞。聯通旗下40多個IDC機房有不規范接入情況,不合規接入均會被斷網。A站連IDC經營許可證都沒有。A站運營的“AcFun.tv”正是因為不規范接入才被斷網。
而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還有不少小公司也受到了影響。
寬帶價差藏巨大利益
多公司將受“整頓”影響
這場行業地震源自中國聯通開展的《規范互聯網接入及大帶寬管理》工作。據悉,徹查業務主要包括:互聯網專線、IDC大帶寬及BGP業務自查和整改、IDC外拉光纖及電路整改、歷史工單、疑似違規IP地址檢查。
IDC行業就是互聯網發展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按照工信部互聯互通管理規定,三大運營商只能通過目前全國10個骨干網直連點進行互通。
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包括鐵通在內的整個中國移動集團嚴重匱乏互聯網內容資源,必須接入電信、聯通的互聯網出口訪問,進而接入到電信、聯通的互聯網內容資源,否則其用戶根本無法訪問互聯網內容。但是,高昂的結算價格,迫使鐵通只能另辟蹊徑,從第三方購買寬帶出口。
按照2014年價格,中國移動需要以60萬元/G/月向電信、聯通結算。但如果以IDC“主機托管”的形式,購買的骨干帶寬的價格則每年只需15萬元-20萬元,價格差近40倍。
巨大的價格差吸引了大量的寬帶倒賣者,除了大型互聯網客戶之外,運營商自己的寬帶代理商,甚至公司內部員工都參與建設“網間下水道”,而各省公司在年底業績沖刺時,也會大量低價批發互聯網出口帶寬。整個產業規模,足以讓中國移動每年以公開招標的形式采購電信、聯通的第三方寬帶。
據悉,很多互聯網公司,以IDC業務的名義從運營商申請到低價的骨干網帶寬,接入到自己的機房,但僅其中一部分帶寬自用,而另一部分則分批出售給一些第三方寬帶企業,包括中國移動。這種現象,被稱為“流量穿透”。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這種寬帶價差生意是一個非常大的產業鏈,有資源的中間人年利潤超過千萬元。”
有不愿具名的通信行業分析師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在目前狀態下,對于作為利潤來源的IDC業務,運營商的集中管理已經開始,事實上,現有的很多上市公司和這塊業務都有交集。也許在業務收入和利潤里面財務報表上不一定很明確,但從事IDC、流量經營的公司,以及通過第三方購買流量的公司都將受到影響。
清洗“流量穿透”
反擊中移動
是什么讓聯通不惜傷及產業鏈小伙伴也要發動“洪荒之力”?
事實上,若非境況不妙,此等殺招也不會輕易祭出。
電信、聯通與中國移動的差距持續拉大,連一直深耕的固網市場都岌岌可危。三大運營商近日公布的2016年6月份運營數據顯示,中國移動除了在4G用戶上繼續領跑外,在固網寬帶業務上也狂飆突進。中國移動有線寬帶用戶6月份新增318.9萬,相當于電信、聯通之和的3.8倍,而2016年上半年更是大增1080.7萬,用戶數量達到6583.6萬,與固網寬帶市場排名第二的中國聯通只有810萬的差距,業內預期,中國移動年底趕超中國聯通的可能性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聯通日前發布盈利預警,預計2016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將同比下降約80%。聯通在公告中指出,盈利下跌主要是銷售費用相比去年同期明顯上升,以及鐵塔使用費增加和能源、物業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導致網絡、運營和支撐成本明顯上升。
在業內人士看來,除了建設和營銷費用,中國聯通凈利下滑的原因與中國移動在固網寬帶方面的發力有關。為了與中國移動爭搶用戶,中國聯通不僅與中國電信聯合發布了《寬帶服務白皮書》,發力4K固網圍剿中國移動,在資費以及優惠策略上也下了不少工夫。業內人士指出,正是因為寬帶上的優惠擠壓了利潤空間,從而影響了中國聯通的利潤增長。
這家年收入2800億元的巨頭,再也承受不起因為管理漏洞帶來的利潤流失。整頓IDC一方面可以增加利潤,更加重要的一方面,是要遏制中移動。
一直以來,在固網寬帶資源上,中國電信排名第一,聯通第二,中國移動直到2013年12月份才拿到固網牌照。而拿到牌照后,中移動在固網領域開始攻城略地,電信和聯通開始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
有分析指出,如果聯通此次的整治行動取得成功,讓中移動無奈按規定支付巨額的網間結算費用,將導致成本的大幅度上升,或固網寬帶用戶的體驗大幅惡化。
事實上,在王曉初任中國電信總經理的2010年,就祭出過清洗“穿透流量”的大招,效果相當明顯。流量穿透的清洗極大地遏制了移動寬帶的增長速度。
IDC成唯一高收入高增長業務
電信運營商加強掌控資源
此外,上述通信行業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目前產業變革大生態下,以及生存困境變大的前提下, 包括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如果要加強自己的競爭力,必然會加大對資源、業務等的掌控。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作為重要基礎設施的IDC也在高速擴張。我國規劃在建數據中心共計246個,總設計機架數約為103萬個,總設計服務器規模約1326萬臺。在用超大型、大型數據中心37個,總設計機架數約為20萬個,總設計服務器規模約171萬臺,投產率47.4%。在市場方面,近五年我國IDC市場規模增長6倍,年增長速度超過30%。
2015年中國IDC市場規模達到492億元,其中,中國電信占了50%以上。其它為第三方服務商。互聯網為出租型數據中心主要用戶,比例達到45%;其次是制造行業,占到13%;互聯網行業占比大;云計算、大數據等相關業務需求的持續增加,移動平臺、直播等業務的發展迅速。
前述分析師指出,對于傳統業務開始下滑的運營商來說,IDC是目前唯一高收入、高增長的業務,2014年-2015年,中國電信IDC業務收入從97.6億元增至125億元,增速達28.07%。而中國聯通的IDC收入則從51.4億元增至70.7億元,增速為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