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巴菲特睇好美經濟看多美地產 

2016-08-16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綜合報道】股神巴菲特近日接受在華盛頓政界、新聞界廣受歡迎的新聞簡報Playbook專訪時稱,他本人非常看好美國經濟,認為每年2%的經濟增長率對於美國而言是確已足夠。巴菲特同時看多美國地產市場,認為美國持續增長的人口最終會轉變為房屋需求,美國家庭由買轉租的趨勢(目前62%的房屋擁有率為1967年來最低),特別有利於复式單位市場。

 

今年年5月,巴菲特接受采访。(资料图)

  人口增長最終會轉變為房需

  巴菲特認為,經濟危機以后房地產開始恢復的時間很晚,現在才剛剛開始,并展現出持續增長的勢頭。實際上美國房地產復蘇速度并沒有他預想的那麼快。但整個房地產行業正在逐步走強,特別是去年趨勢更為明顯。目前美國的人口增長最終會轉變為房屋需求,但新的趨勢是租房的比例正在增長。目前僅有62%多一點的家庭的住房屬於自有,所以現在的复式單位開發非常火,這些經濟活動最終會反映在房產數據上。巴郡目前投資了很多相關領域,認為房產市場將繼續保持強勢。

  在經濟增長方面,巴菲特認為一般美國人對經濟增長的期望現在可能變得有些不太現實。實際上,現在的一代人如果能夠保持2%的經濟增長率,就能每人增加19000美元的實際GDP。家庭實際GDP增量更大,假設每個家庭四口人,就是一代人净增76000美元的實際GDP。所以按目前的基數,即使每年增長2%,美國也將變得更加富裕強大。2%的GDP增長與他那個年代相比,當然是相形失色,但在現在這個年代,2%絕對是極好的表現。

  谷經濟只能靠創新及生產率

  此外,巴菲特認為目前提升美國經濟的途徑只有兩條:持續創新和提高勞動生產率。他表示,只要是能夠結合生產率和科技的措施,或是能夠改善人們24小時生活模式的東西,都是值得受到高度重視的,無論是在高級牙醫診所內的創新,或是在農場生產線上的改良,兩種都應該是平等地受到重視。所以任何可以提升人們體驗的事情,都算是創新,可以推動經濟增長。

  另一個重要的點是勞動生產率。巴菲特說,100年前他家附近的農場每畝只能產30蒲式耳玉米,而現在同樣大小的面積可以產160蒲式耳。產量提升幅度之大讓人咋舌,而且同樣產出需要的勞動力數量也大幅減少。另外,現在生產一輛汽車的時間也比50年前大幅縮短。這就是勞動生產率,人類進步的關鍵所在。巴菲特直言,如果一個國家不提升勞動生產率,這個國家是沒有希望的。萬幸的是,美國有這樣的制度,鼓勵全世界許許多多最最聰明的人來到這里,碰撞出新的想法、開發出新的產品,不斷提升勞動生產率。

[责任编辑:林涛]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