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83

財經觀察:歐洲迎來中國投資浪潮

2016-08-16
来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梁淋淋 趙小娜 帥蓉

  中新華社布魯塞爾8月15日電:遠海運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港務局多數股權、美的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中國財團收購歐洲豪門AC米蘭俱樂部……近日,中國買家在歐洲達成或完成多項並購交易,持續見證中國資本近年在歐洲大陸的異軍突起,預計將把今年中企對歐投資浪潮推向新高。

  一周內五個並購項目

  據不完全統計,在截至本月10日的一周內,至少五個中國對歐投資項目達成協議或完成交易。

  10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簡稱中遠海運)與希臘共和國發展基金簽署《比雷埃夫斯港(簡稱比港)港務局多數股權交易完成備忘錄》,這標志該集團下屬的中遠海運(香港)正式成為比港港務局的控股股東,開始接管比港港務局的經營。

  8日,美的集團宣布對全球領先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德國庫卡集團股份要約收購的最終結果,美的共計持有庫卡94.55%股權。

  5日,中歐體育投資管理公司宣布與意大利菲寧維斯特公司完成簽約,斥資7.4億歐元收購意甲豪門AC米蘭足球俱樂部99.93%股權。同一天,雲毅國凱(上海)體育發展有限公司宣布收購英超西布羅姆維奇俱樂部控股公司。奧瑞金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則宣布以700萬歐元價格收購法國歐塞爾足球俱樂部59.95%股權。

  歐盟委員會在今年發布的對華戰略文件中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正在提速,中國公司前所未有地參與海外貿易和投資,中國與全球資本市場聯系加強將使世界受益。

  投資領域廣泛並購為主

  中國對歐投資領域非常廣泛,從機場、核電等基礎設施到化工、能源、房地產、娛樂等行業。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中國企業海外投資越來越青睞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對機器人、自動化設備等高科技領域的投資也日趨活躍。

  並購是中國企業投資歐洲的主要方式,如中國化工收購意大利輪胎公司倍耐力、吉利收購沃爾沃、東風入股法國標致雪鐵龍集團、聯想收購德國梅迪昂電腦公司等。

  分析認為,中國投資者之所以如此青睞並購,是因為並購能快速獲得成熟企業在技術、品牌和渠道等方面優勢,打開新市場,增強公司國際和國內競爭力。出於轉型升級的需求,中國跨國並購將繼續保持活躍,尤其是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將更加積極。

  在地域分布上,中國投資者足跡遍布歐洲,其中歐洲三大經濟體德國、英國和法國一直是中國投資的“熱土”。此外,中東歐國家由於地處“一帶一路”沿線,也收獲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投資,孕育著眾多機遇。

  歐洲專家指出,中國買家不是乘歐債危機掃貨的“機會主義者”,而是目光長遠的長期投資者,中國在歐投資潛力無限。

  歐洲對中國投資心態複雜

  中國對歐投資並非一帆風順,尤其在敏感領域一波三折,折射出歐洲對中國資本即歡迎又擔憂的矛盾心態。

  以美的收購庫卡為例,為將機器人技術留在本國,德國政府官員以擔心技術外流或數據安全為由曾多次要求阻止收購。然而,德國政府方面的阻力並沒有影響到庫卡管理層的決策。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庫卡已經在中國占據15%的市場份額,它還希望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美的成為它的東家將有助於其實現目標。最終,美的對庫卡持股比例超過九成。

  上月末,英國新政府宣布推遲批准中法合作投資的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歐洲對中國資本的“焦慮”。歐洲在債務危機後需求低迷,投資不足,增長乏力,迫切需要外來資金提振,然而對中國資本有時卻有所保留,擔心中國進入敏感行業。

  專家認為,更好保障雙邊投資、促進中歐經貿關系良性發展,應當成為中歐雙方發展經貿關系的核心。中國與歐盟正在進行的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應成為投資保護的“利盾”,為蓬勃發展的雙邊投資保駕護航。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