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

品质良莠不齐 生鲜小电商陆续出局

2016-08-18
来源:北京晨报

  從亂象頻生到投資圈“大坑”

  以次充好、修改產地……近年來,一些生鮮電商的“粗放”運營模式已經讓消費者忍無可忍,最終遭到“用腳投票”。面臨市場和資金的窘境,曾經異常狂熱的生鮮電商開始進入“洗牌季”。

  原產地信息難辨認

  品質良莠不齊

  “號稱都是平穀大桃,4個油桃賣12元,6個大桃賣24元,介紹上寫著香甜多汁,簡直就像吃罐頭。但買來一嘗,什么味也沒有,比早市賣的普通大桃都差遠了。”劉女士向北京晨報記者描述在一家知名生鮮電商購物經曆時滿腹怨言。

  “線下就可買到的水果,為什么到線上買?就是希望能吃到好的品質。”作為這家電商的“常客”,劉女士發現,隨著這家電商商品的不斷豐富,商品的品質卻變得良莠不齊了。

  翟小姐經常在網上為家裏的孩子和老人購買進口鱈魚。但是,隨著媒體陸續對電商平台“走私”食品、以次充好等問題的曝光,翟小姐的心裏開始沒了底。

  “一些標榜純正進口貨源的生鮮電商,卻被查出沒有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進出口工商經營范圍、海關編碼等關鍵資質。此外,委托貼牌現象在進口生鮮市場也屢見不鮮,例如市面上購買的進口三文魚,包裝信息卻顯示由國內廠家代工制作。我在網上購買的一些生鮮產品,進口食品外包裝沒有中文標識,連原產國信息都難以辨認,更別提檢驗檢疫部門的衛生證書了。”翟小姐認為,消費者很難辨別真偽。

  倒閉和裁員消息不斷

  淪為投資大坑

  經曆了一輪資本和創業的狂熱,生鮮電商在今年可謂壞消息不斷。

  曾被媒體曝出“缺乏進口資質”的美味七七已倒閉,生鮮電商的“粗放式經營”惡果顯現。隨後,愛鮮蜂陷入裁員風波,大規模“勸退”員工,生鮮社區O2O模式陷入困境。本來生活關閉了“本來便利店”;天天果園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門店全部關閉,並將天天果園升級為“閃電送”;“青年菜君”和“果實幫”分別在7月30日和8月1日宣布停業……生鮮電商領域已被投資圈戲稱為“投資大坑”。

  對消費者而言,“品質控制”已成制約生鮮電商發展的關鍵。對生鮮電商而言,挑戰還遠不止於此。

  “生鮮電商最難的有兩點”,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商城生鮮事業部總裁王笑松坦言,“一個是產品標准化;另一個是冷鏈物流。”做好這兩點,意味著成本高企。

  電商專家張陳勇估算,天貓等B2C的包裝配送成本約15元。以生鮮電商中典型的中心倉發貨為例,通過落地配送到達C端,生鮮每單包裝和冷鏈運輸成本約30元,且有較高損耗比例。

  據易觀智庫調查顯示,蔬菜、米面等普通食材的附加值僅為個位數;中高端廚房食材的附加值較高,水果毛利約20%,肉類20%至30%,海鮮可達50%以上。簡單估算,100元以下的訂單,僅冷鏈物流成本都幾乎難以覆蓋。

  巨大的商機引來互聯網巨頭的參與,京東、阿裏紛紛殺入,加劇了市場競爭局面。今年上半年,京東宣布斥資100億元打造生鮮配送一體化網絡。天貓生鮮更是建立先行賠付機制,用戶“壞果包賠”,最高授信額度1萬元。傳統電商巨頭擁有較大流量,切入生鮮領域後,在用戶的引流成本上比中小生鮮電商具有更大優勢,運營成本也相對較低。

  巨頭成大玩家

  提高生鮮電商門檻

  “最近幾個月我們自營銷量同比去年都是幾十倍增長。這個數字非常驚人,也非常真實地看到,越來越多的用戶願意在線上購買生鮮產品。”王笑松表示。

  盡管面臨重重挑戰,生鮮電商仍被視為最有前景的電商市場之一。“中國生鮮市場有多大?”王笑松認為,“4萬億到5萬億肯定是有的。我和做海產品進口的聊,每年增長80%以上,可見這個需求有多么強大。”

  但是,業內觀點已不再像原來那么樂觀,普遍認為,中國生鮮電商今年將進入洗牌階段,行業門檻將逐漸提高。

  來自AC尼爾森的調研報告顯示,“有來自多種產地的產品”是消費者選擇網購生鮮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比達47%。8月16日,京東生鮮平台與智利、西班牙、南非、法國、英國等多個國家簽署合作協議,引進當地的優質生鮮產品。此前,京東生鮮還開通了貨到付款,王笑松表示,“這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對於生鮮產品,如果用戶拒收,這單產品相當於報廢掉了。”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表示,在生鮮電商領域,玩家已今非昔比。去年還在跑馬圈地,今年已變為巨頭競爭。巨頭們通過並購、整合構建生態圈,騰訊+每日優鮮、京東新達達+沃爾瑪+永輝、阿裏+易果網+盒馬鮮生+閃電購企業+點我達、新美大+華潤等巨頭已成為生鮮電商市場的大玩家。

  北京晨報記者 劉映花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