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宽财政或成新一轮选项

2016-09-08
来源:香港商報

  面对目前不甚乐观的经济态势,日前,国务院会议发出了政府希望年内再次放松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信号,指出将增加基础设施开支,加大财政政策实施力度,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民间投资等。由於宽松货币的边际效应在递减,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可持续,所以在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上,市场普遍把目光转向了财政政策,而PPP模式有望成为撬动宽财政的支点。香港商报记者张幸

      积极财政接替宽松货币

  会议指出,要抓住目前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较低等有利时机,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聚焦脱贫攻坚、灾后重建和中小水利治理加固、重大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新产业新动能培育等重点领域,注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政策「配方」打好组合拳。目前,中国经济企稳基础不牢固,工业制造业在艰难的发展泥潭中挣扎,连月下滑的固定资产投资乃至民间投资的大幅下滑都给中国经济蒙上了阴霾,所以放松宏观政策似成必然的选择。至於政策放松的取向,市场普遍认为中央将更多地依赖积极财政政策,高层在这方面释放的信号也已经相当明显。不仅此次国务院会议表示要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在杭州G20峰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直白地指出,目前传统的货币政策无效,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再是有效的,未能支持可持续增长。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中国需要更好地协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提振企业家的信心。接受本报采访的中银国际证券分析师朱启兵表示,现在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较差,货币宽松更多造成了资产价格上涨,而不是实体经济的好转。从今年年初的楼市到大宗商品再到债市,资金快速的在各类资产中切换。从企业角度来看,M2与M1增速剪刀差在急速扩大,表明企业拿到钱后更多的是放在活期存款上而不是继续去投资,所以目前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有限。

  「目前全球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像欧洲已经是负利率了,7月份的通胀指数也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欧洲只统一了货币政策没有统一财政政策,所以可能继续走宽松货币的路线。」朱启兵说,但这次G20的公报中对政策工具的提示中很明确的指出了财政政策的作用,接下来各国之间会更加努力实现政策协调。

  货币政策料维持现状

  有人说,在全球央行都全力放松货币政策时,要想人行收紧货币几乎不可能。因为一旦如此,不仅会让早年宽松货币政策所积累下来的风险暴露出来,也可能加大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但另一方面,由於宽松货币导致过度的信贷资金推高了资产泡沫,调整或收紧货币政策以抑制资产泡沫又似乎势在必行。对处於两难的货币政策是否会转向,朱启兵认为,今年以来中国是货币政策已经是中性的了,并没有持续宽松。为了稳住经济,预计接下来的货币政策会保持现状,不收也不放,维持中性,人行现在不降准不降息维持公开市场的利率不动,很明显反映了人行维持目前货币政策的态度。朱启兵指出,货币政策无法支撑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还是得靠财政政策,中国上半年在强调供给侧改革,接下来需求端可能会有政策重心的转移,但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可以寻求协调配合,让彼此的政策渗透力更强,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PPP或成宽财政主要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似乎不大。据了解,今年全国人大批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18万亿元,地方政府置换债券额度为5万亿,合计全年新增地方债和置换债总额上限为6.18万亿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已达4.8万亿元,新增债券1.14万亿元。即今年地方债增量额度已基本用尽,仅剩1万多亿的置换债券额度。此外,今年的财政赤字率已上调至约3%,首次触碰「3%国际警戒线」水平。计划中的地方财政赤字规模上调幅度更大,同比增幅达56%,至7800亿元。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预算内的财政空间的确有限,不仅上半年财政收支已经出现了赤字,新增债券额度也面临用罄。国信证券的研究表明,由於财政收入增速(乐观估计6%-7%)远不及支出需要,由此估计2016年全年财政支出增速在8%到9%之间,超过10%的可能性非常小。受制於财政收入增长有限,财政发力的空间已经不大。朱启兵认为,财政政策方面虽然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空间有限,但中央政府还是有加杠杆能力的,中国的财政赤字即使以3%来计算在世界范围内看也并不算高。本身在中国的财政体系就是中央财政作为中心,中央的财政按财政预算给地方下拨资金,从今年数据来看,地方财政收入恢复速度还算乐观。「目前来看,宽财政更多需要透过PPP模式来实现,用财政资金去撬动社会资金,拉动基建投资和刺激民间投资。」朱启兵说。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消息,截至2016年7月底,两批公开推介的PPP项目中,已有619个项目签约,总投资10019.1亿元。在经济下行,投资亟需盘活的逻辑下,PPP项目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