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专题】制度创新助深圳立制高点

2016-09-09
来源:香港商報

蓄势待发的深圳前海。

  作为中国首个以城市为单位的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提出到2020年时,率先形成符合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实际上,早在2008年国家发改委将深圳列为中国首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2010年前海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和2012年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已开启了与创新经济相关的制度创新大幕。如今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才一年多,就推出了144项改革创新举措,担负起国家改革试验田的重任。

  对於深圳体制机制突破,前海香港商会首任会长林新强最切身感受是,给予香港更多专业人士服务内地机会,2014年底,中国首家实行内地与香港合夥联营的华商林李黎联营律师事务所落地前海,林新强就是该所的香港合夥人。之後,又有类似6家联营律所落户前海。并且,深圳在体制和机制上的突破,充分考虑到港人的需求,2015年、2016年前海促进深港合作行动计划均充分吸纳港人的意见,并推出面向港人的「万千百十」计划。

  香港商报记者 童越

  前海冷链物流业「热」起来

  前不久,周大福前海港货中心二期进行试营业,从去年7月中标港货中心,只用了1年时间,前海港货中心一二期就全部投入运营,这在香港是不可以想象,前海速度让周大浮运团队大加赞赏。但是,如果没有「保税展示+跨境电商」模式创新,前海港货中心就不可能营业。正是这种模式创新,前海蛇口片区聚集了诸如华润e万家港货店、招商自贸商城等一批O2O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

  从去年以来,香港跨境电商企业加速进入前海,其动力也来自於一系列制度创新,比如对「店」在香港「仓」在前海湾保税港区的企业货物,实行 「前店後仓」运作模式,方便货物分批转运至香港。2015年前海湾保税港区启动面向香港的进口食品快速放行模式。今年4月,香港食环署与深圳检验检疫局《关於国外进口冻肉经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中转香港检验检疫合作备忘录》,建立国际中转食品监管模式。

  此举将保税港区内冷库利用率提高至80%以上,为香港企业节约30%左右的营运成本,因此吸引到越来越多的香港冷链物流类企业落户前海。前不久,进口生鲜试验基地在前海湾保税港区正式启用,又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跨境法律机制适用香港法律

  港商在前海所获得的这些生意机会,正是缘於前海一系列创新举措,继国务院批覆前海先行先试22条政策相继落地之後,自2015年4月挂牌以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研究制定了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金融、深港合作、法治、人才和体制机制等六大创新方案,在自贸区挂牌1年多时间里,相继推出102项扩大开放的创新举措、44项改革创新举措,前海所兴起的制度创新浪潮是一浪高过一浪。这些创新举措再配合以2015年、2016年前海促进深港合作行动计划的实施,实实在在地把前海推到粤港合作最前沿。

  前海香港商会首席会长、华商林李黎(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合夥人林新强对记者说,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中国这4个地方的法律是不同的,要解决之间的法律冲突,就需要有一个机制,必须有一个地方先行先试。

  政策组合落在创新要害

  2014年底,中国首家实行内地与香港合夥联营的华商林李黎联营律师事务所落地前海。作为该所香港合夥人,现在林新强每周二到三天往返深港两地。继该所之後,又有6家类似联营律所在前海落户。作为内地唯一的法治示范区,就在其它地区还不能适用香港法律的时候,前海已迈出了第一步,跨境法律查明机制和港籍陪审员令到适用香港法律相当便捷,上半年前海法院处理的12宗案件适用香港法律。继前海法院之後,前海检察院也将推出,这一系列突破也令到前骸商环境能更好接轨国际。

  2014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覆同意支持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久之後,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称《方案》),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优化综合创新生态体系等六大主要任务共109条措施。

  与之相关,深圳去年制定出台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空间布局规划,规划了「一区十园」布局。同时,深圳在制定出台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自主创新33条及创新驱动发展「1+10」文件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又结合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系列措施。今年3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於促进科技创新、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三大措施,打出政策组合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7月22日,深圳市政府又印发了深圳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2018年)及5个行动计划「1+5」文件,成为深圳「十三五」开局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围绕构建自主创新区系列举措,只是深圳服务於创新政策的一个典型侧面。从2008年被列为内地首个创新型城市以来,深圳就开始了战略布局,以新兴产业为例,早在2009年,深圳率先推出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之後新加入的文化创意、新材料和新一代资讯技术三大新兴新业,以及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海洋、军工四大未来产业,还有重点培育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产业。从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到完善产业振兴发展政策,再到产业专项发展资金,深圳在新兴产业政策扶持上,越来越成熟。

  在几个关键时间点上,深圳都结合当时形式,对产业升级提早谋划。近年来,先後出台了产业转型升级「1+4」文件、《关於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1+6」文件等综合性政策,出台了促进自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总部经济等专项政策和规划,2015年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深圳行动计划,形成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体系。

  东进战略开创新格局

  有学者就表示,深圳互联网产业近年来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与每年在深圳举办的IT领袖峰会不无关系。目前,IT产业占到深圳工业增加值六成以上。该位学者称,从将IT领袖峰会争取落地到深圳,到峰会在深圳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都与深圳市长许勤有很大关系。记者参加历届峰会也观察到,许勤市长大多时候都是从头到尾参加峰会,这与内地一些城市的市长念完发言稿就走完全不同。据主持人介绍,他甚至在中央党校学习过程中,请假来参加IT峰会。作为行业中最顶级的盛会,深圳IT峰会是唯一能将马云、马化腾、李彦宏3位BAT大佬聚齐的大会。业内人士称,峰会令到IT大佬加大了在深圳的投资力度。

  2008年5月,许勤到深圳挂职,当时其另一重身份是「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司长」。许勤到任被外界视为中央推动深圳产业向更高层次进步的标志。2010年,初任市长的许勤,在其工作报告中几十次提到「深圳品质」,提出品质发展新理念。深圳之後的若干制度创新皆与这一理念有关。2010年前海合作区获批,每年深港合作会议,前海都是重中之重的话题,现在,前海成为深圳体制机制突破最活跃的地带,创造了不少深港合作新模式。

  2015年,马兴瑞成为深圳首位由中央委员出任的市委书记。曾任国家航天局、国防科工局长的航天少帅,几十次主持卫星上天的马兴瑞,初到深圳首个调研的地方就是前海,当天活动之一就是他参观了梦工场青年创新团队的项目,在到任深圳前,马兴瑞便提出,前海要成为世界创新中心。到任深圳後,仅2015年马兴瑞就与香港特首梁振英进行3次见面,深港双方形成高层往来的常态化会晤机制,实实在在地将前海深港合作推向新高度。

  近十几年来,深圳城市重心一直西移,但主政深圳的马兴瑞,从力推盐田地铁线和东部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於今年正式启动实施「东进」计划。深圳城市布局过往都是以香港为中心,深圳是以香港因素发展起来,东进正在让深圳跳出这个固有的轨道。同时广东经济发展不均衡,也可望受到深圳东进带动,而带旺整个粤东,有学者称,这是对深圳原有运行轨道的大胆突破,由此会给深圳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马兴瑞一撇向西(前海),一捺向东(东进),其书写的「八」,正在将深圳带向兴旺发达之路。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