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网讯】记者潘仲男报道:香港经济在过去15年虽有不少增长,实质人均本地生产总值累计增加逾五成,惟一项研究却指出,本港整体幸福度只上升0.4%(见表),反映经济发展未让市民活得更幸福,在11项不同范畴中,房屋负面影响最显着。
智经中心指敲响警号
智经研究中心昨日发表《香港人,幸福吗?智经幸福指数》研究报告,中心主席及研究召集人李国栋表示,研究已为政府在整体发展敲响警号,好政策应让市民活得幸福,市民生活涉及不同范畴,而幸福与否受众多因素影响,并不限於经济层面。政府在制订政策时,应该跳出GDP至上的思维,以市民福祉为导向。建议政府从统计调查、研究分析,以及政策制订3大方向手,包括:建立福祉统计系统、成立「幸福香港办公室」、制订清晰的政策流程指引等。
研究选取了11个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范畴,并以2000年为基准年作对比。在各范畴中房屋负面影响最显着,楼价、租金与收入比例均持续恶化,住屋开支逐渐超出一般市民负担,分类指数下跌96.9%。其次交通的负面影响亦相当显着,车辆密度增加,公共交通服务投诉率上升,分类指数下跌44.4%。李国栋指出,各项政策互相影响,如车辆带动经济,部分政策则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难以评论政府工作。
房屋负面影响最显着
研究数据八成来自政府统计处。中心经济师司徒伟杰指出,政府数据及透明度不足,其余数字来自不同大学及民间团体,而且以国际标准及专家意见来制订,或未必能完全反映香港需要,存在不足之处,当中亦欠缺个人主观幸福感数据。李国栋补充,期望可收集更个人化数据,以反映市民对不同范畴的情感,制订以人为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