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3

戰略錯誤 新南向政策將徒勞無功

2016-10-24
来源:中評社

 

 

  中評社台北10月24日電/“行政院長”林全日前召集十九個相關部會首長,召開新南向專案政策會議,這個動作固然展現民進黨政府對此的重視,但也突顯新南向政策至今權責不清、整合無力、控管失靈的窘境。

  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社評指出,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的最重要政策宣示,但五個月多來,原先的“總統府”新南向辦公室主任黃志芳,已經調職;新南向業務改由“政務委員”鄧振中督導,策略研擬任務則移交“國安會”諮詢委員傅棟成負責;當時釋出的訊息是,今後新南向政策的推動將由“總統府”及“國安會”擬定綱領方針,由“行政院”規劃執行。

  九月五日,“行政院”正式提出新南向政策推動計劃,秉持“長期深耕、多元開展、雙向互惠”核心理念,整合各部會、地方政府,以及民間企業與團體的資源力量,從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與區域鏈結四大面向著手,期望與東協、南亞及紐澳國家,創造互利共贏的新合作模式。

  這個計劃看似周全,而且明定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負責政策協調及推動執行,“國發會”負責管考作業,好像十分認真;可是一個多月以來,外界罵聲連連,就連民進黨“立委”也群起炮轟,認為新南向政策“有計劃而無具體內容”、“缺乏完整規劃”、“控管能力弱化”、“權責不清”,最後林全只好親自出面整合,要求各部會訂出各項計劃的優先執行順序,同時做好管控。

  新南向政策拉到院長層級,不可謂不高,但針對南向十八國設置“一國一平台”,難道就能從此一帆風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平心而論,新南向政策的成敗,戰術的優劣固然重要,戰略的對錯更是關鍵。新南向政策的核心精神,就是要發展同南向十八國的經貿關系,以減少對中國大陸經貿的倚賴;這種與大陸形同對抗的做法,當然會遭到大陸的反制,那么在這場硬碰硬的經貿戰中,台灣究竟有多少勝算?

  就外交而言,大陸與南向十八國都有正式外交關系,台灣只在越、泰、菲、星、紐、澳、印度、印尼、緬甸、馬來西亞、文萊等地,設有代表處;除了紐、澳、星、印度跟美國關系密切,可能對台灣較為友善,其他國家多半都唯中國大陸馬首是瞻,至少不願因親近台灣而得罪大陸。未來台灣要想與緬甸、柬埔寨等十國簽訂投保協定,或是更新與泰、越、菲的投保協定,難免都會面臨幹擾,更不用說與這些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或是加入RCEP。

  以兩岸在馬、泰、印尼、菲、星、越等東協六國的進口市場為例,二O一二年,台灣的成長率為八‧五%,占有率為五%,大陸則成長率十四%,占有率十四‧三%,去年台灣成長率為負九‧四%,占有率為五‧八%;大陸成長率六‧六%,占有率十九‧六%,可見相差懸殊。

  再就今年五月提出新南向政策以後的貿易來看,台灣對東協十國進出口與以往比較,並無顯著不同。六月出口負成長四‧四%,進口負成長十‧一%;七月出口成長四‧五%,進口負成長九‧六%,八月出口成長O‧八%,進口成長二‧六%,預期今年台灣對東協十國貿易總額,肯定會較去年減少。

  總之,錯誤的方向決定目標難以達成,新南向政策既以大陸為敵,即使一國一平台,最後也必然是徒然無功。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