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深港通要趨長利避短害

2016-11-19
来源:香港商報

  一直只聞樓梯響的「深港通」,昨日再有進一步的消息。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形容,「深港通」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并泄漏口風「過幾天……過好幾天就要推出來了。」

  早於今年8月,總理李克強已宣布國務院批准《深港通實施方案》,中證監及后表示,計及約莫4個月的準備時間,開通日期料為11月中下旬;也就是說,倘若一如李小加所言,「深港通」日內得以推出,一切基本按照時間表進行,并未出現嚴重延誤問題。

  然而,為了確保「深港通」的順利實施,時機選擇上仍應小心為上。李小加昨透露,已向監管當局反映市場關注事項,包括希望在星期一通車、通車前一周作出公告、通車之日不要有指數調整等重大事件、以至不要太近聖誕等等,并謂相信監管機構已悉聲音及會充分考慮。

  畢竟,「深港通」涉及兩地金融系統的互聯互通,過程誠應做到無縫接軌,盡量將不必要的風險與波動降至最低。故此,本月底和下月初剛巧分別碰上MSCI指數和恒生指數的調整,都恐怕不是合適的開通時機。

  而且,美聯儲下月中的議息會議,也有超過九成機會加息,無可避免會加劇資金回流美元資產的壓力,環球金融市場均料出現激烈震蕩;特別在人民幣匯率經已連跌11日的前提下,內地正面臨着不輕的走資壓力,外匯儲備也在持續減少,即使「深港通」是個封閉式投資系統,里面資金不虞外流出去,但為了確保新措施的平穩啟動,實在應該慎擇吉日開通,從而將金融市場可能面對的風險降至最低。

  事實上,「深港通」有助兩地金融的協同發展,增強雙方金融的質量和競爭力,在「避短害」之餘爭取「趨長利」,絕對是題中的應有之義。就以「滬港通」為例,前日正值其開通兩周年,期間「滬股通」和「港股通」便累計促成了逾4萬億元的交易金額,對於提升兩地投資市場的深度與廣度,裨益實在毋庸置疑。其中,滬股錄得1300多億元的净買入,而港股的净買入金額更高近3000億元,無疑大大推動了兩地股市的價量齊升,由市場到股民均大蒙其利。

  的確,「滬港通」的成功,就正好為「深港通」提供經驗。例如,有關方面已決定,兩者均不再設總額度限制、可投資範圍亦見擴大;另外,在監管方面,中證監昨表示首次利用「滬港通」機制查處跨境操縱市場案件,也體現了兩地金融的監管合作,有效保障雙方市場的正常秩序。

  「深港通」開通指日可待,李小加說港交所已準備就緒,只待監管機構一聲槍響便可起跑。相信經過兩地金融的長時間合作,以及兩地交易系統的長時間準備等等,在保證箇中系統風險可控、并排除其他不必要的風險之后,「深港通」很快就能夠水到渠成。的確,交易所已準備好了,監管機關也準備好了;投資者們,大家又準備好了嗎?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