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應對老齡化須有長遠規劃

2016-12-14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萬青

  每個人都會老去,但在香港,「盛齡」生活卻有別樣的前景。政府統計處2014年的數字顯示,香港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為81.2年,女性為86.9年,位居世界前列;而今年7月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報告指出,港人的平均壽命已超越以長壽聞名的日本,成為全世界人均壽命最長的地區。在中華文化中,長者「福壽康寧」、「壽比南山」正是幸福生活的重要體現;今日港人能健康長壽、安享樂齡,不僅與港優質的醫療系統、發達的社會服務、成熟的社區網絡等優勢密不可分,政府與時俱進的安老政策亦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屆政府自上台以來,就將「安老」列為與「扶貧」、「助弱」并列的施政重點之一,并且推出了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例如惠及43萬長者的「長者生活津貼」(長津),有效將長者貧窮率降低了7.4%;針對長者和殘疾人士的「兩元乘車計劃」,令幾十萬的長者能夠以優惠價格搭乘公共交通,從而鼓勵長者增加溝通、強健體魄;此外,政府亦在推動社會討論、落實全民退保等「老大難」議題上,提出了多份行之有效的方案,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上述工作為香港長者改善生活、安定生活、樂享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獲得了絕大多數市民的認可,成績有目共睹。

  但不容忽視的是,香港長者生活困窘、貧窮率偏高等問題雖有緩解但仍舊突出;而人均壽命的大幅增長,亦給香港帶來人口老化、社會福利負擔增加、勞動力短缺等問題。昨日,團結香港基金的報告就指出,香港的人口年齡中位數將在2064年達到51歲,每三人之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亦指出,65歲以上人口將在20年內占到全港人口的三成。毫無疑問,人口結構的改變,將給香港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進步帶來不可忽視的巨大影響。也正因如此,香港的人口及安老政策,不僅與每一位市民的生活遠景密切相關,更是決定着香港能否實現長久的發展。

  事實上,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已在歐洲多個經濟體引發了諸如財政危機、福利負擔過重等嚴重后果;在中國等后發展國家和地區,亦出現了養老金長期虧空的苗頭。若沒有系統性、整體性、長遠性的政策加以解決,不僅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成疑,不堪重負的醫療、養老、社會福利,還會成為社會的沉重負擔,人類文明的進步亦將受到威脅。在這一點上,香港也無法置身事外,必須以具備統一性、整體性、前瞻性的長遠規劃來加以應對。

  眼下,關於下屆特首選舉的話題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多位政策主張、經驗背景各异的潜在候選人亦逐漸浮出水面。但誰也不能否認,無論誰人出來競選,都必須正視香港深層次問題,其中就包括不可阻擋的老齡化趨勢,要拿出切實可行的政綱加以應對;無論誰人當選特首,都必須通過政策完善和創新性思維,以短、中、長期的整體政策規劃和綜合施政,解決日益突出的安老問題;而無論未來政府如何變動,亦都必須保證政府長遠規劃的穩定性與一致性,從而為香港應對和解決老齡化問題凝聚智慧,釋放能量。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