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建屋長遠策略的變與不變

2016-12-21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政府昨公布《長遠房屋策略》進度報告,表示維持未來10年興建46萬個單位的目標不變,公私營房屋比例會繼續維持在6比4,但下調未來10年的公營房屋單位至23.6萬個,較去年目標少1.9萬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形容,公營房屋供應有落差是一個警號,認為土地供應是限制房屋供應的主因,如社會顧左右而言他,不作必要取舍,房屋供應偏緊的情况會拖延下去。

  土地和房屋供應是困擾香港多年的老問題了,當前又面臨政府換屆,以及加息帶動樓市進入拐點等風險,多重因素疊加,左右樓市走向,令建屋長遠策略出現更多變數。惟安居是剛性需求,置業是長久打算,縱然市况出現一時變化,需要因應實際情况進行調控,但增加供應的大原則,確保市民安居樂業的總目標不能改變。政府誠宜多加研究,繼續拓地建屋,紓緩住房困局,防止大起大落,達致樓市穩定健康發展的目標。同時,解決地從何來的問題,也需要市民理性配合,共同摸索有效方法,給予支持,協力解決居住問題。

  周邊環境的變化,無疑會給本港建屋長遠策略帶來一定影響。市場方面,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香港樓市接近上升尾聲,估值偏高。隨着美國加息,令供樓成本穩步增加,且息魔揮之不去,全球金融經濟不確定風險大增,買家或止步持幣觀望,樓市將不可避免進一步面臨下行壓力,須根據最新態勢,采取因應對策,避免樓價巨幅波動冲擊本港整體經濟。供應方面,政府已采取了多項措施,本年度推出的土地亦超過1.8萬個單位,未來三至四年潜在的一手樓供應多達9.3萬個單位,一定程度上緩解短中期供不應求的局面。此外,下任政府在土地和房屋上的政策,或有自己的考慮和打算。這些變數,都給長遠房屋策略帶來不確定性。

  然而,本港房屋供不應求,是多年積累下來的問題,要追上剛性需求增長,目前仍未夠力。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本港樓價如脫韁野馬而形成的樓市泡沫,主要還是因為供應嚴重不足,積壓了大量需求所致,以致樓價飆升,脫離了大多數市民的負擔能力。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公屋的平均輪候時間持續上升,現時公屋輪候冊有近30萬宗輪候「上樓」的申請,一般家庭的輪候時間已接近4年,「非長者單身人士」的輪候時間更可謂遙遙無期,反映近年輪候人數急增,公屋供應追不上需求增長的實况。龐大的居住需求,在可見的未來都難以消化,長期來說,政府應在增加土地房屋供應上持續發力,以滿足市民的殷切需求,為香港解困,這個目標是不變的。

  不能不提的是,港府拓地建屋遭遇重重阻力,在研究通過改劃土地用途、增加發展密度、開拓新發展區、適度填海等方式增加供應時,都遇到極大掣肘,造成現實中樓宇供應量每每達不到預期目標,更莫說有額外的土地儲備,能因應實際情况而調節供應,穩定樓市。若各方不能互諒互讓,共謀拓地,香港的房屋問題將會繼續困擾下去,所有人都是輸家。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