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杭雕版大師重現明代“餖版拱花” 四十載探活態傳承

2016-12-26
来源:中新網
杭雕版大師重現明代“餖版拱花”四十載探活態傳承

  圖為黃小建在工作台上雕版。 楊韻儀 攝

  中新網杭州12月15日電 (記者 施佳秀 實習生楊韻儀) 就著一盞台燈的昏黃光線,僅靠腳邊一台老式的取暖器驅寒,在冬天的早晨六點,黃小建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拿起一張印著五彩孔雀的畫稿,附在一塊圖案相同的凹刻雕版上輕輕按壓,片刻後,一只帶有立體浮雕效果的孔雀便躍然紙上。

  這門技術,正是失傳已久的明代雕版印刷術“餖版拱花”。

  “餖版拱花”技藝的複原者黃小建於2011年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雕版印刷技藝項目,現在是浙江省杭州雕版印刷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在中國雕版印刷技藝中,以“餖版拱花”為主要特色的杭州雕版印刷技藝因為悠久的曆史和獨特的技法扮演著重要角色。

  近年來,在“非遺熱”的影響下,雕版印刷技藝正被更多人所熟知,但黃小建坦言,他在杭州兩所學校任教,學生們“走馬觀花”,考慮到生計問題,大多淺嘗輒止。

  他介紹,雕版印刷作為一門小眾的技藝,市場前景並不明朗,需求少,價格也不高。並且,掌握雕版印刷技藝還需要書法、繪畫功底,培養審美水平,達到基本要求就需要5年的時間。

  今年3月,他完成了明代雕版印刷經典之作《十竹齋書畫譜》,一種顏色雕一塊版,由淺至深逐色套印,因為制作過程複雜,足足花了6年時間。

  “我是在修行,而且是一個苦行僧,並沒有考慮市場前景,只要把東西做好、做精就可以了。”黃小建說,雕版工作要求精細,要下苦功積累,正如廟裏修行的僧侶,雕版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貧。

  1978年,黃小建進入當時的浙江美術學院木板水印工廠學習雕版印刷,3年後,雖然工廠在經濟浪潮中倒閉,剛剛入門的他卻難舍這份技藝,於是一直堅持了下來。

  在他看來,有著2000年曆史的雕版印刷技藝,不僅僅應該在博物館裏展示,更要追求“活態傳承”,通過代代相傳,讓傳統技藝走進民間。基於這種理念,他複原了“餖版拱花”。

  “餖版拱花”不同於一般的平面雕版印刷,能讓畫面呈現凸起的淺浮雕效果。黃小建反複研究實驗,不僅重現了這一明代技藝,還對拱花裝裱進行了創新。

  他展示了一幅裝裱好的仙鶴圖。在平整的宣紙上,不同於背景的蒼松雲海,畫面中央運用拱花技藝的仙鶴纖羽畢現。他介紹,古時的拱花往往在一角作為文字的陪襯,但如果運用得當,就能發揮“畫龍點睛”的作用。

  由於雕版印刷講求精細,對眼睛的要求很高,今年已經64歲的黃小建估計,自己最多只能再刻上六七年,目前,他打算將自己的兒子培養成接班人,先把基本功練紮實,再教他拱花技藝。

  他的住所兼工作室是杭州寶石山邊的一處老舊社區,木質結構的哥德式二層小樓已經是100多年前的建築了。在這一方狹窄的小天地裏,黃小建一刻就是近四十年。

  “現在年紀大了,也很執著,就是一條路一直走下去。”黃小建拿著那把已經用了近40年的拳刀繼續屏息靜刻。365天,每天10小時,旁人看起來枯燥艱苦,但他深知,雕版藝術充滿著無窮無盡的魅力。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