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百度1億收購李叫獸,到底買到了什麼?

2016-12-30
来源:創事記

  文/互聯網指北

  如果要盤點2016年的互聯網行業,百度是個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話題。這家貴為行業一線的巨頭公司,今年在一連串的負面事件影響下,已經逐漸失去了往昔圈子裏舉重若輕的話語權,開始成為段子手們樂此不疲的經典素材,以及新手入坑必讀的反面教材。

  面對幾乎推倒重來的輿論環境,百度投入了很多精力想翻身,比如他們精心運營的“這屆百度公關不行”,就以經典的自嘲套路成功地完成了“整合對外發聲渠道”和“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兩項任務。

  而年關將至,他們又大手筆的采取了下一步行動:一億元買下李叫獸的公司,並聘任李叫獸成為百度副總裁。

  那麼百度這1億元,究竟從李叫獸那裏買到了什麼?

  買到了一本教材?自帶光環或失去利用價值

  各個領域都有自己的標配,比如文藝青年們以沉迷豆瓣而自居,勵志青年們以騎行318而自勉,二次元宅男們以B站大會員為自信,這個話題落在互聯網行業中,初級互聯網從業者,便是以關注李叫獸為榮了。

  我不止一次地在與同行聊天時,或者在他們的朋友圈裏刷到李叫獸的身影,宛若精神導師般的存在。

  然而與其他導師不同的是,李叫獸幾乎很少承受爭議,也很少有人將他所構建的理論上升到“信仰”的層面,畢竟他就像一本上學時候的教材,也許你並不愛它,但它象征著你的學曆。

  所以,很多從業者即使並沒有時間仔細研讀李叫獸的文章,也會選擇進行轉發來彰顯自己的好學與睿智。

  不吹不黑,李叫獸在這樣的長期積累下確實贏得了不錯的圈內口碑,爭取李叫獸的背書也象征著獲得了公關圈裏的通行證,成為了迅速提高品牌調性的一種捷徑。

  “但這樣的光環是百度一億元買不下來的,買過來也沒有任何用。”

  不難發現,李叫獸所獲得的這些成就建立在“獨立、客觀、第三方”的這個身份的基礎上,此前輸出的那些觀點作用基本也局限在錦上添花,而百度並不缺乏關注度,也不缺乏行業中的發聲渠道,只要他們能夠踏踏實實地做好產品和服務,輿論上自然就會亮起綠燈。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腳踏實地的建設者,會有經驗穩重的規劃師,也有承擔風險的決策者。當自帶光環失去利用價值,當自己成為了某方利益相關的雇傭兵,李叫獸恐怕找不到自己合適的位置。

  買到了方法論?理論體系會現更多悖論

  江湖上流傳著很多關於李叫獸的傳說:比如小時候他通過研究打架策略,在小夥伴裏所向披靡;比如大學時他通過同樣的策略分析,幹掉了所有的競爭對手,成功取得了清華大學的保研資格。這些傳說讓李叫獸的形象增色不少,不少人發出感歎:我也要像李叫獸這樣日積月累,用策略改變人生。

  然而這樣的思考結果並不符合原教旨主義“李叫獸方法論”:這些故事之所以聽上去那麼的神奇勵志,是因為李叫獸已經先入為主地塑造了營銷導師的形象;如果李叫獸失去了“導師光環”,那麼這些故事只可能出現在知乎上“有文化到底有多可怕”這個問題下,成為其中的高票答案。

  這還僅僅是李叫獸方法論中,隨著個人影響力增強出現的悖論之一。可以預見的是,在將自己的公司一億元賣給百度之後,在出任百度負責研究營銷方法論和廣告創意的副總裁之後,他的理論體系裏會出現更多的悖論。

  那些渴望成功的創業者們還會信仰李叫獸嗎?顯然不會,他們會發現研究理論無異於浪費時間,既然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他們大可以花重金收購一個營銷團隊來為自己做事,也不會讓自己的員工聽另一個公司的員工教授辦法。

  那些樂於學習的同行們還會信仰李叫獸嗎?顯然不會,他們會發現即使掌握了這些方法論也並不能創造出來什麼,更何況這個叫獸已經貴為一線公司的副總裁,不再與人們分享相同的語境。

  那些新晉行業的菜鳥們還會信仰李叫獸嗎?更加不會,掌握了X型文案和Y型文案的區別,熟練地將數學理論應用到借勢營銷中,但“科學化”的常識告訴人們:成功的案例具有不可複制性……迷信總裁的經驗分享,不行,這不李叫獸。

  甚至對於百度內部還會起到反作用:當副總裁這個職位通過外聘而並非晉升的方式進行任命,崇尚平等競爭的互聯網行業似乎又變成了“家天下”式的傳統企業范兒。互聯網思維,是成長的平台,還是對成長的傷害?

  買到了未來?還是未知

  關於李叫獸的這次大新聞,媒體們往往選擇了這幾個關鍵詞進行報道:年輕有為、90後、25歲、副總裁。比如有媒體就起了一個能打滿分的標題:25歲的李叫獸當了副總裁,你呢?

  除了年齡這個不可控的變量之外,這些標簽也難免讓人想起了曾經的李明遠。同樣的年輕有為,同樣的前途不可限量,同樣的身居高位。百度這樣的納才標准,恍惚間讓人們看到了英超的阿森納——“既然大牌都不願意陪我們君臨天下,那我用青春賭出一個未來”。

  這可能也是這次大新聞中,唯一符合原教旨主義“李叫獸方法論”的地方了:

  百度明確了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搞一個不是負面的熱點)

  注重過程而不是目標(聘請無經驗卻有話題性的網紅)

  針對用戶設計行動而不是自己(用戶一直好評)

  再給這些條件找到了一個符合經濟性規律的營銷節點(放假之前)

  當然,曆史上也有過押注青春成功的例子,科波拉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拍攝《教父》時的年齡是31歲,薑文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時也不過29歲。

  我希望李叫獸真的是個天才,不僅僅扮演教材的角色,可以在這個職位上進化成“教具”甚至是“教官”,表現出不止於“姓李”的勝任能力,畢竟依靠“概念導向”的導師也夠多了,我們的信仰已經充值不起了。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