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3

發展河套莫唱慢板

2017-01-26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李秀恒

  特首梁振英上星期發表的《施政報告》,用了不少篇幅談創新科技,正如他所言:「創新及科技不是口號,而是提高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速度的新動力。香港的創科應用,多方面明顯落後於中國內地。」這是實情,所以必須急起直追。

  香港人一向以頭腦靈活見稱,何故在創科方面會落後?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受社會越來越政治化所累。相信很多人仍記得,當梁振英初上台,便已想設立創科局,可是由於有些政客不斷在立法會「拉布」,以致創科局幾度夭折,直至一年多前才終於成立。但這幾年,周邊城市(特別是深圳)的創科產業突飛猛進,已把香港甩在後頭。

  港深攜手打造矽谷

  過去一年,香港有了創科局後,創科氛圍確實顯著提升,吸引了中外不少頂級科研機構落戶。更難得的是,今年初香港和深圳兩地政府月初簽署合作備忘錄,落實在落馬洲河套區共同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打造世界一流的創科基地,可說是為香港的創科產業打下一支強心針。

  河套區本來是位於深圳河北畔,原屬深圳地方,由於要治理河道,減少水患,把河道「拉直」,相關工程於1997年完成。經此一改,河套區變成被新舊河道包圍在中間的「孤島」。當年中央政府曾表示,深港的邊區以新河道為線界,河套區位於新河道以南,故管轄權屬香港。但深圳方面有意見,認為該地本是深圳地方,應擁有土地的業權。由於有此爭議,所以該幅土地迄未開發,一擱20年。而今,這幅面積比現時大埔科學園大4倍的土地,經歷了20年風雨,終於有機會變身成為香港「矽谷」,令人期待。

  共同發展對港有利

  也許不少人感興趣的是,河套區的發展,到底對河的哪一方會更為有利?備忘錄清楚列明:整個河套區土地業權屬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園」亦由香港特區政府全資興建及擁有,且區內采用香港特區法律。這對誰有利,不言而喻。很明顯,這是國家為香港踏入回歸20周年送上的一份厚禮。

  說是厚禮,並不為過。眾所周知,香港由於欠缺高增值工業生產線,以往發展創新科技存在局限,未能將研究成果或技術直接商品化,只能賣給別人去生產商品賺錢。現按照政府的初步規劃,將來的河套創科局不僅可提供4萬個職位,且可把「官、產、學、研」集中一處,互相配合,建立一條龍式的研發銷售產業鏈,成為香港一個新的經濟動力。

  不過,據創新科技署署長蔡淑嫻表示,簽署備忘錄只是第一步,整個河套區新科技園的政府開支,土地平整及各項工程時間表等,目前仍難作實際估算。這情況,不禁令人有點擔心。筆者曾擔任過城規會委員,很明白要開發一片荒地殊不簡單,既要打好地基,又要鋪設水電供應和排汙設施,以及按發展規劃準備好各式各樣的配套,在在需要時間,就算一切順利無阻滯,也非三、五年光景不行。

  深圳進取港莫怠慢

  反觀深圳,原來已經早有動作。據知,為了配合河套的發展,深圳當局早於一年前已有計劃把皇崗口岸重建,打算耗資30億元人民幣,讓這個唯一的24小時通關口岸,每日的通行能力由目前5萬人次的設計,擴增至可以每日30萬人次通行。為此,深圳當局去年1月已完成專項研究該口岸重建的招標,去年3月完成重建的初步方案,6月初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招標文件編制工作,至9月底完成招標工作,確定了中標單位,預計明年底便可動工。

  可以看出,深圳對河套發展是相當重視和進取的,效率甚高。相比起來,香港似乎什麼都未準備好。若深圳皇崗口岸重建擴張工程完成,而河套仍然是爛地一塊的話,那便證明了香港競爭力的確每況愈下,昔日令全國城市贊嘆的「香港效率」,已成明日黃花。所以,河套區發展「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香港雖有主場之利,但切勿「唱慢板」,免陷港珠澳大橋和港深廣高鐵的覆轍,慢人幾拍。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