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1

以色列国家形象的现实困境

2017-02-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马晓霖

  唯一可做的恐怕是加强交流增加共识,但最终的皆大欢喜,只能期待巴以铸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

  2月3日晚,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11人在以色列海法与媒体研究专家艾黎·艾弗拉伊姆进行有关以色列媒体形象的交流,部分团员就东道主涉以媒体报道成因分析提出坦率的不同看法,竟然使这位专家事后潸然泪下。近一个星期的学术交流以如此戏剧性花絮收尾,不仅让我们略感惊讶和尴尬,也切实体会到巴以冲突大背景下以色列国家形象面对的舆论困境和知识分子的苦闷。

  艾黎是海法大学教授,原籍摩洛哥,为人谦和、温婉甚至有些腼腆,也是我们此行所接触对象中最低调的一位。他以“框架理论”为基础,系统总结和分析欧美媒体针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对矛盾体的报道,抨击西方媒体特别是欧洲媒体对以色列的种种不公,认为欧洲精英对以色列充满偏见甚至“反犹主义”意识形态。

  此行11位中国媒体人来自各地电视台、电台、报纸和网站,除笔者外均为首次访问以色列,但都有着丰富的媒体经历和独立思考意识。面对艾黎不厌其多的案例分享和词句挑剔,一位团员指出,也许从欧洲人的视角看,以色列既维持着对巴勒斯坦的长期占领,又是武装到牙齿的超级军事大国,作为弱者方的巴勒斯坦人迟迟不能获得独立和自由,即使获得更多同情也是人之常情。

  笔者针对艾黎的案例分析提出商榷:如果说欧洲媒体基于基督教社会根深蒂固的反犹和排犹文化传统,对巴以冲突的倾向性报道无法让以色列感到中立、客观和平衡,但他所点名的美联社“亲巴”报道,难以从逻辑和事实上印证上述指控,因为美国不仅长期支持和呵护以色列,而且美国犹太人对媒体的影响力之深世人共知。由此不难判断,艾黎在抨击欧美媒体设置偏见明显的报道框架时,自己是否也落入选择性价值分析和判断。事实上,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也长期指责西方舆论同情、偏袒以色列,进而对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构成不公,双方谁对谁错,恐怕很难一概而论。

  以色列是推崇言论自由的国家,其媒体报道呈现了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即使对巴以冲突这个核心而持久的议题,以色列舆论一直不乏抨击政府占领政策的声音,不乏对巴勒斯坦人苦难的同情,也不乏对其领导人缺乏结束中东冲突大智大勇战略眼光和胸怀的尖锐抨击。只是近20年来,巴以冲突再次加剧且地缘格局快速变化,以色列温和力量逐步退潮而右翼力量呈现压倒性态势,过去的左右相对平衡媒体格局才明显变化。

  自我们1月29日踏入国境,热情、好客、周到的以色列东道主就为我们安排了认知这个风暴眼国家的密集活动,从参观马萨达反抗罗马暴政起义废墟到参观二战大屠杀纪念馆,从参观犹太圣殿遗址到聆听犹太民族前世今生,从分享中东乱局、恐怖主义形势到细数犹太复国主义理念,从感受不同媒体业态、集体农庄、科技创新到拜访中国承建地铁项目组和春节庆祝晚会,短短几天,将一个浓缩古今的以色列呈现给初来乍到的客人,以至于代表团陷入“填鸭式”的身心疲惫。

  很显然,东道主怀着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好感与友谊,迫切希望客人们理解犹太民族与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联系,以及以色列当代地区政策的来龙去脉,以期获得中国舆论的充分理解。他们也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们,每两个犹太人都会产生五种不同想法,即犹太文化非常推崇求异和与众不同,这种传统既是生生不灭的民族文化基因,也是推动以色列成为创新大国的内在动力。

  然而,艾黎授课“受伤”的回馈很遗憾地表明,求异知易行难,尤其是涉及民族情感、生存安全和国家形象时,再正常不过的讨论和互动,都可能构成无心之伤和意外冒犯。虽然这只是此行整体愉快交流中的一次“茶勺风波”,但它直观而清晰地展示了以色列强大外表遮蔽下的某种柔软与脆弱。

  屁股决定脑袋,视角影响立场。以色列在不遗余力地维护既得利益和优化国家形象,而包括中国媒体在内的世界舆论则希望公正、全面和持久地解决巴以冲突,这种交锋与碰撞必然伴随着这个世界难题而延续谁也无法真正说服对方,谁也难以事事占理。唯一可做的恐怕是加强交流增加共识,但最终的皆大欢喜,只能期待巴以铸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