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299

陳鼓應:傳統復興不能讓道家靠邊站

2017-02-20
来源:香港商報

  陳鼓應是享譽國際的道家文化學者,在深圳舉行的「儒學的當代理論與實踐--湯一介思想國際學術會議」上,記者見到了這位大家。陳鼓應精神矍鑠、風趣幽默,尽管已經81歲高齡,他依然在推廣「道文化」的路途上,嘔心瀝血,上下求索。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更脫口而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不能讓道家靠邊站。香港商報記者 王長久 實習記者 李思逸

陳鼓應

  建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道家比儒家更有話語權陳鼓應1935年出生於福建長汀,1949年隨父母赴台,1956年到1963年先后就讀於台灣大學哲學系及哲學研究所,師從著名哲學家方東美、殷海光。1979年離台赴美,任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研究員,1984年到北京大學任職。1997年,他再次回到台大任教,直至退休。2010年起,受聘為北京大學哲學系「人文講座教授」。

  他在道家文化研究方面成果豐碩,撰寫的《老子注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已行銷四十餘年,成為人們研習老莊的經典讀本。他提出了《易傳》哲學思想屬於道家的觀點,一反兩千年來《易傳》思想屬於儒家的舊說;他主張的「中國哲學道家主干說」,影響日益廣泛。其著作《道家的人文精神》獲全球華人國學大典「子部學獎」。

  他說:「當下的中國,整個社會價值在向西方潮流、物質化的方向邁進。那樣一個機械化的生活,我們傳統的審美情調、人文精神被冲淡了。這很令人悲傷。」學習哲學的他回歸傳統,研習典籍的時候,就像老鼠跌入米缸一樣。西方有位學者叫理查塔那斯,他寫過一本書叫做《西方心靈的激情》,在這本書的序言里,理查塔那斯寫到「我們的心靈迷茫,應該要尋找文化的根」。而當下中國,應該尋找自己的文化之根。而他更認為,說到建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道家比儒家更有話語權。

  自商周以來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這是中國人文化自信的所在。相對而言,道家比儒家胸懷更寬廣,思想更開闊,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更具有全球性的價值觀。

  道家是中國哲學的主干

  陳鼓應的「道家主干說」影響深遠。他說,文化上儒家是主干,哲學上道家是主干,這樣說并沒有褒貶,只是敘述,從哲學專業角度去講。首先,老子是中國第一位哲學家,建立了完整的形而上學體系。他提出了「道」的概念,開本體論、宇宙論之先河。他所開創的直覺思維,是中國哲學思維方式的典範。其次,哲學是對宇宙人生的整體性思考,縱觀中國哲學史,很多核心的概念跟範疇,如「道」「氣」「理」「太極」「有無」「言意」「動靜」等,都是道家首創的。無論宇宙本體、人生境界、思維方式,道家的建樹都比儒家更為豐富、更為深刻。

  他強調,道家為中國哲學注入了四種精神。第一個就是寬容胸懷。《莊子天下》稱赞老聃「常寬容於物」。老子倡導「容」跟「公」的精神,他說:懂得守住常道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廓然大公,廓然大公才能周遍萬物。老子提出萬物存在根據的「道」,建構宇宙產生論和本體論,他應用「相反相成」的辯證思想,洞察對立運轉、互動反覆。莊子在反對獨斷論和絕對主義的基礎上,更廣泛地突出老子的相對性思想。他延續老子的精神,提倡「萬竅怒呺」「莫若以明」。第二是個性尊重。羅素在《中國問題》這本書里寫,老子「認為每個人、每個動物乃至世間萬物都有其自身特定的、自然的方式方法。

  ……莊子比他的老師更讓人感興趣。他們所提倡的哲學是自由的哲學。」由老子的「道法自然」到莊子的「萬物殊理」,充分肯定了個體特有的存在方式。第三是齊物精神。所謂「齊物」是不齊之齊,在殊异中求同通。《秋水》篇「以道觀之,物無貴賤」提示打破世間的等級差异,這是激盪人心的。當初嚴復引進「自由」「民主」觀念時,就注意與老莊思想對接。

  而章太炎則在《齊物論》中找尋「平等」思想的因素。孟子批評農家觀點時說「物之不齊,物之情也」,而莊子的齊物精神,正建立在萬物不齊的基礎上。第四是异質對話。老子「尊道而貴德」,孔子「志於道,據於德」,雖然學術觀點不同,卻可以融通。1993年第十九屆世界哲學大會,閉幕時鄭重宣布1995年為世界寬容年。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尤其需要异質對話。20世紀以來,以「道」為核心的中國文化跟以「Logos」為中心的西方哲學,從懷特海到海德格爾,開啟了東西方异質對話的通道。

  現代世界更需要道家精神

  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開本體論、宇宙論之先河,并且提出了「氣」「理」「太極」「有無」等哲學的基本概念和範疇。他所開創的直覺思維,是中國哲學思維方式的典範。

  他認為,老莊思想不消極,它有積極入世的一面。不僅如此,它讓主體精神在困頓中獲取自由,也令心靈在觀照萬物中體悟美感。莊子提倡「逍遙游」,「游心」非常重要,在無窮的時空中讓你的精神視野開闊。遨游於無窮的天地之間,不只是關在籠子里。

  現代社會的物質化、功利化,把人機械化、工具化了。人們追逐物慾,盲目、騷動,迷失了方向,喪失了自我。《莊子繕性》中說「喪己於物,失性於俗」。老莊倡導的虛、靜、明等,有助於我們與物質追逐拉開距離。通常我們說自由,側重於財富的自由、法律的自由、政治的自由,除了這些之外,精神的自由很重要。莊子像一面鏡子,映照現代人浮躁與緊張的心靈。

  世界原本豐富多彩,但是現代社會,卻走向刻板化、模式化。信息鋪天蓋地,人迷失其中,終日關心瑣碎之事,自己的心智跟精神也變成了碎片。科技把人們之間的距離縮短,同時又把每個生命孤立起來。道家思想可以把人帶向另外一個境地,再反過來觀照我們生命本身。

  他認為,莊子的宇宙視野最能和全球化相應,他的自由精神和齊物思想最具當代意義。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