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
世界是复雜的,歷史也是复雜的。很多重大歷史事件常常具有雙重性或多重性,單看一面難掌全貌。尤其是抱持特定的政治立場,又心懷特定的目的,甚至有意的突出、誇張甚至扭曲,歷史往往更難認識。
發生在台灣的「二二八事件」,今年恰好是事件爆發70週年,大陸將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然而,此舉卻引發島內綠營人士的不滿,直言這是對台的「統戰」表演。
綠不滿陸動其奶酪
綠營人士的不爽背后,其實是內心的心虛。平心而論,「二二八事件」是台灣接收與重建過程中各種社會矛盾、階級矛盾、官民矛盾、政治矛盾(權力分享)與經濟矛盾(利益)的總爆發。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紀念活動上,台盟主席林文漪指出,「二二八事件」是台灣人民發動反對國民黨當局獨裁統治的愛國民主運動,與大陸人民開展的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運動相互呼應,匯聚成了全國同胞愛國民主運動的巨大洪流,展現出台灣同胞薪火相傳的強大愛國主義精神。
但在「台獨」眼里,「二二八事件」就是國民黨領導的外省人屠殺本省人的納粹惡行,長期將這道歷史傷痕作為政治利器和選舉工具,借此煽動台灣社會和民眾仇恨國民黨,從中撈取選票。每年一到「二二八」,「台獨」勢力就不厭其煩的地把這段歷史當提款機,一再強調國民黨威權時代的罪行,并且炫耀自己對台灣民主的貢獻。「台獨」勢力更是借此大肆宣揚「台獨」思想,刻意將之上昇到兩岸歷史對立的仇恨情緒之中。
正如國台辦所言,長期以來,「二二八事件」被島內有些人加以利用,歪曲歷史事實,挑撥省籍矛盾,煽動兩岸仇恨,以謀取一黨一己之私來搞分裂圖謀。怪不得北京一說要舉辦紀念活動,綠營人士就很緊張甚至怒發冲冠,一頂頂「統戰」大帽扔過來。綠營人士已經視「二二八」為禁臠,習慣了壟斷對它的定義和闡釋權。如今,大陸高調紀念,顯然是動了他們獨享的嬭酪。
建立島內重大議題話語權
事實上,早在陳水扁執政時期,其就「定性」,老蔣是二二八事件元凶。而蔡英文一上台就草率而選擇性地詮釋這段敏感的歷史,刻意醜化國民黨,挑撥省籍情結,制造族群對立,以牟取政治利益。民進黨隨后不斷提出奇葩建議,先是撤換台幣上的蔣公頭像,繼而暗地拆除島內眾多蔣介石銅像,近期更是宣稱中正紀念堂有必要轉型,提出組織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紀念堂商店將停止販售涉及威權崇拜文宣品,開、閉館停止播放「蔣公紀念歌」。
只不過,蔣中正的是非功過應該留給歷史評斷,而歷史絕非執政者說了算,民進黨追求轉型正義的同時,不應再用仇恨史觀剪裁歷史真相、再次造成撕裂對立。如此做法,是借轉型正義之名,行反藍促「獨」之實。因為,國民黨自大陸敗退台灣之后的長時期里未能處理好這個問題,從而被政治對手所利用,并加入放大、扭曲。「二二八事件」最終卻越來越演變為綠營手中的「悲情牌」、「選舉牌」,甚至是「台獨牌」。
事實上,「二二八事件」不是綠營人士的專屬嬭酪,并非「台獨」勢力只有發言權。事件是台灣共產黨領導,事發后,大陸也發表譴責政治聲明,認定這是台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爭取基本權利的一個起義行動。解放后,大陸也一直通過多種形式紀念「二二八」。
關鍵是,國民黨處理問題不力落入被動,公信力更打折扣。靠著兩岸優勢重返執政,卻無法讓兩岸關系進入良性循環,反而連累大陸遭受諸多批評,如今國民黨聲勢更并未隨蔡英文施政失敗而有所起色。大陸高調紀念「二二八」,一是打破長期以來綠營壟斷的話語權,破除綠營刻意將「二二八事件」與「台獨」意識相挂勾的政治迷思;二是跨過藍綠,直面台灣人民。
可以預見的是,大陸將調整以往捆綁政黨的方式,逐步建立對台灣重大議題的話語權,以更主動的方式來推出兩岸關系發展,推動兩岸統一進程。
畢竟,島內爭權更替是常態,但兩岸關系不能陷入這種怪圈,與其靠他人,不如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