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工商界應助青年入正軌

2017-05-05
来源:香港商報

  鄭赤琰

  梁振英特首在為商界負責成立的促進工商界與青年學生互相了解的活動會上,指出工商界能夠在此時此地幫助香港青年在暑期放假投身到各行各業去實習,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做法,一來可以幫助青年學子找到暑期工,有點收入;二來可以讓他們親身體驗商界的運作,為自己將來就業有個準備;三來可以讓青年學子之間多多交流自己在商界的心得,對商界消減他們的疏離感;四來可以了解商界對香港經濟的貢獻。

  遏止仇富仇商心態

  的確,由工商界發起推動青年學生體會商情的活動是件好事。近年出現青年學生仇富仇商的心態,尤其是「占中」運動由青年學生主導,更引起社會議論紛紛,不知我們的青年世代為什麼會走向反商反富,想藉占領商業區來搞垮香港的營商環境。這種全民議論與關心的問題,工商界能毫無感受嗎?

  在此不妨援用美國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發生的青年學生集體造反的經驗。他們有人疏離社會,集體走去發起「嬉皮士」的群體生活,遠離市區,過野外的生活,亂性亂行;有人群起杯葛國家徵召軍事服役,反對打越戰;有人更去國出走,單是移居加拿大的,短期間竟多達七八萬青年,這種種亂象,搞到美國一片混亂。

  為了應對這種社會趨勢,尼克松采用了法律界的提議,要求美國企業界成立教育發展基金,目的在促進青年與商界的溝通,幫助青年就業建業,這項計劃難得之處是讓商界關心青年學生的事務,從而表現出關心社會,對青年發揮他們的關心愛心。經過了一二十年的投入,結果六七十年代出現的青年背叛家庭,疏離社會的趨勢,在八九十年代已告終,原有不結婚亂性的行為,也改為成家立業,以生兒育女為幸福的生活重新出現。

  香港一次「占中」,還未致像美國當年那麼糟,但是不及早面對這問題,一旦再惡化下去,香港輸不起!

  提供見習及社服計劃

  然則,商界可以做的只能是提供青年學子暑期見習的機會嗎?據過去長期以來的經驗來看,傳媒對青年暑期見習的做法最積極,也因此培養了青年對傳媒工作的興趣,栽培了不少人才。如果各行各業群起采用這種見習的做法,以香港企業之多,每年可吸納十萬八萬,易如反掌。六年中學、四年大學,加起來,何止百萬青年經受過商界的見習工作?如果能好好策劃見習工作的種種人事與工作的待遇,讓青年體會到商業對社會的貢獻,工商界的人情味,那還會有仇商的青年人嗎?即使有,也不會造成仇富仇商的氣候!

  除了見習的做法外,工商界可以做的還有很多,例如參考加拿大與美國,成立青年暑期服務社會的計劃。他們有青年參與服務社會的計劃,甚至可以用「領養計劃」,在本國或外國安排一個地方,讓青年前去這個地方修橋造路、教導小孩、照顧長者、協助農務工作等等。甚至還會到國外落后國家去「領養」一個窮鄉,由大學各系學生參與,可包括醫療衛生、重建鄉村、改善農業技術等等,這兩國的青年服務社會計劃做得很成功,也真正幫助青年走上正軌。

  香港工商企業界財富充實,大有能力可承擔得起像加拿大的「Canada University Service Overseas」(簡稱CUSO)計劃,「取之社會,用之社會」正是香港工商業界回饋社會的時候,好過留着財富讓自己子女爭家產爭到六親不認,那會變得「為富不良」的。思之!思之!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