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樓市調控,新招頻出,搞得人有點眼花繚亂。在限購、限貸、限售、限價之后,日前,上海又創新地推出了「搖購」。
新補丁的副作用
猛一聽,猛一看,還以為跟是搖獎有關,幸好有磚家解讀指出,這「搖購」是在賣房限價新政出始后,為防止房源供不應求,開發商變相漲價,而推出的新招,鬧了半天,所謂的調控新政就是新打個補丁。
一般的常識是,凡搖購的東西,都是稀缺的,搖號中彩的事就不用說了,就說搖購汽車吧,年年搖,年年漲,深圳的車牌已從當初1萬多,漲到了4萬多,上海牌據悉亦搖到了7、8萬。經驗告訴中國,凡是搖購的東西,大概率越搖越漲。磚家們是憑數據做結論,而普通百姓是憑經驗做決策的,所以經驗暗示,只要拿得出首付,趕緊上車。而一切有錢的人當然更要趕著去搖號。
人生有三大錯覺:TA還愛你、股票要漲、房價要跌。不論什麼樣的調控,一個重要功能就是要改變市場預期,如上看來,搖購不但不能改變樓市降價的市場預期,反而會強化會漲價的市場預期,這也許有違決策者初衷。難道是高智商的公務員決策層,想考驗一下投資和投機者是不是傻子?
招還是老的辣
獨上高樓,望斷天崖路,房產搖購新政的推出,具有極大的副作用,難道世上真就找不出調控高房價有效藥了?當然有!近在眼前的香港,遠在天邊的如加拿大。
事實上,自2007年美國爆發金融海嘯,加拿大的房價并沒有跟隨美國房價下跌,反而不斷上升,十年來漲幅巨大,均價遠超美國二倍。國際權威金融機構曾不斷預警房價出現泡沫,甚至明確指出溫哥華和多倫多是全球房價最高的地區之一。去年8月,溫哥華所在的卑詩省為了抑制房價,推出了15%的財產轉讓稅,一套200萬加元的房子,外國買家將多付高達30萬加元(約合170萬港元)的轉讓稅。接著,由於溫哥華更有15%的房子長期空置,隨即溫哥華又開徵1%房屋空置稅,連續上漲多年的溫哥華房價終於開始掉頭向下。
至於本港於去年推出雙「辣招」,住宅印花稅調高至15%。前陣子,又精準針對一約多夥,再加辣統一徵15%稅,投資投機需求立馬受到沉重打擊。市場化的手段,尽管老套,遠比行政手段管用。
那些不斷創新的行政調控,就像雷公太極一樣,都是花架子,滿滿的套路,中看不中用。給房價來點真功夫,像狂人式的自由搏擊一樣,比如上述的加稅和加息,房價立馬就會趴下。那麼多那麼高智商的調控領導們,難道會想不到這老套的招數?但是各城各市,都是吃的土地政策飯,真要房價降了,那地還賣給誰呢?如此說來,難道也許耍套路是故意的?不敢多想了,這是以小人之心度領導之腹,罪過。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