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互聯網體育能一直火下去嗎?
隨著全民健身觀念深入人心,很多中國人開始進行各式各樣的健身活動。速途研究院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的互聯網體育用戶從2012年的0.8億,發展到2016年的4.1億,平均每年都有1億的用戶增長。應該說,相比其他產業,互聯網體育產業投資一直以來未受到資本寒冬的影響。然而,只有真正找准用戶痛點,互聯網體育才能真正火下去。
找准傳統體育痛點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互聯網體育產業投融資有60起,這顯示出互聯網體育投融資仍處在“跑馬圈地”狀態。“在這一階段中,沒有所謂主流和非主流的產業。不管是足球、籃球,還是跑步、健身,每個領域都有大量的未開拓市場。當大眾開始追求個性化,將來會有更多的‘新運動’湧現出來。”在動域資本合夥人謝立治看來,中國整個體育產業目前還處於供給嚴重不足的初級階段。
某體育網站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48.3%的網民觀看過網絡賽事直播,但對網絡直播滿意度僅為25.3%。72.5%的網民至少每周參與一次體育運動,沒有合適場所成為阻礙運動的最大問題。 可以發現,網民有較大的賽事觀看需求,但很大部分都沒有得到滿足。因此,目前“互聯網+”體育領域整體還屬於藍海,行業仍處於發展階段。成熟的體育類互聯網產品較少,傳統體育人群到互聯網體育用戶的轉換率仍有待提高。 然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改變用戶固有的消費模式和習慣顯然是困難的。
探尋新生態模式
近日,樂視體育臨時取消一場歐冠比賽直播的消息再度引發輿論關注。近年來,樂視體育大肆購買體育賽事版權,試圖通過培養用戶的付費觀看習慣而實現盈利,然而事與願違。由於付費會員數量增長有限,樂視體育資金鏈出現問題,接連失去亞冠和中超版權,從而將自己推向危險境地。為了挽回局面,樂視體育今年以來開始在線上內容多樣化和線下商業化領域發力。
目前,體育類互聯網產品的主要漏洞在於用戶信息過於分散、整合有效性低。此外,相對傳統體育行業而言,互聯網體育產品的便利度和用戶體驗並沒有特別出彩,並未能抓住用戶痛點。 “只有更好地創新生態模式,‘互聯網+’體育產業才能持續火下去。”專家建議,互聯網體育平台可以通過引進賽事、自制比賽等,吸引並彙聚用戶構成用戶群,然後通過各種創新形式,引導用戶購買各種智能運動裝備。同時,還可以利用智能運動設備獲取海量的運動、興趣愛好、行為癖好及健康等各種大數據,進一步為用戶提供從運動健身到健康醫療的各種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