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3

機動車保有量突破3億 中國汽車社會"症候群"凸顯

2017-05-25
来源:中國新聞網

  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的數據,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首次突破3億輛。不論是官方數據還是切身體會,中國的城市道路無疑正在變得越來越擁擠,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城市難題:道路擁堵、停車困難、路怒症、尾氣汙染、限購限行……中國城市正在出現“汽車社會”所特有的“症候群”。

 

  交通“腸梗阻”、停車難

  如今,擁堵儼然成為困擾中國大城市的一大顯性城市病,它讓部分城市道路在特定時段變成了“停車場”,甚至有人用交通“腸梗阻”形容擁堵給城市交通帶來的困擾。

  騰訊位置服務今年2月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超過1小時通勤時間已經成為北京居民城內出行的常態,通勤時間壓力居全國大城市之首,交通擁堵是影響出行效率關鍵因素。

  位於北京望京地區的大山子路是北京最堵的地段之一,葉雪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這裏,她告訴中新網記者:“高峰時段私家車、公交車、電動車把道路圍得水泄不通,一個橋半小時過不去,大家都開玩笑說‘人生難過五個坎,生老病死大山子’。”

  機動車數量增多,然而基礎配套設施卻不盡完善。艾瑞2016年發布的《中國智慧停車指數報告》顯示,北上廣深四城市停車位平均缺口率達76.3%,每個城市至少有超過200萬輛車無正規車位可停。尤其對於一些老小區來說,車位不足造成的“車滿為患”、“車位爭奪戰”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占道停車、私設地樁等現象更是屢禁不止。

  事實上,隨著機動車數量的爆發式增長、交通擁堵不斷加劇,機動車尾氣汙染的問題也困擾著城市交通發展。據北京市環保局今年年初的消息,機動車汙染已成為北京市本地PM2.5的首要來源,其中,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占全市排放總量的38%、50%左右。

  越發凸顯的“路怒症”

  “成都男司機暴打變道女司機”、“兩司機犯‘路怒症’砸車撞人頂公交”、“男子不滿前車急刹車,追堵20分鍾兩次扔菜刀砸車”……近年來,由“路怒症”引發的交通事故時不時在網上掀起波瀾,引發網友熱議。

  “路怒”即帶著憤怒情緒駕駛機動車,也就是民眾常說的“開鬥氣車”,往往表現為強行變更車道、強行超車、違法搶行、占道行駛和不按規定讓行等交通違法行為。

  據公安部交管局2015年的數據,當年全國共查獲上述違法行為1733萬起,涉及“路怒症”的男司機占97%、女司機占3%。

  在深圳工作的江育智是一名擁有12年駕駛經驗的“老司機”,他目前從事的工作是汽車智能後視鏡的研發。根據工作經驗和用戶分析,江育智說,在他看來,“路怒”主要就是對他人冒犯自己行車系統認知的憤怒。“比如我明明可以過去,你非要減速別我一下,我要別回來。”

  江育智認為道路是一個大眾實時參與互動的系統,每個人都在這個系統裏,同時都具有改變這個系統的能力。“路怒症”就是個體對他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認知和預期而產生的。個體司機對交通規則的認知、遵守程度不同,駕駛水平不一,都有可能引發司機的“路怒症”。

  限購限行的“焦慮症”

  最近三年,每個偶數月的26號,北京市民劉先生都會收到一條短信,“該編碼本次搖號未中簽”。

  “已經搖了三年了,我都麻木了。”劉先生歎了口氣,“網上不是有個段子嗎,說北京人一輩子都搖不上號的概率是50%。”

  如果說有車一族整天抱怨擁堵給自己帶來的焦慮,那么,在一些大城市,無車族遭遇“車輛限購”問題,更讓他們焦慮。據北京市小客車指標管理系統網站今年四月的小客車指標申請審核結果,個人普通小客車中簽率為0.1225%,即817人中才會有一人中簽,中簽難度再創新高。

  “搖不上號就算了,我們這些搖上的還得面臨限號限行,有車不能開也挺無奈的。”任女士幸運地搖上了號,但限行規則卻讓她感到無奈,“很多時候和無車族也沒什么兩樣。”

  平日裏北京機動車執行車牌尾號限行,每日限行兩個數字。遭遇重汙染天氣紅色預警的時候,則采取嚴厲的單雙號限行措施。

  一邊是交通擁堵、限購限行給市民出行帶來的困擾,一邊是高速增長的機動車數量和愈發嚴重的尾氣汙染,汽車社會“症候群”如何破解?

  科學優化城市道路、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出台更為嚴厲的交規……除了發力基礎設施建設、改進交通規劃、完善法律法規等常規手段,是否還有其他可能?“控車”與“便民”都在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责任编辑:吴梓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