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10

【股道钱途】馬雲錯用了「計劃經濟」

2017-06-12
来源:香港商报

  

  去年底一個論壇上,馬雲(Jack)聲稱大數據可以抓住市場的那隻看不見的手,所以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要重新定義,經濟隨著技術發展是可以計劃的。本來立意不錯,即大數據將改變經濟決策過程,結果卻因他的疏忽,卷入了意識形態爭論的漩渦,引起經濟理論界的反彈。

  盡管他聲稱,他所謂的計劃經濟與蘇聯的計劃經濟和中國改革開放前的計劃經濟不同,但Jack馬沒有搞清的是,「計劃經濟」的定義不僅在經濟學,而且在歷史學、社會學、哲學、語義學中已經固定了,是不可重新定義的。說白了,這詞匯包含了歷史形成的一系列固有內涵,就像「法西斯主義」或「里根經濟學」一樣是不可重新定義的。

  計劃經濟指的是在經濟社會中,人的需求是可以被計劃的,生產是根據被計劃的人的需求來安排的,所有資源配置也因此而被計劃所安排。不僅如此,人的職業、人生道路都是被設計被計劃的,在這里市場是不需要存在的。這里的計劃是主動的,人的需求和行為是被動的,是被計劃者設計的。

  數字智能經濟

  這是上世紀20年代蘇聯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創造出的制度,并因二次大戰的戰時經濟而發揚光大。對此,經濟學家哈耶克寫出了《通向奴役之路》這本傳世巨著,指出計劃經濟對人的需求、欲望甚至於理想的設計,即是對人的自由意志的否定,因此人在這個制度下是最終被奴役的對象。

  馬雲原本想說的是,因為未來大數據、人工智能(AI)、物聯網可以使企業家和管理者對市場、對人的需求和行為有很強和較準確的預測力,通過這種預測和快速反應,可以迅速安排資源進行規模化和各性化產品的生產,來滿足人們的千百萬種物質和精神的需求。這里的計劃是被動的,人的需求和欲望是主動的,是自由意志的體現,而那時的市場是更加活躍的存在,經濟周期更加被熨平,資源更加有效利用,價格均衡更容易達到,資本和勞動的報酬更加穩定,人的自由度更大,人的需求更加多樣化,人的社區更加成熟,組織機構更加扁平化多元化。

  這些在本質上是反計劃經濟的,是因科技的突破帶來人的更廣更高層次的自由。不該用「計劃經濟」來表述,用大數據智能物聯網管理下的經濟概念,或數字智能經濟(Cyber Economy)或許更貼切。

  雪川

[责任编辑:程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