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1

江門立足大灣區 提升城市品質

2017-07-19
来源:香港商报

网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盛芳齡、黃裕勇報道:地處粵港澳大灣區「黃金三角地帶」的江門,將以大灣區建設為契機,深挖城市獨具「唯一性」的歷史和人文資源,精準城市定位,引進高水平專家及團隊,高起點、高要求推進江門城市建設。

  江門副市長林飛鳴認為,營造更高的城市品質,建立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目標,要尋求「城市與經濟發展關系、城市與可持續發展關系、城鄉互動關系、城市與科技發展關系、城市與文化發展關系」這五方面關系的和諧統一。

  江門城建尋找獨特「唯一性」

  地處珠西的幾何中心,江門要在粵港灣大灣區找到自己的城市定位,林飛鳴表示,江門是中國僑都,地處「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黃金三角地帶」,為此,江門將圍繞「珠三角西翼與粵西地區聯系的交通門戶、珠江西岸綜合交通樞紐」這一定位,推進江門城市建設。

  在江門的城市建設中,產城融合意義重大,江門將通過推進「珠西戰略」,做大做強先進裝備制造業,不斷優化人文環境、政務環境、創業環境,構築大開放空間,讓更多的城市發展要素匯聚進來,促進江門市持續健康地發展。

  住建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樊建兵對此表示,江門的城市定位,應尋找粵港澳大灣區的比較優勢,聚焦制造,形成世界級的產業鏈。

  粵港澳大灣區內建人文城市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唯一具備可大規模連片開發土地的地市,江門市除了擁有9504平方公里面積,更為難得的是江門的文化底蘊深厚,為此,林飛鳴透露說,江門將圍繞森林公園城市總體定位,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尊重自然生態環境、尊重歷史文化傳承,讓城市有根有魂、有青山有綠水、有魅力有活力。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張少康則認為,在江門的城市建設中,應注重挖掘與傳承僑鄉文化。

  張少康的建議也得到中國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僑批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首席專家張國雄的認同,他表示,「如果將經濟比做城市的血肉和軀架,那麼文化則是城市的靈魂與精神」。

  說到文化與城市的關系,就不能不提到一個與江門有關的、蜚聲世界的人物——梁思成,作為「第一個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的學者」,梁思成先生在中國建築文化的傳承與革新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在中國建築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張國雄認為,應銘記先賢遺訓,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傳承傳統文化的火種,在城市建設中體現人的主體精神。

  讓民眾享高品質生活

  沒有品位的城市是沒有價值的城市,江門城市發展的最終落腳點是讓民眾生活品質更高,補齊城市短板,讓民眾共享發展紅利,并形成以「精緻、細緻、深入、規範」為內涵的城市管理模式,打造珠江西岸一流的營商環境、創業環境及高品質生活圈。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志安則認為,人是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主體,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人。他認為,應獨辟蹊徑,為城市公共管理提供了一個立足於大數據的科學管理範式。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