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666

【專訪】科技園總裁黃克強:港需要創新板

2017-08-07
来源:香港商報

   黃克強相信科學園內多家公司,將受惠于創新板的推出。記者蔡啟文攝

  香港初創企業融資渠道不足為人詬病。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港交所(388) 建議設立創新板,料有助激活香港創業投資生態圈,今後天使投資者及創投基金將更為活躍。他認為,達至C輪融資門檻的初創企業,最適合在創新板上市;如果落實設立創新板,相信多達8至10間科學園區內公司可轉往「創新板」上市。香港商報記者李映萱、鄺偉軒  

   沙田科學園有不優質企業甚有條件在以後的創新板上市。資料圖片

  6月中旬,港交所(388)發表創立「創新板」諮詢交件,建議在現時主板及創業板以外,另設「創新初板」及「創新主板」。其中,「創新初板」建設引入「同股不同權」,並且不設業務及財務要求。港交所是次提出設立「創新板」,被視為銳意吸納阿里巴巴等一眾赴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以及具有一定實力的初創企業。

  初創企業大多未有收入紀錄,若按正常渠道申請上市(即現時主板及創業板),要成功相當困難;若「創新板」得以落實,科學園旗下初創企業或會回流香港上市。黃克強說,「以往初創企業前往美國上市的原因,是當地有適合的投資者,協助他們落戶當地資本市場;如今港交所設立『創新板』,對他們來說是多了一個選擇。」

  從初創企業角度看,港交所設立「創新板」,無疑為他們提供一個「近水樓台」的平台,對風險投資者來說,則多了一個透過資本市場「退出」(Exit) 的渠道。黃克強指,科技園公司將與港交所聯合舉辦工作坊,向科學園區公司宣傳如何使用創新板的上市機制。

  香港具近水樓台優勢

  初創企業的融資規模,按金額計算,大致分為「種子輪」、「A輪」、「B輪」、「C輪」。所謂「種子輪」,是用於規模極小、只有一至兩人的初創企業。據坊間估計,美國去年「種子輪」的平均融資金額,約為220萬美元(約1716萬元);「A輪」融資規模,平均為660萬美元(約5178萬元),「B輪」的融資規模,介乎1000萬美元(約7800萬元)至1500萬美元(約1.17億元);至於「C輪」融資規模,則可高至「以億美元」計。

  港交所的建議,「創新初板」公司的市值須至少達到2億元,黃克強估計,達「C輪」融資規模的公司,最有可能透過「創新初板」制度完成上市大計。

  黃克強說:「(初創公司)太早期不符合要求,規模太大亦只會轉往主板掛牌,只有C輪、手上產品成形的公司,才可望利用『創新板』上市。」他預計,若按上述假設,科技園公司旗下初創企業當中,約有數十家已達到「B輪」或「C輪」的融資門檻,估計當中約有8至10家初創企業可到「創新板」申請上市。

  雖然港交所在該份諮詢文件中,未有提及「創新板」轉往主板或創業板機制,但黃克強稱,這並非削弱初創企業到「創新板」上市的意欲:「初創企業最需要的是融資機制,只要『創新板』能夠給予尚未有盈利能力的初創企業獲得上市機會,假以時日錄得現金流,將可直接申請前往主板掛牌。」

  科網企業強勢依然

  自金融海嘯後,全球創新科技產業不僅全面復蘇,強勢更直迫千禧年前後的科網潮。究竟今天與彼時的創新產業有何相異之處?黃克強說,今天從事創新科技的企業,業務「很實在」,做優質產品,「不像2000年前後般,動輒有數百倍PE(市盈率)」,今天回望,當年的創新科技行業,確實存在泡沫。

  展望未來,科技園公司在香港的創新科技產業有何願景?黃克強說,未來5至10年,將致力吸納「以萬計」的人才進駐科學園,從事研發工作:「期望在可見將來,在科學園區內可誕生數個『獨角獸』(Unicorn,相當於較具代表性企業) ,獲得巨額融資之餘,園區內更可容納約500家初創企業進駐」。  

   港交所在今年六月发表創立創新板的諮詢文件。資料圖片

  黃克強簡歷

  現職: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

  曾任職:

  機構斯倫貝謝(Schlumberger)、卡特彼勒(Caterpillar)、艾默生電氣(Emerson Electric)、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安樂工程(ATAL Engineering)

  學歷:

  中文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香港大學電機工程學士學位

  「創新初板」特點:

  秭只開放予專業投資者。秭不設業務紀錄或最低財務要求,惟上市時市值,須最少達到2億元。秭內地公司進行「第二上市」不受限制。秭容許「同股不同權」架構。秭首次上市規定較為寬松。

  資料來源:港交所《建議設立創新板》框架諮詢文件

  「創新主板」特點:

  秭開放予散戶及專業投資者。秭量化的上市門檻等同於主板不時生效的規定。秭內地公司進行「第二上市」不受限制。秭容許「同股不同權」架構。秭首次上市規定較為嚴謹。

  資料來源:港交所《建議設立創新板》框架諮詢文件

  【合作雙贏】河套區董事遴選可於今年完成  

   落馬洲河套地區正計劃发展成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資料圖片

  由香港與深圳共同發展、位於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是香港未來10年開拓創新產業的重要戲碼。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透露,目前深港兩地正進行董事遴選,由雙方成立的「聯合專責小組」負責,料相關程序可於今年之內完成。

  黃克強表示,發展局已對河套區現址作前期工程進行規劃,當中涉及環境評估及前期道路工程;至於園區的營運模式,則與創新及科技局討論當中。他期望,日後園區可包含研發、高等教育及文創三大元素。

  港深共同發展

  早前有消息指,附屬公司董事局主席將由港方委任。黃克強表示,港深兩地對「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董事提名權,將按照「4:3:3」的比例分配,即4位由香港提名、3位由深圳提名,至於餘下3位董事,則由港深兩地共同提名。他強調,河套區「是香港地方,(港深兩地)共同發展、共享成果」,絕不存在「割地賠款」的問題。

  除了「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近至南沙和橫琴、遠至上海及其鄰近「長三角」地區,均大力提倡發展創新科技。問及如何看待香港與內地城市在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的競爭,黃克強直言:「如今討論起創新科技,已經不僅僅是競爭,而是講求合作,對於創業園之間的合作,可以體現在尋找投資方面、新技術方面等。其實,香港與廣東深圳合作天經地義。」

  他舉例說:「香港有很多家制造幹細胞公司,幹細胞成長需要很長時間,也需要大量的統計數據,如果要大量生產,需要很多設備,而這些香港未必可以做到,反而要藉助深圳相關公司的幫助。」

  一直以來,香港推動科創產業的機構,除了科學園,還包括數碼港及應科院,這經常被人批評為「疊床架屋」。對此,黃克強指出,三者定位不同,「是兄弟關系,絕非搶生意」。

  黃克強說:「應科院是做研究的;數碼港與科學園雖然都是做一個創業的生態圈,但二者定位不同,數碼港主要是專注於IT與資訊通訊技術,而科學園除了關注於信息通訊技術,還有生物科技、材料、電子、綠色技術(Greentech)等行業。」

  他認為,未來香港各個推動創新產業的機構,在金融科技、網絡保安、人工智能,以及第五代流動通訊網絡(5G) 等範疇,有很大合作空間。

  【拆局解碼】香港創新產業必靠創新板?

  近年香港初創企業如雨後春筍。據非正式統計,香港所謂的「初創企業」(Startup) 數目(由小至一個人的創業團隊,大至戶用近百人、達到「C輪」融資規模的公司),多達2000家。不過,真正成功獲得創投基金融資者只屬少數,至於如Welab、9GAG等「獨角獸」(Unicorn) ,更加鳳毛麟角。

  不少創業人也明白,當前要從天使投資者或創投基金手上獲得資金的難度正日益增大。除了因為近年私募投資氣候逐步收緊,當前初創企業的整體估值亦正處於周期高位。在上述背景下,不少風險投資者與早年相比,顯得相當「手緊」。

  覓優質初創企業有門路

  曾有天使投資者向記者表示,「創新板」的確為創業人投資另類融資渠道,但對天使投資者及創投基金來說,則頂多是多了一個尋找投資項目的「資料庫」(Data Base)。該名天使投資者還說,他們若要覓得心頭好,只要多出席創業組織舉辦的聯誼活動即可,根本毋須透過「創新板」這個「公開平台」尋找。

  反過來看,有實力的初創企業,亦未必需要利用「創新板」解決融資需要。雖然當前私募投資氣氛看似沉靜下來,但熟悉創投交易的人士透露,從創投的角度來看,由於前往主板IPO從而退出,可得到的回報會比前往「創新板」為高,故愈具潛力者,則寧願等待前往主板掛牌。

  香港商報記者鄺偉軒

[责任编辑:许淼祥]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